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集团合并报表层面,抵销母子公司之间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后应相应确认与内部交易有关递延所得税。在母子公司税务待遇(主要指税率)不同的情况下选择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适用税率,文章将着重阐述该问题的产生背景及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范围,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及相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制定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我国合并报表的编制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并未对集团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合并报表的编制未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诚然,若采用应付税款法,可以不考虑合并报表编制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但是,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当母、子公司间发生内部交易业务量较大时,其产生的内部交易损益对整个集团并未实现,而集团公司受益方的母公司或子公司已将其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组成部分计提了所得税,并反映在其个别报表中,此时,所得税因素对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较大影响。笔者认为,既然集团公司内部未实现损益在合并报表中被抵销,则合并时母公司未实现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应予以递延。可以通过设置“合并递延税款”项目单独反映合并报表涉及的所得税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例解。  相似文献   

3.
黄申  钱娟萍 《财会月刊》2013,(11):118-119
当集团内有未实现损益时,通常会产生合并递延所得税项目。本文以内部存货与固定资产交易为例,介绍了合并抵销分录的具体构成,解析了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期初余额+本期增加一本期减少=期末余额”会计等式的不相等原因以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发生的内部交易或项目进行抵销,从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一、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因抵销内部销售包含在存货项目中未实现的利润,而使得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中要求: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税法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注:此处只提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当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存货在内部购买方将其售出企业集团之前,如果该批存货发生减值,合并财务报表,一方面,因内部交易差价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进行所得税调整;另一方面,因内部购买方按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多提减值,而在个别报表中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进行抵销处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帅 《财会通讯》2007,(4):35-3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两种方法对永久性差异以及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相同,而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递延法下,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前的各年,均按当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计入“递延税款”,而当暂时性差异开始转回时,则要按照转回前各年采用的税率顺次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可见,在递延法下,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年是会计处理的重点;而采用债务法,关注的重点则应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税率变更当年除要对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变更后的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之外,还要将现行税率减原税率之差与截至变动前累计暂时性差异的乘积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并直接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见,递延法下,若将所得税税率看作单价,暂时性差异看作数量,则其处理思路类似于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而债务法的处理思路类似于“市价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的内部交易形成固定资产清理的抵销处理包括到期清理抵销处理、提前清理抵销处理和超期清理抵销处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到期清理的抵销根据其在内部交易时是否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可分为内部交易时不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和内部交易时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两种情况。本文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探讨了以上情况的抵销处理。  相似文献   

11.
刘新生 《财会月刊》2007,(12):39-40
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的内部交易形成固定资产清理的抵销处理包括到期清理抵销处理、提前清理抵销处理和超期清理抵销处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到期清理的抵销根据其在内部交易时是否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可分为内部交易时不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和内部交易时产生未实现内部损益两种情况。本文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探讨了以上情况的抵销处理。  相似文献   

12.
文拥军 《财会月刊》2007,(12):41-4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以及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但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何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理,新会计准则中并未明确规定。本文结合实例,对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因销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的抵销及所得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由于当期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当期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而产生的递延到以后各期缴纳的税款。亦即,企业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形成差异不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形成差异不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源也就不同。本文拟就不同来源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核算谈一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4.
因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是发生最多的差异,我们采用应付税款法处理,即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计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这种纳税调整,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工作中出现不少差错,亟待加以规范。下面笔者谈谈通过实际工作得出的一些看法。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几种情况及处理方法:1、少计或未计收入。如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工程项目、福利等,应视同销售,将该产品的售价扣除成本价后的差额,视同对外销售获得的利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税率,计提所得税。核算…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可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当时间性差异转回之前发生税率变动时,这些以前各期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是如何确定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只是简单地规定按原有税率计算,这样的规定不利于递延法在企业中实际操作。本文借助存货出库时的计价原理,阐述以前各期形成的时间性差异本期转回时税率的选择问题,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加以评价,以期为递延法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递延法核算结果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法核算的原理是。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相似文献   

17.
高歌 《企业导报》2011,(16):47-48
集团企业之间固定资产交易不会产生价值增值,因而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将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收益予以抵消,同时还要将与其相关的折旧、减值和递延所得税予以抵消。本文主要对内部存货用于固定资产的内部交易合并会计方法予以探讨,以期从中得出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此规定没有规范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并抵销。笔者就此问题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四川会计》2000,(9):28-29
在所得税会计中,有关所得税分摊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所得税的跨期分摊,另一个就是所得税的期内分摊。前者是在所得税会计核算时,若产生暂时性差异,就运用纳税影响会计 (递延法或债务法 )将由此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 (递延所得税借项或递延所得税贷项 )递延到以后各期。这方面相关内容已研究讨论得相对较多;而后者则是在所得税会计分析时,将同一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在该期间的重要损益构成项目及前期损益调整等之间进行分摊。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就目前而言,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所得税的跨期分摊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 (1)…  相似文献   

20.
准确理解所得税会计准则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在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及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最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列支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