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效率型和响应型供应链背景下,以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核心企业为分析对象,在对相关研究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顺向知识流入(来自供应商一侧的知识转移)、逆向知识流入(来自顾客一侧的知识转移)以及垂直知识流入(来自集成化供应链的知识转移)对核心企业绩效影响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关系中,作为制造商的跨国公司与作为供应商的东道国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创新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与微观基础就是双方的知识转移互动。互动模式有单向传递、双向输出和联合创新三种,而知识传授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知识特性和关系特性都会影响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管理在全球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柔性、低成本越来越成为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文章首先对供应链和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供应链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大鹏 《魅力中国》2010,(14):59-59
通过对知识供应链体系结构的描述。分析了隐含在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循环过程,构建了基于价值实现的知识供应链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知识扩散、信息增值、知识创新等三个方面,探索了科技信息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中流动、传递并被应用以及效用逐步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连锁系统内部的有效知识转移是连锁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运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对连锁企业的知识转移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以期清晰的呈现连锁系统内部各主体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研发团队知识创新水平的关键。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揭示出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并对影响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正在兴起的企业知识基础观(KBV)来研究建立在供应链生产性活动基础上的企业间合作,重点在于研究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影响因素。文章从知识基础观入手,剖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知识利用效率以及知识合作风险,总结了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基本要素和路径,从而建立了企业间知识合作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马洪文  任玖杰  董洋  李帅 《科技和产业》2011,11(12):164-166
装备保障训练作为生成和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知识转移活动。参与主体作为装备保障训练中最核心的要素,全程参与知识转移活动,对知识转移的最终效果有重大影响。文章以知识转移过程为基础,以参与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装备保障训练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装备保障训练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主体的供应链分布式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类典型的多主体分布式决策系统,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多主体的供应链分布式决策模型,着重论述通过各主体自主决策建立供应链多主体模型的方法与步骤,并以生产商-批发商系统为例,给出了供应链中多主体分布式决策模型实例,最后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逐渐成为可持续提升企业绩效的主导资源。如何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提升供应链智力资本,构建了基于知识共享的供应链智力资本提升模型,突出了知识共享是提升供应链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机制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核心流程分析——基于知识转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峻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03-106
基于专业知识储备,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solutions),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一大特征,而负责向客户进行知识转移的流程则是决定KIBS竞争力的核心流程。文章尝试从分析KIBS的顾客购买动机入手,详细讨论了KIBS的提供物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此类企业核心流程所涉及的知识转移、吸收和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知识转移过程与电路模型类比并结合实例,定义了知识转移效率、知识位势、知识电阻、知识电容以及知识接受周期等概念和知识元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转移电路,导出了知识转移效率和知识位势的定量模型,揭示了知识转移效率和知识位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了知识转移定量模型对于研究知识转移理论和指导实践所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简单,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更易获得金融机构授信。以2016—2021年CNKI数据库中的247篇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等,揭示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金融研究刚刚兴起,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少;高校是研究的主力军,研究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为正相关;中小微企业这个聚类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陶锐 《科学决策》2009,(5):45-50
本文提出由知识获取与选择、知识加工与吸收、知识共享与转移以及知识创新与创造四个环节组成的知识增值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知识价值链。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剖析知识增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析这些环节的一般形式和其他形式,从而揭示企业知识价值链中,知识是如何增值以及在哪里发生增值的。并进一步探讨企业知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增值的关系,为企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本身是具有网络关联的知识转移机制。本文在界定了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归纳和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微观层面以企业个体为中心,构建了跨国公司知识流网络,指出了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因素和现有文献的侧重。宏观层面简介了从社会资本、产业集群和跨文化三个主要角度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研究,并强调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micro-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ransfer for a couple. Heterogeneity of people in their state of knowledge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in the joint creation of new ideas. However, the very process of coope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affects the heterogeneity of peopl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in common. The model features myopic agents in a pure externality model of interaction. The equilibrium process tends to result in the accumulation of too much knowledge in common compared to the most productive state. Equilibrium paths are found analytically, and they are a discontinuous function of initial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17.
突破性创新作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其成功取决于多重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条件是获取异质性知识。相比探索性学习、外部知识搜索等知识获取活动,知识转移具备较强的主动性且更重视主体双方的互动性,更能适应突破性创新潜在的高风险。因此,以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知识转移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通过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实践探索突破性创新的案例分析,解释该概念模型,并总结未来研究的可能性,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探寻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