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已经逐渐成为最慷慨的慈善家. 有人说,中国企业家阶层用了20年时间从社会的底层迅速崛起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由"农民企业家"蜕变成活跃于国际商场的一代商贾.作为第一代企业家,他们似乎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曾经只出现在国外企业家身上的从"财富自由"到追求"心灵自由"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宁今 《企业活力》2001,(4):59-61
提起"白切",安徽人都很熟悉.这是一种糕点小吃.一位留法的博士却把这种土货搬到法国去生产,历经近10年的市场荡涤,终于让"白切"香飘巴黎.博士本人也从一贫如洗到拥有财富上千万法郎,在巴黎食品行业界小有名气,并被人们称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实业家".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力资源说到人力资源,首先要区别清楚的是人力资源作为什么是资源。即人力在什么意义上是资源,在什么意义上是资本。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经常在日常使用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人力作为资本是相对于财富的增值而言的。由于人力、土地、资金三者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威廉配第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所以,从财富的增值的生产的角度来说,人力是一种资本。人力作为资源同样也离不开作为资本的这种增值  相似文献   

4.
"80%的财富掌握在10%的人手中,我们就是要为这10%的人服务,也就是从80%的财富中寻找财富。"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创造财富.以至我们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而值钱东西的创造却没有跟上,所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们.人们为了手中财富的保值增值,到处寻觅.当财富聚集到石油上时,油价就暴涨;当财富聚集到粮食上时,粮价就暴涨;当财富聚集到房产上时,房价就暴涨.飘忽不定的财富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请看林左鸣对财富需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高峰 《上海企业》2010,(10):45-46
中国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积聚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能创造的财富,这种财富递增的速度让世人为之震惊。然而,从企业到政府、从学者到官员、从草根到明星,国人物欲催生下的数字奇迹与财富狂欢带给我们的却是种种意想不到的群体病症和隐忧。  相似文献   

7.
瑞士是世界上私人银行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有一批最早成为"财富管理者"的私人银行家.在瑞士,财富管理这一专业名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际上,瑞士的财富管理已有百年的历史,瑞士的银行家早在19世纪就开始自称为"财富管理者"了.瑞士由于其平稳的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货币、发达的信用制度、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以及地理位置和语言的优势,吸引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巨额财富,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得以具备开展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的优越条件,形成了瑞士传统风格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国庆节前公布的"2009胡润百富榜"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以350亿元身价成为今年的内地首富.而去年,王传福还排在103位,财富规模也只有60亿元,短短一年时间就跑到了第一,这样的速度堪称"飞天". 胡润百富榜面世已有十余年,每次榜单一出,不仅俘获了众人的眼球,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如果仅从财富规模来看,王传福与此前的"年度冠军"相比真的没有什么耀眼之处.2008年的"首富"黄光裕是430亿元,而2007年的"首富"杨惠妍高达1300亿元.黄光裕创富靠的是家电连锁,而杨惠妍的天量财富则紧紧连着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9.
杭州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集群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的影响下,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竞争力从上年度的第39位上升到第33位.中国开始强大,浙江发展更快,杭州更是领先.杭州市2004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34.51亿元,同比增长35.5%,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总量和增幅继续居全省第一.由于习惯思维和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我们更多是考虑"大",而忽视"强".有些人喜欢看2004年"财富500强",不太愿意看"商业周刊1000强排名".这是因<商业周刊>的排名体现竞争力,<财富>重视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已30年了,30年会占到人生近一半光阴,所以至少从生理年龄上看,第一批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廉颇老已,几乎都到了要将手中的财富交给下一代的时候。然而在许多人眼中,财富二代可能从不把钱当回事,用牛眼看钱,再大的钱也是小眼,相比之下,财富一代必然是鸡眼看钱,再小的钱也是大钱。相比之下,财富二代难免被集体误读为具有"浮躁、挥霍、败家子"的本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财富二代用牛眼看钱,只要看准了,会让钱生钱。  相似文献   

11.
"贝恩咨询"与招商银行共同公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中国个人财富达到千万元的高净值人群约126万人。同时,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我国政府对金融服务行业的大力扶持,逐步放开银行业涉及其他行业的限制,为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从最初简单的财富管理发展到了集专业性、私人性、财富保值与传承于一体,将客户价值深度挖掘的高端私人银行业务体系。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在当前大资管时代下,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对私人银行业务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甄世宇 《数据》2005,(5):8-10
<财富>全球论坛第九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为主题"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 从1995年甫一问世,<财富>论坛就成为全球顶级的非官方经济峰会,其巨大的感召力也难出其右,每年的选址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谈财富的品位,我觉得不如谈富贵的品位。因为"富"应该是和"贵"连在一起的.和"闲"连在一起的。贵是尊贵,也是娇贵;闲.是空闲,也是闲情。所以,要怎么享受财富,其实就在怎么享受娇贵.怎么享受闲情。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那么营销从本质上讲就是公司之间的战争,是经济利益的双方在和平状态的下的财富争夺战. 说到战争,我想最好的诠释之一应该是孙子兵法的描述,孙子兵法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15.
张维迎 《新远见》2013,(8):10-12
过去十年,中国的社会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市场导向变为政府导向;从"民进国退"变为"国进民退";从"发展是硬道理"变为"和谐社会"。人们更加关心财富的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从"建立法治国家"变为"稳定压倒一切"。  相似文献   

16.
老边 《中国企业家》2005,(6):117-117
财富最开始从哪里来,最终又会到哪里去? 身为经济记者的英国人彼得·杰伊目光似乎更长远一些,他翻箱倒柜,在故纸堆里寻找到了人类的财富故事,从一万年前到公元2000年,他把这些已经发生过的财富故事串起来,就成了他的近作--《财富的历程》。 《财富的历程》阐释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假设人类是追求利益的经济动物,人类经济史的演进就是踏着华尔兹的三步舞曲而来:第一步,偶然的机会或是技术的发展,将导致经济的进步;第二步,经济进步会导致外人的觊觎,带来被掠夺的威胁;第三步,这些威胁会得出社会或是政治上的解决方案,借各种规定禁止或阻止掠夺行为,以保护原有的进步。作者用这个所谓的"华尔  相似文献   

17.
零售行业的富人是近两年财富增速最快的人群,张近东是一个典型样板:个人财富陡增,从上市之初12亿元暴涨到如今的22亿元,加上其他资产,其身价超过25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专利发展的国际形势分析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贯穿一个如何利用好智力财产、让智力创造更大财富的问题.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国际社会在知识产权方面,经历了一个由保护专利时代到反对专利时代再回到保护专利时代的变迁过程.倒如美国,从发明大王爱迪生开始,以众多的发明振兴了产业,给美国带来了繁荣,发明成为一种极大的财富.为了不使这些财富无代价地流失,便出现了专利保护制度.1929年出现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而出现了反专利浪潮,欧美开始实行限制专利垄断权的政策,直到1970年美国还颁布了禁止垄断法.  相似文献   

19.
"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昨天在京发布,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以800亿元财富排名居首.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医药、零售等行业开始取代房地产,成为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大学》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利用财富达到自己的理想,不仁者以自己作为获取财富的工具。这里的"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其实道出了两种人不同的财富观。"以财发身"是利用财富完成人生的理想,这里财富是一个媒介,是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工具,财富是人的从属。拥有"以财发身"价值观的企业家就会处理好财富与社会的关系。"以身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