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是我省水稻重要害虫,连续多年严重发生,自然危害自叶率超过50%,减产超过10%,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由于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重,危害时间长,防治压力大,农药用量大,给稻米安全和生态治理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有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中,大多为中等毒性农药,还存在对水生生物、天敌等不安全的问题:因此,寻求高效、安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药剂,已战为生产上较为紧迫的工作。2008年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防冶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示范工作,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阿维菌素是一种比较广谱的农药,自从甲胺磷农药退市后,阿维菌素成为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农药,阿维菌素以其优良的性价比,一直深受种植户喜欢,阿维菌素不仅是杀虫剂,而且是杀螨剂,还是杀线虫药剂。对鳞翅目害虫效果优异阿维菌素在鳞翅目害虫小菜蛾上登记较多,偶尔也看到登记在水稻稻纵卷叶螟上,目前阿维菌素在水稻上主要用来打卷叶螟,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一般阿维菌  相似文献   

3.
一、单用适用农药1.氟虫腈(锐劲特)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该药低毒、杀虫谱广、活性高,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作者2000年试验,氟虫腈在水稻害虫总体防治中,效果显著,适期用药1次,对稻飞虱、纵卷叶螟、三化螟的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09,(6):30-30
农业部2005年规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使用,它们的使命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随后推荐的50个替代药剂品种来完成。几年来,高毒农药替代工作进展如何?农户:价格偏高药效却低针对水稻害虫就有16种替代农药品种、33项配套技术。数量如此多似乎应让农民防治水稻害虫时选择自如、防治无忧了。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农用杀虫剂使用量最多的作物,占农药使用总量的达10%,占农用杀虫剂使用量20%左右。水稻上杀虫剂使用比重大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4.3亿亩;二是水稻上害虫发生种类多程度重,常年发生严重的害虫主要有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等4种以上,比其他作物多2—3种。  相似文献   

6.
陆显华 《农家之友》2009,(22):54-5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通过分析其历年发生的态势就能掌握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找出防治突破点,进行针对性防治将其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减至最轻。  相似文献   

7.
正时下正是贵州省从江县水稻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该县往洞、贯洞、西山、高增等乡镇的侗族地区,当地农民在田里放养的稻田鲤鱼和鸭子派上了大用场,成为水稻虫害的克星。清早,从江县往洞镇增盈村的村民们就按时赶着一大群鸭子放进各自的稻田里,让鸭子吃掉危害水稻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对付这些水稻害虫,我们这里不用农药,田里的鱼和鸭子就能  相似文献   

8.
“三螟一虱”是指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它们中的两种或三种往往在水稻的孕穗期至乳熟期同期发生。如果对这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不了解,盲目用药防治,费工、费力,又不经济。因此,了解相关技术知识,恰当选择药剂,利用化学、物理等方式综合防治,对于防治水稻孕穗期至乳熟期发生的“三螟一虱”虫害,就可省工、省力,达到经济实惠、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目将详细介绍水稻螟虫和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以来,受耕作栽培制度调整、凉秋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简称水稻“两迁”害虫)发生代次多、危害时间长、自然危害程度重,已成为对水稻高产稳产威胁最大的害虫。笔者综合各地“两迁”害虫防控实践,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协调应用化学防治措施的绿色防控技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前沿     
江苏省研创“水稻精确栽培”技术;我国首创农药残留降解技术;江苏填补稻纵卷叶螟防治空白。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07,(4):39-40
根据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综合分析和会商,预计2007年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螟仍将严重或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稻曲病呈严重流行态势,小麦吸浆虫、水稻条纹叶枯病、粘虫、棉铃虫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蝗虫、草地螟仍将中等发生,全年重大病虫发生面积60亿亩次.需要防治面积70亿亩次以上。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茵茵 《南方农村》2012,28(7):14-17
为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降低化学防治对环境的危害,广东省着力建立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品种选育、害虫种群变迁、高效农药筛选、先进植保机械的研究体系,水稻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水稻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并需要制定扶持水稻病虫害防治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今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多发、重发态势,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穗期蚜虫重发区域广;部分地区小麦赤霉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高;局部地区小麦条锈病、蝗虫  相似文献   

14.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杀虫剂20%甲维·毒死蜱WP已完成农业部登记。今年进入农药市场。该药配方新颖,防效突出。2007年经部分县、市植保站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示范,取得优良的控虫保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据全省秋熟作物病虫害趋势会商结果,综合各地秋熟作物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作物长势与品种抗性、下阶段天气形势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全省秋熟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以“三病三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为主,尤其是纹桔病,始见期早,病情上升速度快,病情明显重于常年;受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叶稻瘟病在丘陵、沿江、沿海及淮北局部出现急性发病中心;全省易感稻曲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褐飞虱田间查见普遍率高,沿江及苏南局部观测圃虫量列近十年来第1—2位;纵卷叶螟近期在沿太湖地区虫量上升明显;苏南、沿江、沿海地区大螟回升态势明显,预计中后期主要病虫呈重发态势。玉米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螟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
1.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稻螟赤眼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赤眼蜂是卵寄生蜂,种类很多,一般可采用人工繁殖,温度26~28℃,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要根据害虫卵的密度大小而定,一般放蜂1万~3万头。放蜂应  相似文献   

17.
针对马关县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结合生产上遵循“绿色植保”理念及推行绿色防控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性诱剂防治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给庄稼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时,除了做到用药对路、浓度适当、注意安全外,还要注意气象因素对药效的影响,才能经济而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气象因素,如温度、降水、风速等都会影响农药的药效。其中温度、湿度对药效影响最大。温度对药效的影响表现为害虫和病菌的生理活动和药剂本身的物理化学特征两方面。害虫和病菌的生命活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这时药剂也容易进入虫体和病菌体内。由于药剂分子扩散加强会加速药剂渗透害虫和病菌体壁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药效。对一些内吸药剂来说,温度也影响作物对药剂的吸收。例如,深秋使用乐果防治蚜虫的…  相似文献   

19.
马联 《农家之友》2009,(17):63-63
一遍净(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属氯化烟碱类吡虫啉农药杀虫剂,它杀虫谱广,作用方式独特。为推广该农药在防治农作物害虫上应用.笔者做了大量的示范试验.一遍净对水稻害虫、蔬菜害虫及其它农作物如花生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江苏省秋熟作物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得到消息:我省水稻中后期发生的病虫害是“三病三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但不平衡性大。我省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枯黄萎病、铃病、棉盲蝽、烟粉虱、棉铃虫等,预计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