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长江经济带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但在区域内部仍然存在产业基础差异,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优势不强等问题。本文在对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后,从中发现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如何准确评价其区域生态效率对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将长江经济带分为上、中、下游,测算其2005-2019年的区域生态效率,采用Malmquist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对比和分解,最后建立Tobit模型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下、中、上游呈现阶梯式降低的发展趋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但存在趋同性。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并不稳定,技术进步是促进区域生态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技术效率是制约区域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会影响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生态效率,因此长江经济带各省区之间要建立联合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城镇化,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而提升整体区域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3.
《时代金融》2019,(6):44-46
选用DEA模型的超效率法并以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及其所对应的生产要素运输量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变量,选取2016年长江经济带十一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整体较好,其规模效率的提高能让其整体效率更上一层楼。建议:要想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其重中之重是如何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得到提升;平均主义对于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效率的提高并无帮助,更优策略是进行广泛撒网,在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地域特色、人文特点及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的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庞大,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较大。故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ELE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但是整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并且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成为其居民消费新热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泰尔系数及面板回归模型,对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区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总体城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但上、中、下游城市三大区域内部的城镇化差距逐渐凸显。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业化率的提高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阻碍城镇化的发展。最后,提出缩小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获得全球普遍的认同,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依据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本文从经济增长、绿色与创新发展、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四个方面构造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6年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全局空间相关及局部空间相关指数,分析其包容性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江苏和浙江包容性增长水平较高;湖北、四川、重庆、湖南、安徽和江西处于中间水平;云南和贵州水平较低。长江经济带总体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但内部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中途涉及十一个省市,包含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立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概括长江经济带十一个省市的整体情况,紧密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给云南省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认为云南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壬艺  何林 《时代金融》2013,(18):122-123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及生态等多种因素合发展的过程,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是我国空间开发战略中的一条重要轴线,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体内容。依据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客观性、可得性的原则,从人口城市化、生态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对成都和重庆、武汉和长沙以及南京和杭州这是三对长江上中下游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打开中国区域经济蓝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很快跳入人们的眼帘,闪亮耀眼,却又各有特色。"一带一路"着眼国际、国内互动,具有政治、经济、国防、外交、文化全方位视野;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经济轴带,意在实现沿长江黄金水道各个省区的有机互补;京津冀着眼以首都为中心,加强区际互动,这些都将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为金融业拓展新空间。全新的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  相似文献   

10.
杨晨思  田红  罗娟 《现代金融》2023,(2):34-39+29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市年度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数字金融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从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其在数字金融影响能源效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能源效率。在数字金融和能源效率的关系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8.50%,即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区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上游区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其绿色低碳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归纳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特征。然后,通过扩展EKC曲线,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滞后期工具变量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方面,CO_2排放总量和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EKC曲线成立;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CO_2减排效应,区域治理无显著的减排效应。最后,本文预测了CO_2排放总量的达峰时间,并为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当前的重点规划,涵盖长江流域的11个省份,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处于长三角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在参与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产业、工业、基础设施领域等重点领域发展情况,提出江西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80-81
一、长投公司简介 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6月以鄂政发[2010]41号文件决定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由湖北省投资公司更名改组而成,是省政府授权的湖北长江经济带投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5.
开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作用和地位极其重要,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江苏银行业的历史使命,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以及江苏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基础上,探讨江苏及其银行业的发展机遇,研究江苏银行业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服务方向与途径,并提出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小城镇经济发展是小城镇作为一个经济整体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从广义上看.小城镇经济是全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城镇处在特定的区域位置,资源条件、产业状况、周边环境、人口素质等条件差异很大,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其经济运动与演化具有独特的规律,正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绿色发展理念蕴含了当今社会对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已成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地理地位非常重要,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如何综合反映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如何发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促长板、补短板...  相似文献   

18.
按照通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已达1.9万多个,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其规模会进一步扩展。但在整体质量上,小城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村工业化、非农化进程相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因此需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因”镇”制宜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9.
林建华 《中国外汇》2009,(19):54-55
长江汉江孕育荆楚,神农武当装扮湖北。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丽的湖北省危中求机,把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战略,奋力“弯道超越”,力求提档进位。外汇局湖北省分局则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提高工作效率,为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和支持环境4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营商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营商环境差距十分明显,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格局。除上海、江苏和浙江外,各省市在营商环境4个准则层表现各有优劣。根据评价值,将11个省市的营商环境划分为四个等级。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