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在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作用.方法 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 例在常规保肝、降酶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测定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经腺苷蛋氨酸治疗后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复常率高于未给予腺苷蛋氨酸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可以改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均能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的增长,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为:单施氮肥处理(N)高于不施肥处理(CK),氮磷配施处理(NP)显著高于CK和N处理,三个有机肥处理(M、NM和NPM)均较高.不同施肥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影响显著,NPM处理的光合速率在各个生育期均最高,其次分别为NM处理和NP处理,而M处理在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较快,N和OK处理均较低.不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NPM>NM>M>NP>N>CK,不同施肥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量为341~4388kg/hm2),除M和NM处理,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冬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NPM和NP处理显著高于N和OK处理.表明在本试验年单施氮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小,单施有机肥及不同肥料配施均能显著促进小麦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机肥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无机肥,中NPM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1990~2005年期间我国六类能源的消耗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变化与其能源消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工业的产量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这一结论对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取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楚鹰  都星汉  炫焜 《经济师》2004,(12):36-37
进入 2 0 0 4年 ,中国的小麦市场延续了上一年度的牛市行情。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之一 ,小麦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2 5 %左右。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 2 6%左右 ,我国小麦市场已经出现了新的情况 ,同时受粮改进程加快的影响 ,使小麦现货市场的发展正孕育着较大的变化。分析评估我国小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粮食作物细分为稻谷、小麦等五类,以其人均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与4类12个影响因素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各指标及显著性水平赋予权重,建立粮食人均产量综合影响系数(Rj),从而研究退耕后影响粮食作物人均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退耕不是影响我国近十年来粮食人均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以"扩经减粮"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作物单产以及技术类因素对粮食人均产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经典生产函数模型评价1975~2008年间的气候变化分别对主要粮食作物:一季稻、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不同。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升高对一季稻和玉米的产量影响均为正向,而降水量增加对小麦产量影响为负向;平均日照时数增加对玉米产量影响为负向。此外,在过去34年中,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粮食作物的产量影响以正向为主,而对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则以负向为主。  相似文献   

7.
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的施氮和灌水水平,研究施氮量和灌水量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作用生理及籽粒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灌水提高叶片Fv/Fm和Pn,并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施氮明显降低千粒重,而适量灌水明显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广泛种植。同时,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也一直保持着收获面积第一的地位。在我国,小麦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粮食。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小麦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小麦总产增长率不断增长,目前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面对我国人口众多以及可用耕地缺乏的现状,国内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通过国际贸易来稳定国内小麦的供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此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等方法来提高我国小麦的生产潜力也同样需要研究和推广。本文通过回顾总结我国小麦国际贸易状况、供求变化,以及分析小麦的生产潜力,最终为未来小麦国际贸易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了秸秆配方和废料配方两种土壤扩蓄增容肥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有机质、主要速效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因素(品种A、秸秆配方B、建筑垃圾配方C、灌水D)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施加土壤扩蓄增容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84g/kg;在节水条件下,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增加了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并优化了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比例;并且施加土壤扩蓄增容肥较对照产量提高15%,且秸秆配方在各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废料配方.  相似文献   

10.
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否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从技术选择具有多种途径的视角出发,重新考察了劳动力短缺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种植比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不同粮食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显著促进了水稻、小麦、玉米种植比例的扩大,但对大豆和其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显著诱致了水稻、小麦、玉米机械品和生物品投入的增加,对大豆机械品投入的诱致作用显著,但对大豆生物品投入的诱致作用不明显,导致不同粮食作物生产方式转型从而适应劳动禀赋变化冲击的能力存在差异,这也是不同粮食作物生产轨迹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玉米调整能力最强、水稻其次、小麦再次、大豆最弱.研究认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增加现代生产要素供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用七个小麦品种,进行春季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干旱的情况下,随着春季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提高,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以烟农19的产量最高,其次是济麦20。  相似文献   

12.
在粮食安全视角下,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小麦价格与小麦产量的关联性,从而证实了蛛网模型的假设前提.由此可见,国家仍需对基础口粮供给进行调控,且更健全的期货市场可能有利于降低粮食供给弹性.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黄土旱塬区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施氮量对黄土旱塬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籽粒产量和麦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规律,以抗旱性冬小麦品种长武58为供试材料,于2006~2008年连续两个年度在陕西省长武县对不同施氮量条件下麦田土壤贮水量动态、耗水规律、小麦产量和夏闲期降水补给率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麦田土壤贮水量随季节和降水明显变化,同一生育时期2.7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基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偏早年每公顷施氮300kg和平水年每公顷施氮225kg均能够获得当年最大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每公顷施氮75kg和225kg均能在夏闲期获得较大的降水补给率.每公顷施氮225kg更有利于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民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农作物品种、产量及市场价格不同,农作物生产成本和收益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农作物品种的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率的对比,可以更好的指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以东古城镇的主要夏收作物大蒜和小麦为例,进行了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大蒜和小麦的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补贴倾斜促进粮食作物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部门而从事非农生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同时不同作物之间由于比较利益,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渐改变,经济作物、玉米等收益较高的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不断增加,而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则不断减少.由此导致了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下滑,对中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形成威胁.本为通过分析上述原因,认为可以通过加大对小麦和稻谷的补贴力度,制定倾向于粮食作物的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供给,缓解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在治疗慢性肾衰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贞芪扶正胶囊及健肾汤配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对比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生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联合施用治疗慢性肾衰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栅格尺度的我国冬小麦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冬小麦是我国播种面积最为广泛的小麦类型,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90%以上,科学估算冬小麦生产潜力是合理制定小麦发展战略、挖掘小麦增产潜力、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工作。本文利用AEZ模型,在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气候观测数据、作物属性数据综合集成,对冬小麦不同层次的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km×1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小麦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生产波动规律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基础数据进行滤波计算,消除偶然因素的噪声对大豆生产数据的影响,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变化规律.根据消噪后的数据将1950~2005年中国的大豆生产情况分为8个周期,并计算了每个周期的波峰、波谷、平均产量和振幅等指标,完成了中国大豆生产的变化周期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大豆生产波动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13日,英国洛桑研究所和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联合发起了雄心勃勃的"20:20小麦"研究项目,计划在未来20年内,即到2032年,使英国的潜在粮食产量从目前的大约8 t/hm~2增至20 t/hm~2。实施"20:20小麦"项目可使小麦潜在产量最大化;可确定小麦根系吸水和养分的情况,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的效率;可对作物进行改良。洛桑研究所是英国最大的农业研究中心,有得天独厚的试验条件和世界领先的研究技术,并注重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期望通过对"20:20小麦"研究项目的介绍,为我国农业科研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晚茬小麦由于冬前有效积温较低,所以苗株小、苗质弱,分蘖少或者无分蘖。最终的成穗数少,这样具直接制约了单产的提高。如何提高晚茬小麦的产量是很多农业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的课题。经实践和调查,推广“四促一补”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晚茬小麦单产产量,且方法简单容易于采用,增产效果显著,因而被推广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