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荣 《时代经贸》2014,(6):220-220
作为日本畅销小说的新锐人物,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一书的出版,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热潮。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章框架内容、人物特征以及几处细节描写的举例来深入解析文章中弥漫的阴郁色彩。  相似文献   

2.
徐博闻 《时代经贸》2009,(10):18-18
日本的消费税和中国的消费税虽然名字是一样,但在征收范围、税率、税额的计算等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弄清中日消费税的不同,可以对进口日本商品和到日本办厂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郭军 《新经济》2005,(6):67-71
都知道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黄海翔.一个是庄臣。可是.他还有更多的名字.这些名字是他的作品,每一道精心炮制出来的佳肴.他都给它们取很好听很形象的名字,这些名字代表了他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物质上的感受。他负责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席一席感官的盛宴.这些盛宴.不会散.原因就在于.他让吃客吃到了食物中的精神.一种可以给人不断咀嚼,不断回味的精神.可以这么说.这才是一席盛宴的最精垡部分,感官的,精神的盛宴。  相似文献   

4.
魏柳南当初也许并没有想到,他真实记录的一部书会成为各国研究界的舆论焦点。而你也许也想不到,这个起着地道中国名字、反对“中国威胁论”的先锐人物居然是一个法国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夜宴》这部中国影祝作品和《哈姆莱特》这部英国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差异性、性格的迥异性的对比分析,使我们对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作品人物有了新的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作品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部作品的实质是其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染力。以小说《苔丝》的汉译本为例,从人物刻画翻译、景物描写翻译、作者议论翻译和人物对话翻译四个方面谈文学译著中感染力的传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改革》2011,(12):F0003-F0003
王新昌,陕西岐山人,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近年有多幅作品参加书画大展并有作品获奖。国家核心刊物《科学中国人》、《中国文化财富》、《西部书画》、《神州韵书画报》、《陕西书画大辞典》、《中华风采人物》等报刊均有个人专辑或个人作品入编。  相似文献   

8.
何朝宗是福建泉州人,约生活于明代弘治至万历年间,是瓷业产区德化县著名的瓷塑工匠。他的瓷塑作品,结合当地优质瓷土特性,博采众家之长,吸收泥塑、木雕、石刻的造像技法,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主要塑造佛仙人物,注重传神写意,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并刻画衣纹,线条清晰,简洁潇洒,使人物个性突出、形神兼备,富于艺术魅力。瓷塑不施彩,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取胜,成为何派工艺的重要特色。何朝宗的作品以“盘膝观音”、“渡海观音”、“坐式观音”、“文昌帝君”、“达摩”等最为著名。其中,“盘膝观音”、“达摩”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9.
苏辉 《新经济》2010,(6):64-65
中国互联网界两个标志性人物李彦宏与马云再次“短兵相接”。当百度和日本乐天合资成立的乐百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在通州正式落地刚过半月之时,淘宝网就宣布与日本雅虎合作共同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  相似文献   

10.
旅美作家严歌苓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方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于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生活的关怀以及对“革”历史的重新评价,都始终在揭示人性的复杂性——人性的丑恶、光辉或缺陷。作品以道德的审美尺度体现着人性的反省,以情爱的角度切入,寻求拯救败落中的人性的途径。作的悲悯意识使其在体现人性之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人性的谅解与宽容。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日本文学界,很少有人比吉本更集中、多元的涉及到死亡意识。吉本死亡主题的两个方面:一是从死亡反观生命的情感表现;二是面对死亡不屈不挠的生存哲学。从现代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出发,探讨当代日本青年心灵层面,死亡困惑与追求,奥秘的文学,人物平庸、懒散、孤独、彷徨、缺乏独自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细说日本     
章婧 《商周刊》2013,(25):64-65
在日本研修期间,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自费游览了日本的几个城市与乡村,在研修之外,有了更深的感触与感动。在这个与我们有若爱恨情仇,又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难以割分彼此的邻国,我们可以找到经典与传统,更能体会到现代与新潮;可以找到生活,更能找到弹意;可以找到差异和共鸣,更能看到差距和引发思考。在这里感受唐宋意韵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最早的名字叫“平安京”,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西安,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相似文献   

13.
闫彦 《经济师》2009,(9):30-31,34
文章以一些经典日剧与其他国家的电视剧作品进行比较,讨论日本文化的精神内涵中的一些方面在日剧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经济论坛》2011,(10):F0002-F0002
金永亮,河北沽源人。世界华人艺术网艺术顾问,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世界杰出华人协会理事,全国科监委行业战略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书法在全国、世界华人书法大赛中获国际金银大奖30余次,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等称号和勋章,获“2010年度亚洲国际书法高峰论坛最具价值书画家奖”。作品入编《人民的骄傲》、《世界人物词海》,《世界名人录》、《世界杰出华人大辞典》和《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第86、92卷等国家和全球大型历史文献30余部。作品多次在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东京、韩国等地展出。  相似文献   

15.
一块小小的铭牌被铺在路面上,却稍稍高出路面,行人若不注意的话,没准会被绊一下。这样的铭牌在欧洲各地已铺了25000块,每一块铭牌上都镌刻着一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是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受难者。上海世博会期间,德国雕塑艺术家德姆尼西将他的“绊脚石“作品带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独具匠心地在创作中大量引用和再现了圣经原型,将圣经原型作为一个参照系,影射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使悲剧的根源和小说主旨一目了然,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更好地描写了人物自身及人物与社会的冲突.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还将小说上升到神话的高度,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1,(2):104-105
赵修泉 1974年出生于青岛。 199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日本大阪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绘画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至今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赵修泉的油画以主观的色彩和东方绘画的韵味来表现画家对客观自然的强烈感受,作品不再拘泥于客观景物简单的光影变化,而是借助自然景物来强调作品抒发画家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感情。使作品产生一种高于自然的艺术升华。  相似文献   

18.
辛玲 《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04-205
对《边城》中展现的自然美、民风美和人物美进行赏析,引导读者更好地获得文学艺术关的享受,进一步了解掌握作品,解读作者所要表现的林林种种,近距离地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钱林霞 《新经济》2006,(1):54-58
如果中国动画片再没有好的原创作品,那么恐怕中国的年轻一代会成为日本、韩国的文化附庸。此言听起来刺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青少年儿童的心里渐渐迷失。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小说《虹》中的两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的小说《虹》被公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文章以这部作品中布朗温家族三代人的爱情线索为基础,分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劳伦斯式的两性观及爱情观。首先,在两性关系中,劳伦斯赋予性爱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他崇尚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提倡男人和女人都要保留自己的特异性。小说通过人物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探索,寻找着人与人交往以及人与社会相处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