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商品越来越多。但面对众多的商品,该如何正确使用、摆脱安全隐患?普通消费者不可能是精通各类商品技术的专家,除了日常学习和积累商品常识外,都要依靠阅读产品说明书来弄明白。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一些产品的说明书让人读不懂,或内容简单让人无所适从,或术语深奥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商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意外事故。据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与浙江、北京、重庆、成都、沈阳等地消协共同举办的产品说明书评议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品、手机、化妆品、空调、农药、化肥等…  相似文献   

2.
说明书不能"说不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皓天 《质量跟踪》2003,14(8):34-35
随着生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商品越来越多.但面对众多的商品,该如何正确使用、摆脱安全隐患?普通消费者不可能是精通各类商品技术的专家,除了日常学习和积累商品常识外,都要依靠阅读产品说明书来弄明白.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一些产品的说明书让人读不懂,或内容简单让人无所适从,或术语深奥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商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意外事故。据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与浙江、北京、重庆、成都、沈阳等地消协共同举办的产品说明书评议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品、手机、化妆品、空调、农药、化肥等类产品的说明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说”而不“明”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一些产品的说明书让人读不懂,或内容简单让人无所适从,或术语深奥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商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意外事故。据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与浙江,北京、重庆、成都,沈阳等地消协共同举办的产品说明书评议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品、手机、化妆品、空调、农药、化肥等类产品的说明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说”而不“明”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呈上升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漏饲百出的说明书说明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既作为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又是消费者正确使用某种产品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它涉及到消费者的吃、住、行、玩等诸方面,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可惜如今的不少产品说明书却往往让消费者如坠云雾之中,许多人兴高采烈地买回商品之后,对照说明书就是摸不出门道,或虽小心翼翼按步骤使用仍然麻烦迭出,甚至遭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6.
李仕 《企业活力》1999,(8):32-33
产品说明书是商品的“身份证”,它既是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又是消费者正确使用某种产品的前提和条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如今许多产品说明书说不明白,让消费者难识“庐山”真面目。据调查统计,目前产品说明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品警示说明不够;不注...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选购商品时要想买到质量好、物有所值的商品,首先就要从产品标识上进行了解分析,因为产品标识是产品的门面,是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性能的第一手资料。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等所作的各种表示的统称,包括标签、标牌、吊牌、包装、装潢、说明书、合格证,它可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及其他说明物来表示。标识的这些内容可将产品的各种信息明示出来,让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正>商品说明书我们每个消费者都熟悉,生活中随处可见,涉及吃、穿、住、行诸多方面。对于生产商来说,说明书是厂家向消费者明确产品用途和适用范围,并根据产品特点和需要给出主要结构、性能、型号、规格和正确吊运、安装、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和储存等方法,以及保护操作者和产品的安全措施。国家标准GB9969.1-1998要求产品说明用途和适用范围要“明确”,因此,厂家在编写说明书时一定要做到明白、准确、形象、易懂,便于掌握。商品说明书是企业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舒心的“诚信书”,也是消费者对生产商售后服务信赖的“满意书”,是连结企业销售利润的“生命书”,所以企业打造营销诚信度应从说明书做起。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张大妈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600元的榨汁机,由于没有读懂使用说明书,便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致使榨汁机损坏。因为尚未超出超市承诺的保修期,张大妈想找超市退货或更换,她能如愿吗?答案是“不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3条规定:“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消费者有正确使用商品的义务。消费者应当按照说明书安装、使用和维护商品,否则因使用不当而损坏商品或招致人身危害的,责任自负。因使用不当造成商品损坏该由谁负责@高永红  相似文献   

10.
说明书,你都说了啥? 说明书在生活中随处可 见,作为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它是消费者正确使用某种产品的提前和条件。因此,它涉及到消费者的吃、住、行、玩等诸方面,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可惜如今的不少产品说明书却往往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人逐渐开始认识和重视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包装,但却很少有人关注与产品相伴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市场上的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许多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已远远超出人们理解和掌握的常识范围。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依靠和借助于产品使用说明书来了解其性能,学会和掌握其使用和操作。 但让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说明书里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事故祸患,并已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甚至是灾  相似文献   

12.
商品说明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涉及到消费者吃、穿、用等诸多方面。如果商品说明书说而不明,轻则给人民生活、工作带来不便,重则将引起误导,甚至发生灾难。如果生产厂家重视商品说明书,它的作用决不亚于广告,自然也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德国各类专营店、超级市场鳞次栉比,商品应有尽有。这儿的商品几乎都带有包装,绝大部分说明书都印在包装上,其内容较详细,文字通俗易懂。如德国人的主食面包以及其它食品,都注明商标、成份、有效期、价格,即使那些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3.
菲利蒲.科勒曾说过,"文化因素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因素,在消费时代,只有文化魅力让消费者趋向疯狂."的确,在消费时代,同类商品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数量众多,商品的差别化也越来越小,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诸多的同质化商品中显山露水,体现个性,传统的营销方式似乎已经黔驴计穷,要把消费者从众多的商品中吸引过来,对自己情有独钟,保持长期对品牌的忠诚度,恐怕需要在文化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14.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悉真情权(或称知情权、了解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  相似文献   

15.
商品说明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涉及到消费者吃、穿、用等诸多方面。如果商品说明书说而不明,轻则给人民生活、工作带来不便,重则将引起误导,甚至发生灾难。如果生产厂家重视商品说明书,它的作用决不亚于广告,自然也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产品说明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约定性质。厂商在说明书中把质量。构成、产地、日期、使用方法等用文字告诉消费者,消费者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内容决定是否购买,购买后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产品说明书就是一种承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有些产品说明书却是一副极不负责的姿态。产品说明书中应该告诉顾客什么内容?按照法律,按照常规,应该有一定的必须说明的项目。就拿食品来说,有的食品有专门的产品说明书,有的食品贴有标签,这种标签也具有产品说明书的属性c那么,食品必须标注哪些项目呢7我国有关…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在选购床上用品时要识别其优劣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关注,就有可能减小风险。 1、查标识,看包装 产品的使用说明是生产和经销者对消费者质量承诺的标志,产品使用说明可采用吊牌、标签、包装说明、使用说明书等形式,可一种或多种同时使用,其内容必须注明: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  相似文献   

18.
消费领域之怪现状作为消费者,总希望自己所买的商品质量上乘用得称心如意,更希望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然而,现实与愿望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消费者甚至经常碰到与愿望相悖的麻烦事。说明书说而不明如今的商品趋来越精美,功能越来越完备,可惜不少产品的说明书...  相似文献   

19.
据消费者协会通报会信息称,目前手机质量、售后服务、产品广告等存在诸多问题。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但目前手机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者的投诉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不断攀升。其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一些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或设计存在缺陷。还有一些手机使用功能与说明书不符,采取“一书多用”的方式,几款功能相近的手机使用同一个说明书,误导消费者。另外,手机电池待机时间在说明书中介绍的与实际不符。部分厂家在说明书中介绍的电池待机时间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实际使用中通常不能达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制造伪劣商品的情况越来越多,从生产资料到生活用品,从内销到外贸出口,从一般商品到高档耐用品乃至高新科技产品,几乎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特别是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己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社会公害,构成了污染社会环境的不安定因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因使用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2千亿元之多!1994年全国十大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中就有6件属假冒伪劣产品导致的恶性事故。1994年3月,四川省宜宾县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