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概述 在以信息电子技术为引领的产业革命中,我国造船业开始走数字化造船之路,造船效率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船舶工业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造船领域成功地经历了"经济体制"和"造船模式"的双重改革;面向国际市场,引进、吸收、提高、出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建立新的造船模式,减少造船业对劳动力和大投资的依赖;使得造船吨位有了跨越式提高,造船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造船品质有了跨时代的提升,双重改革为中国造船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是否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纵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处理开发应用情况,在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指导下,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从人事管理到物资系统,从数控加工到自动设计,已在全公司广泛应用,其中物资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造船离中国还有多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船舶企业的经营、开发、设计、制造、管理的各个领域,各项先进技术的发展已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密不可分.CAD、CAE、CAM、CAX、CFD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数字控制加工技术已是先进造船设计、试验、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在复杂且离散型的造船企业实现精益生产和精细管理,以及完成现代造船模式所要求的设计深化和"设计、制造、管理"信息一体化,更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造船企业建设ERP系统的必要性 传统的船舶工业由于技术简单、工作环境差、劳动力密集,一度被认为是夕阳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曾被列为淘汰之列.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船舶工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成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信息密集的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为提高船舶工业在21世纪的竞争力,日本、韩国、欧盟都投入了巨资,加快其造船生产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增加及改造流水线的自动化装备,ERP(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在各个造船企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机会访问过韩国大宇、三星造船两大公司,考察时间虽然很短,但深感我国在造船效率上与韩国的巨大差距.从目前来看,我国与韩国在造船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正在缩小,造船效率的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上,尤其是在造船理念、产品开发和设计、现代造船模式的运用、造船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等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钢板等原材料价格飙升、美元依然弱势和利润无法得到保证等多重打击,亚洲造船企业正酝酿在已签订的造船合约中加入"升价条款",以弥补签约时价格偏低带来的损失.尽管目前的"升价条款"仅仅是在个别造船合约中出现,尚未成为整个造船业的通行做法,但已有一些日、韩造船企业明确表示准备执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船舶制造业中心有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具有"综合成本低廉"和"造船产业链完整"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造船业的技术水平,整合造船企业,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也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目前我国造船企业新接造船订单总吨位已经连续几个月排名世界第一,世界造船工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为我们船舶物资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中船物总)作为我国最大的造船物资配套供应企业,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将本公司建设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中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服务最优、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钢板等原材料价格飙升、美元依然弱势和利润无法得到保证等多重打击,亚洲造船企业正酝酿在已签订的造船合约中加入"升价条款",以弥补签约时价格偏低带来的损失.尽管目前的"升价条款"仅仅是在个别造船合约中出现,尚未成为整个造船业的通行做法,但已有一些日、韩造船企业明确表示准备执行.  相似文献   

10.
"国内的造船企业应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采用先进的造船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推进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争取早日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世界公认的货船、客船两大领域的"明珠"--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豪华旅游客船,已成为中国造船企业新一轮船型制造开发的重中之重,其中LNG船的国内"第一单"已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拿下,而中船集团公司于2002年10月份提出,要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攻手",攻下豪华游船的难题.此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开展了市场前期调研工作和国家级豪华游船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企业协同采购管理是造船企业物资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设计信息接收、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供应商及产品信息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产品质量跟踪管理、采购数据统计等.面向企业对象的协同采购管理,具有快速的系统响应性、信息的集成性、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因此,在企业协同采购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中,利用网络技术、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网上数据交换,可对系统信息实现及时准确获取、处理与综合分析,提高了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舶工业遵照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示,率先走出国门,在国际造船市场已苦苦征战了二十个春秋.在船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国造船企业的领导、经营和技术人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承接了数以千计、品种不一、大小各异、难易悬殊的国内外船舶,还开发了各种非船产品.出口船舶的建造,使我国的船舶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建造队伍在锻炼中得到了壮大,造船的水平也日趋提高,昔日的造船弱国成了今天的造船大国.如今,我国的造船产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3位,船舶产品销到包括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内资深人士对船舶工业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真正的出口产业"、"民族工业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一、造船合同的适用法律选择和规避问题 首次在中国造船,英国船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为了规避造船合同中选择英国法律作为依据和执行,以及争议和仲裁在英国进行而遭中国船厂质疑的情况,一般的做法是选择一家在第三国注册的公司和为合同主体而签约,而它自己则以"买方监造师"的身份出现在造船合同中.  相似文献   

15.
一、"转模"对造船物资需求的变化 1.物资供应托盘化.现代造船模式是以成组技术为指导,采用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区域设计、区域制造的造船模式,以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生产组织.对物资采购要求成套化、供应托盘化的方式提供给施工单位,以提高船舶生产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今的中国船舶工业满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豪情和信心,从两大船舶集团公司到沿海地区船厂都制定了扩大产能的宏大规划.这样的热情固然可喜,然而,通过何种手段实现发展目标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今,部分业内人士仍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硬件投入视为提升造船能力的不二法门.另一方面,面对中国船舶工业的挑战,韩国造船界虽然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但仍然有信心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在海外圈地,在未来二三十年内领跑世界船舶工业.分析韩国同行的做法可以发现,单纯进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并非是提升产能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发展势头迅猛,造船产量逐年提升,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无论是硬件设施条件、造船生产效率,还是造船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升级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中国造船业的迅速崛起直接推动着世界造船业由四极格局向中、日、韩三足鼎立的转变.对于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日本造船界起初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造船业与其相比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技术水平上都相差甚远,中国还谈不上是个真正的竞争对手.随着新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业的飞速发展,日本造船业的警觉也越来越高.2005年乃至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造船接单量超过了日本,这在日本造成了轩然大波.日本造船工业会和日本主要造船重工企业的高层领导均对此进行了评论,"中国造船威胁论"的声调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国内船市,用"火爆"、"兴旺"、"繁荣"这些词来形容都显得份量不足了,因为我们迎来了世界造船史上最大的订造高峰期,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我国造船业和造船市场也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江阴以东,水面宽阔、平稳,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就位于大江北岸. 该公司是在原靖江造船厂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九五"至今,公司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增长."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利税1.5亿元,固定资产为5亿元,分别是"八五"的4.8倍、5.0倍、10倍和3.6倍.2001年,公司完成产值7.4亿元、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5996万元.生产能力和年完成造船吨位列中国造船行业前10强.2000年,首批列入泰州市重点培植的"春兰式"企业行列.去年,在泰州地区继"春兰"之后第二个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采购环节的行为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已成为被人们关注的焦点.某些采购人员采购物资"舍近求远、舍贱求贵"、"求货不是去找源头,而是去找中间商"、"只顾采购不管利库",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采购的费用,而且造成了企业效益的隐性流失.特别是造船企业每艘船的采购费用约占船价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一个大型的造船企业年销售收入高达几十个亿,因此,建立有效的物资采购过程的约束机制,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