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财政是国家政权为了履行其职能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财政学可认为是研究政府收入和支出活动对社会产品分配及其对经济、社会运行所产生效应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进程来看,财政活动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国家财政则是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2.
标本兼治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是国家根据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社会经济。财政在经济领域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风险不仅包括财政自身所产生的内部风险。而且还包括  相似文献   

3.
王辉仙 《投资与合作》2014,(12):104-104
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财政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分配、轻效益”的问题,认为财政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部门的各种资金需求。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绩效评价的普遍重视,推行财政绩效评价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财政监督与财税改革链动原理财政是政府收支的分配及监管,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核心的公共权利问题,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实施监督的领域。现有历史考证表明,管理与监督基本上是同时产生的意识和行为范畴。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因处理氏族事务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管理机构,就有依靠氏族成员的相互监督来保证和支持氏族管理机构,凭借氏族习俗和传统力量实施氏族管理的做法,这其中自然包括对氏族渔猎采集等剩余产品贮藏、分配、享用  相似文献   

5.
财政是国家通过规范的政府收支行为,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保证政府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础是法制。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善财政监督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树立新型的公共财政意识,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在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我国财政在建国五十年来的发展中,不断致力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体制的实践,先后经历了“统收统支”、“收支包干”“分灶吃饭”“分税制”等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的本质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财政”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专家、学者们就已经着手新的财政问题的研究。运用阶级分析,国家分配论一派将财政共性概括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财政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农村财政分配格局即农村地区财政分配的局势和态势,主要是县乡两级财政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9.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一)促进公平 转移支付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社会成员享有的经济福利不能太悬殊;二是社会不同地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差距太大。要实现公平,必然涉及收入分配方式,一般来讲,存在以下三种分配方式:贡献律、平均律和需要律。当前我国所采用的分配方式主要是贡献律,即按劳分配,从效率上讲这是最有激励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贡献律所推崇的公平,只是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它所造成的贫富悬殊进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却是不容忽视的。转移支付所依据的,恰恰是后两种分配方式:平均律和需要律,并以此形成转移支付的属于公平范畴的两个子目标:均等化和平衡需要。  相似文献   

10.
《广西财政》2000,(6):12-15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起始于西欧,对于公共财政的定义目前理论界有多种表述,我们比较赞同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公共财政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2.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赢利的性质,4.公共财政是法汉化财政,总之,公共财政应当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职能,也就是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财政属性     
正确认识财政属性,是揭示财政本质的逻辑前提,财政既属于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载体,同时也是“经济与政治”的共同载体。在研究财政属性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财政分配活动的范围和方式,研究财政的自身属性。  相似文献   

12.
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既有共性,又相区别,即都以国家或政府为财政主体,而财政客体、财政形式、财政目的、各有侧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财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财政职能决定于财政存在的依据,同时又规定着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李光珍财政是各国政府用以干预市场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正确认识和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对...  相似文献   

14.
一、财政监督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分配(含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调节,监督,三项作用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财政的分配和调节过程,也就是进行财政监督的过程,财政分配,调节活动是财政监督的内容与依据,财政监督是财政分配,调节的保障,财政监督寓于财政分配。调节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起,新疆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陆续推行了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看,支出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调整,财政分配在相当程度上仍沿袭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供给制分配方式,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不但要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要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作为财政中心工作来抓。必须在财政支出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主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切实改善财政支出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强化国家预算宏观调控的思考孙立东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已较熟悉,但对于国家预算的另一层含义,即它是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分配形式,是财政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却缺乏应有的认识,本文试就此问题加以阐述,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正确认...  相似文献   

17.
《财政监督》2007,(7):25-27
财政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的自我监督,是对财政各职能部门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行使权力的制衡。关于财政内部监督的确切含义,目前尚无统一说法,有人概括认为,财政内部监督是指财政部门中履行财政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检查人员,根据本部门决策层的授权,对财政部门内部设置的其他机构、业务单位开展的管理活动以及产生的业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完整性实施检查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姜平  叶龙 《财政监督》2006,(4):17-20
一、财政监督理论概述 1、财政监督的含义 近20年来,我国的财政制度无论是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还是在政策、赤字、公债和体制等方面,都开始打破传统模式,呈现出向公共财政靠拢的趋势。所谓公共财政,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分配活动。就其政冶含义而言,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即社会成员为了获得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而赋予政府的一种强制性的公热财权。  相似文献   

19.
财政是庶政之母,也是政府用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财政分配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财政分配关系中,财政收入规模是直接关系到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之间总量分配,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历来十分重视财政收入规模的选择,并将实现适度适量财政收入规模作为其选择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规范财政分配体制和制定相关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分税制以来,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十几年“高位”运行,在财政“蛋糕”逐年做大的“利好”形势下,亟须理性思维、科学分析,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确保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20.
财政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分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福凯 《财政监督》2002,(4):24-25,21
一、关于财政管理分工任何制度,归根到底是一个利益或权利的分配问题,财政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财政制度或国家政策,财政行为主要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行为。国家财政的收支过程就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过程。财政对公共产品的分配实际是国家参与经济组织和个人收入过程的分配,即参与社会经济的分配过程。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只能以生产或消费为依据,究竟以何者为依据,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而这个数量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远没有达到财富极大丰富的水平,分配都面临着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产品供给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为了正确解决这个矛盾,在决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