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关心不良贷款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旧有体制造成.除此之外,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也对不良贷款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文尝试将不良贷款的形成解释为维护经济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阙方平  张鹏  熊飞 《银行家》2007,(8):47-49
我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制度原因形成的,信贷市场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和制度的供给不足是巨额不良贷款形成的直接原因,合理而有效的信贷市场制度供给对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长期制约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阐明了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长期制约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阐明了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财经纪律、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总行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全面分析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内外部因素,准确评价不良贷款各环节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并对不同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依据当时的规章制度,客观公正地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的全过程。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是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商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贷款管理也越来越正规化、严格化,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不断升级,责任追究层面不断深入,相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当前情况来看,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进度依然较为缓慢,制约了农商银行的改革和发展。笔者认为盘活不良贷款要做到"五策并举"。一是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不良贷款形成情况复杂,原因各异,必须认真分析每笔不良贷款形成的成因,抓住症结,对症下药。对赖债户、  相似文献   

7.
邓少春 《时代金融》2009,(2X):23-24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处理不良贷款的对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外部“输血”支持和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状况在近几年取得巨大改观。笔者站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角度,挖掘分析了以往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源、历史形成的管理方法,阐述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及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基于不同时期不良贷款的本质区别,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以及处理办法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9.
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不良贷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尽管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近期,江苏银监局组织力量对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约70%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业有不良贷款3639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62%,占GDP总量达10%,占一年财政收入比重近一倍。不仅已形成商业银行的巨大包袱,而且还酝酿着巨大损失,酝酿着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就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形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新世纪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借鉴国外处置不良贷款的通常做法,我国成立了专门处理不良贷款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剥离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由于剥离不彻底,事实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仍很高,达26.62%"。(戴相龙,2001年11月)对农行绝大多数分支行而言,不良贷款占比已远远超过自身的风险承受力和财务承受力。但是,从银行发展的战略出发,现在的不良贷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尽最大努力减少新的不良贷款产生,并对业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采取有效对策逐步盘活。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笔者在非现场监管实践中尝试用因素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升降点细化分解,计算出影响不良贷款率升降点因素的量化值,对明晰抓降成果,明确抓降工作重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完善和应用,因素分析法现已成为人民银行哈尔滨金融监管办非现场监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模式。 首先,细化影响不良贷款变化的因素。我们所见到的有关不良贷款的数字,一是通过一定期限内不良贷款绝对额的增减变化,最后形成的一个期末时点上的不良贷款余额;二是根据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余额计算出的这个时点的不良贷款率。因此,期末不良贷款数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农业银行武山县支行2000年的不良贷款进行了检查.从检查中发现,国家政策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占了很大的比例.至2000年底,政策性不良贷款余额3980万元,占农业银行全部政策性贷款的41%.政策性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同时也给农业银行的经营形成了很大的负担.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梅 《武汉金融》2002,(10):23-2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比如一些贷款项目,贷前看起来不错,贷后不久就变成了不良贷款;很多贷款在贷前并无瑕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暴露,最终还是变成了不良贷款。银行往往将不良贷款形成的责任归罪于企业,而对自身贷后管理的问题却很少提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贷后管理跟不上,不良贷款不但难以下降,反而会越积越多。对此,银行只有充分重视贷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勇于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贷后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信贷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李金权 《云南金融》2012,(7X):178-178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侯育彬 《上海金融》2005,(10):62-63
文章以浙江托普公司为案例,分析了其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和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部分不良贷款剥离后,新疆农行不良贷款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行县级支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农行经营基层行——县级支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加以分析,积极寻求信贷资产管理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不良资产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层次:一是对不良贷款形成后的处理,二是对不良贷款的防范.前者涉及到不良贷款存量的减少,后者涉及到不良贷款的增加.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存量处理上,主要采取将部分不良贷款划转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解决,部分不良贷款由各商业银行自行消化;而在不良资产增量防范上,虽经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此,国有商业银行为达到将不良贷款降到规定要求的最低点,并切实有效地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目的,必须在尽快寻求划转存量不良贷款措施的同时,建立扼制不良贷款增量的管理机制和防范措施,以此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