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吉安县财政局坚持以科学财政发展观统领全县财政工作,全体财政干部紧密围绕“冲刺6个亿,实现新跨越”奋斗目标,在工作中以细化征管为责、以深化改革为基、以服务民生为重、以队伍建设为本,不断树立起“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着眼于“三个提高”。确保财政经济实现新跨越。重点围绕“三个提高”,强化组织收入工作,确保完成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增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14.5%的目标。要努力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改变粗放式、规模扩张式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对财政的回报率,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要改变财力不足靠收费、罚没收入来补的理财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落实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工作部署,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完成好全年财政工作任务已不仅仅是财政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按照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今年财政工作要着重做好“五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座谈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精神,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就财政部门来说,“财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财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理念,即理性概念,常指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我地应用判断、推理等手段的理性思考。为此,要做好当前的财政工作,应树立“六大财政理念”。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农村财政各项工作,对顺利实现“十一五”时期农村财政工作的任务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把财政工作比作做“蛋糕”与切“蛋糕”.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然而.在很多人的眼里,财政似乎是管切“蛋糕”的,而不管做“蛋糕”,更谈不上把“蛋糕”做大。这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9.
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老财政和县财政的“管家”,笔者一直对增收节支情有独钟、孜孜以求,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对县域财政的增收节支更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省财政系统创建“六型”财政机关的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推动了财政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使这项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除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不断深化对创建活动的认识,从各个方面深刻理解创建活动的基本精神、丰富内涵以及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6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燕赵大地沧海变桑田,实现了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历史巨变。与燕赵大地同呼吸共命运的河北财政,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历史跨越.为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6月24日,全省部分市、县(市、区)财政、地税局长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九省五市财政厅局长会议的精神,分析了今年头五个月全省财政收支情况,并对今后我省财政、地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会代表针对上半年财政、地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省财政厅厅长、省地税局局长黄旭明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财政、地税工作总的要求是“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综合调控,推进改革”,操作上要体现“稳中求进”,具体要做到几个“保”:一保吃饭,这是财政的主要职责,也是公共财政的要求;二保发展,主要是保全省“五大百亿工程”建设、促进长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与交流、建设生态省等重大战略决策的资金需要;三保稳定的钱,主要是城镇社保、农村低保、以大病统筹保险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孤寡老人集中供养、低保家庭子女入学以及农村环保等。黄旭明强调,按照上述要求,今年下半年全省财政地税工作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最近召开的全省农业财政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农业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个目标要求提得非常及时和必要,对加快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进而加快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每当人们站在时间的交接点上,总会回眸即将逝去的时光。当“2005”成为一个回忆的符号时,回想起本届党组三年来在中国财政大舞台上演的一幕幕精彩大戏——“1、2、3、4”的工作思路、稳健财政政策、公共财政框架、“十一五”财政工作规划等,我们总会为三年来中国财政精彩的演出喝彩。又是一年财政会议时,2005年12月19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了近三年来全国财政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对2006年全国财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批示:明年财政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方针,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贡献。这次会议紧扣发展主题,是全国财政系统落实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具体行动,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为2006年全国财政系统落实“十一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这次会议还发出了“立足财政,放眼全局”、“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之风”等倡议,为做好实际财政工作注入了思想活力。为了充分报道这次会议的重点、展示亮点,本刊特别策划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财政和谐主线——2005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焦点直击》专题,旨在全面、深刻地报道会议精神实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财政》2003,(12):103-105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拓宽理财思路,明确理财重点,改进理财措施,提高理财效果,不断开创我区财政工作的新局面,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我区财政经济工作的实际,现就今后三年我区财政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疗国家的基本方略,省委也随之提出了依法治省的号召,落实到财政部门,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政法制建设极为重视,多次强调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江泽民总书记在少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朱Rong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的明确要求,李岚清副总理在去年11月省部级干部财政专题研究班上指出,“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财政,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而公共财政的基础是法制,它的一切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讲话,充分说明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内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高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财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吉安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富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振兴吉安财政,是开创新吉安,繁荣大井冈的客观要求,是吉安各级党政领导和工作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打好“十五”第一仗是个关键。“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分析新世纪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尽早制订好“十五”财政发展规划至关重要。现就此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是《预算法》“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所要求的。深入了解现行乡镇财政状况,对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确保农村稳定,实现国家财政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乡镇财政的跨越发展,县级财政要实现跨越是不可能的。那么,在深刻了解乡镇财政现状的基础上,怎样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乡镇财政的跨越发展呢?笔通过对金堂县乡镇财政的调查和研究,拟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财政干部职工必须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进一步提振精神、积极作为,切实达到“五精”标准,树立财政干部队伍良好形象。一是要精神。“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特别是财政任务艰巨、财政形象亟待提高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无限忠诚、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龙马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今年全省财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2007年我省财政工作要“狠抓‘六个着力’、实现‘三个促进’、力求‘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