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均衡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内外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个参考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数据,根据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算的逻辑框架,估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研究的政策空间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不支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2.
何琼隽 《产经评论》2012,(1):147-160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形下,汇率不仅是体现一国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政策目标,也是一国政府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考察政府如何以汇率失调为代价,实现政治、经济等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策略汇率的概念,以完善对汇率失调的理论描述和加深对汇率失调内在机制的理解。本文还建立了汇率博弈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运用博弈论阐明策略汇率是一个Nash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必须要有合理的汇率制度和恰当的汇率政策,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汇率理论的指导。对1980年代以来出现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汇率理论的新发展做一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1-2002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均衡原则,并且其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应该是相互包容和内在一致的,短期的反周期需求管理在长期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实现。中国经济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长期组合应该是平衡财政预算、稳定货币供应与均衡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5.
均衡汇率反映了汇率与实体经济均衡的一致性,而现实中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剧烈波动则体现了虚拟经济属性。本文在虚拟经济的视角下综述均衡汇率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均衡汇率的决定,二是汇率失衡性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三是应对汇率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本文特别注重国际经验与人民币的结合,力图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汇率水平偏差的对外影响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向辉 《财经科学》2003,(4):100-103
汇率政策是实现一国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达到的重要工具,汇率水平的确定即要考虑其对内影响,也要考虑其对外影响,这在金融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的今天尤为重要。本通过对国际收支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与补充,从理论上一般地分析了本币汇率水平变动的对外影响,指出这与外国对外经济联系中的结构关系及其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并从这个角度给出汇率水平偏差选择的建议,最后具体讨论了人民币的汇率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汇率超调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然后对汇率超调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我国利率汇率协调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汇率政策思路的重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春 《财经科学》2008,61(1):1-9
本文认为,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及经济的长期有效增长,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思路应有以下重大转变:应从贸易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应从过于担心汇率波动的风险转向充分利用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好处;应从偏向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转向同时强调对消费者的保护;应从注重扩大就业转向注重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应从注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计算转向着眼于创造能形成均衡汇率的市场机制;应从制度变革及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待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1978—2004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均衡汇率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是基本经济因素决定的、保证经济内外均衡和充分就业的实际汇率水平。本文根据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特点,提出估计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的结构方程,采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全息极大似然法进行系统估计,得出人民币中、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低估,但汇率失调程度趋向收敛。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金融经济层面。应整合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职能,协同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徐梅 《当代财经》2007,(2):91-95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我国在采取财政金融双稳健政策的同时实施了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同时实施双稳健政策及人民币升值政策,对未来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利也有弊。目前这两种政策对于调节我国内外经济的均衡应该是相对正确的政策搭配和选择。但长此以往,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与冲突。如何把握财政金融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不同力度,适时调整政策调控导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却持续走弱。如何理解并应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已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资本管制的动态汇率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汇率可能存在高低两个均衡,即便不具备贬值基础,对人民币汇率或实体经济的悲观预期仍会引发汇率从高均衡滑向低均衡的持续性贬值。因此,要稳定预期引起的贬值,关键在于改变汇率的自我实现动态,即将潜在的低汇率均衡彻底排除。对此,本文结合理论模型探讨了三种潜在汇率稳定政策选择,为双循环时期我国的汇率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失调和波动,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只是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产市场上高估;产品市场上实际汇率长期波动主要源自相对供给冲击,资产市场上短期波动则主要来自自身调整机制和相对货币供给冲击。政策含义表明:资本账户保持一定管制降低了风险溢价,允许决策者调整短期实际汇率波动,扩大波动幅度减缓汇率升值预期,消除资产市场上短期失调;长期波动决定因素使得决策者只能以产品市场长期均衡汇率为升值目标汇率,在需求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供给管理政策实现内外经济均衡。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一个值得注意的经济现象在于,宏观经济中各类政策之间存在客观冲突,集中表现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从而影响了内外均衡的和谐统一。本文对各类政策的协调和搭配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出口退税政策对汇率、利率等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两国模型,对我国实际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当前人民币浮动区间扩大、人民币汇率重归升值通道的政策背景之下,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价格,改善外贸增长方式。人民币升值的步调只有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步调相一致,才能提升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来实现外部均衡政策的效果,同时避免贸易部门急剧萎缩对经济增长步伐的拖累。  相似文献   

17.
外部经济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管理层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外部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综合运用汇率和货币政策、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以及外资与外贸政策以实现外部经济基本均衡的思路与政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为了避免因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不断上升以及实体经济过热而导致的经济内外失衡产生"滞胀"风险的可能,央行决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随后又强调要协调配合利用利率与汇率政策。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理论基础,在运用IS-LM-BP模型完成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后,再通过IS-LM-BP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如何结合才能解决我国经济内外不均衡。强调货币政策的短期性和汇率政策的中长期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通过影响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原始货币供应量三个途径,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着抑制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于缩小近年来不断拉大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虽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人民币汇率政策依然应该将实现内外均衡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以避免目标多样化而弱化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也没有办法使人民币稳定升值。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对于协调好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维护宏观经济、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