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企业》2011,(10):88-88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之初,在股票类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售上,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曾一度出现“分庭抗礼”的喜人景象。然而,金融危机的洗礼让“裸泳者”中资银行的真实状况大白于天下,零收益、负收益、展期和高额亏损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致使中资银行一度绝迹于股票结构类理财产品的发售序列。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面向人民币储户推出第一期“阳光理财B计划”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迅猛。但由于受法律法规、金融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居民在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时还需要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挂钩型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热点”。与此同时,对于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非议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戏称“挂钩理财”是“挂钩陷阱”。挂钩型理财产品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4.
于清教 《中外管理》2007,(12):28-28
根据沪深两市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家电类上市公司美的、TCL、康佳、海信、海尔,春兰、长虹等均已涉足股市投资.这些企业要么动用上亿元资金从事“打新股”业务.要么增持数量可观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实现获利。  相似文献   

5.
“本金安全;年收益率在3%左右,甚至更高”、“投资无风险、安全有保障”。这是近一年来日渐火爆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常用的广告语。相信许多老百姓都无法拒绝这样的投资回报。事实上,自从去年中国光大银行推出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涉足,人民币理财正成为最受老百姓青睐的投资方式之一;而前不久,四大国有银行分别证实已获准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面临新的变数,人民币理财市场在新的一年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黄译宣 《活力》2014,(10):76-76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财产品层次亟待提升。国外个人理财市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资产总额在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所谓“高资产净值”群体的高端私人银行服务,而另一类是面对资产总额在十万美元以上相对大众化的理财服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绝大多数定位于后一类,高端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并未大规模涉足。对理财市场的认知不同,造成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上推出的产品也截然不同。国外商业银行面向高端的私人银行理财服务产品涵盖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税收筹划以及遗产管理甚至医疗保障等众多领域,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供管家式的全方位服务。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多数将理财市场定位于服务大众客户,理财产品仍停留在简单的咨询和建议层次上,相应的理财产品方案也仅仅在现有存款、基金、保险等产品以及一些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基础上的简单组合。显然,高端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率要远高于大众理财业务。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和金融需求的提高,高端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必然大幅增长,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提升理财业务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7.
随着“余额宝”、“财付通”为首的高回报率互联网理财产品横空出世,2013年下半年迄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堪称是“互联网理财”的元年。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苏宁等几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家理财产品,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8.
攻守自如的稳健理财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经理倪晓羿建议认为,对于年龄偏长、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投资理财寻求保本、低风险、固定收益的人群,票据类、贷款信托类、中长期国债、各银行代销的兼顾投资的保险产品、保本型基金、打新股六大类理财产品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从“完胜华尔街大鳄”到“抄底海外房产市场”再到“比特币逆袭的主角”,2013年,“中国大妈”似乎声名鹊起又充满戏谑。一边是居民储蓄率全球领先,一边是理财资金占比偏低;一边是传统投资市场萎靡不振,一边是新兴理财产品风险难测。“中国大妈”现象的出现折射了什么?又警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在央行“稳中偏紧”的政策基调下,市场融资环境趋紧,在市场竞争和贷存比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有所不同。本为旨在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上的影响与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险出炉     
《中外企业文化》2010,(8):16-16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推出“荣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这一款顾问式高价值型寿险理财产品,希望通过量身定做的保险规划服务进一步挖掘银行渠道中高端客户市场。  相似文献   

12.
银行理财产品:稳定收益的中坚力量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比较稳定,是市民规避风险和战胜CPI的利器。“从这几年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还算一种比较稳妥的理财方式。它虽然不如国债稳定,但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比例极低,成为众多市民理财的首选。”建行青岛私人银行理财师郭琦说,客户主要选择的是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三个月以内的居多,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虽然收益率不算高,但能够跑赢存款对这部分客户来说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3.
市场风险。一些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与汇率市场、黄金市场等挂钩,约定如果相关市场指数在事先划定的区间内波动,就可以按实际运行天数得到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一般来讲,汇率市场要比黄金市场的波动幅度大很多,因此投资者选择挂钩黄金指数的外汇理财产品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14.
一忌贪心。美元产品并非“高收益”。目前在银行发售的美元理财产品所给出的预期收益都很诱人,但投资者如果先做个比较就会发现,预期高收益往往被人民币升值因素消化得干干净净。比如对美元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给出的年收益率大致在6%左右,而人民币一年期定期为1.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银行理财≠储蓄存款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稳健),但本质上还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财产品购买者要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1.创新之举有“包装” 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其运作上确实有不少亲民性,如灵活转换、低门槛等。但其本质上只是把一些货币基金、理财基金进行再包装。其实,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只是噱头,投资者千万不能被一些宣传上的“包装”弄花了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基金热销,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人民币、外币的理财产品,“信托理财”、“投资型保险”、“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新名词、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型理财产品,从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出发,针对不同投资的偏好,丰富了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品种.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理财时代”。而现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充分重视。我们选编了系列章,旨在介绍这些理财品种,以期企业了解这些产品后,在不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的前提下,使企业的闲余资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王挺 《数据》2010,(12):10-11
现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定期存款、债券、基金、股票、保险、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让人应接不暇。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使自己的经济收益节节攀升.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目前,围绕北京居民的理财观念、理财方式、理财盈亏状况等方面,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0年11月30日一12月1日通过电话随机采访对北京市1039位居民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8,(3):101-101
1月25日至2月2日,工行北京分行限量推出“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据了解,这是一款真正实现实时交易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于每个工作日办理申购和赎回。投资者主动购买本产品,资金实时结转为理财产品份额,即享受收益;主动赎回本产品,资金瞬时到账,流动性高于目前市场中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能够帮助投资人进行有效的现金和投资管理,特别适合股市震荡加剧时为闲置资金寻求一个安全的港湾。  相似文献   

20.
林恩 《财会月刊》2014,(11):I0013-I0013
时下,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各种理财产品正是遍地生花。承诺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让投资者很难抉择。对这些入门级的投资者,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可以给出如下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