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宏伟  孟醒 《活力》2010,(10):218-218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比较起省市级的新闻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都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有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唐明 《活力》2011,(12):202-202
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从省级台到各地方电视台都开办了彰显本土特色的民生类新闻节目。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施鹰 《活力》2010,(14):157-157
县(区)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多年的发展中.是以新闻建台、新闻立台的,作为基层党和人民的喉舌,起到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面对日趋激烈地市场竞争,省级以上电视台纷纷进行改革。创新求活,大胆进行了种种新的尝试.推出了一些堪称精品的新闻节目和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栏目。  相似文献   

4.
仲伟 《活力》2011,(10):112-112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比较起省市级的新闻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都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有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  相似文献   

5.
李世连 《活力》2011,(3):202-202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谈。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这是因为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原则性很强.要求高,  相似文献   

6.
王磊 《活力》2012,(10):215-215
一、对时政新闻报道“误区” 一般说来,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由于认识和思考程度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误区。(一)时政新闻就是报道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 这句话有一个潜台词:时政新闻要紧跟领导。从某种意义上看,时政新闻就是报道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细加分析,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不一定就是时政新闻。把时政报道与领导活动画等号,这个认识会导致时政新闻违背新闻规律,其结果是时政新闻报道往往违背了新闻“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莫菲 《活力》2011,(11):213-213
作为一种电视新闻形态。民生新闻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它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以“以民为本”为传播理念,“平民视角”为叙述方式。倡导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原生态。受到人们的欢迎。引起了各级各地电视台办民生新闻的热潮。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各个城市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着严重同质化现象,民生新闻在各地方台仍然有着较强的收视地位。但与此同时,其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琐碎。民生新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内容琐碎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寇亚范 《活力》2010,(4):175-175
一、新闻的杜会影响力离不开策划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龙头,是立台之本,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争取受众的主要阵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目益普及,为受众提供了选择自由度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宏明 《活力》2010,(1):61-6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向新闻信息领域提出更多需求和更高要求。”近年来,电台虽然在新闻改革中不断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闻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电台新闻节目作为广播传媒的龙头和骨架迫切需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创收听新优势。创优是新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出名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李岩 《活力》2012,(17):59-59
民生新闻是从百姓之中采集制作而成的新闻,采用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新闻,内容上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从形式上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从业人员的距离、与新闻媒体的距离、与新闻节目的距离。民生新闻是站在平民视角、报道民生内容、导向于民本思想.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题材样式的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1.
王兵 《活力》2009,(8):60-60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与省市级的新闻相比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部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是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12.
国永君 《活力》2014,(10):85-85
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要对城市台电视新闻进行定位,就要先要认识清楚城市台电视新闻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目前.我国电视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中央台、省级台、各城市电视台在电视市场上相互竞争,积极抢占收视市场份额。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荧屏上。然而。荧屏只有一个,众多的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谁能获得受众的青睐,这就成了一个摆在各家电视台面前的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胜 《活力》2012,(16):116-116
近年来地市级媒体的新闻报道紧跟时代潮流。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却没有大的突破。致使时政新闻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因此,面对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冲击,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怎样创新呢突破新闻报道改革中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14.
徐宏任 《活力》2014,(6):110-110
1999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的民生新闻时代的开启。如今,国内诸多省级地面频道都有王牌民生新闻节目,并大多成为频道收视和收入和核心保证,这些节目和栏目以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表达民意为宗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同时,节目同质化、内容碎片化、表现娱乐化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冬蕾 《活力》2011,(6):223-223
不管是在广播、电视、还是在新媒体中.新闻节目都是最重要的节目类型,而新闻播音也相应地成为了各种播音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类。随着社会和媒体的发展,新闻节目的形态以及新闻播音的样式也必须随之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那么,常见的新闻播音样式究竟有哪些?如何选择适当的播音方式?央视新闻播音有哪些特色?地方台如何在新闻播音方面确立自己的风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不断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红 《活力》2012,(8):204-204
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成为新闻“富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国永君 《活力》2014,(10):107-107
中国的媒体发展趋势日益市场化,媒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众多媒体中,城市电视台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基本上处于竞争的低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引人注目。目前城市电视台竞争策略主要是靠“新闻立台”。靠独一无二的本地新闻进行竞争,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那么城市台电视新闻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本文将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曲亚春 《活力》2011,(12):239-239
提到说新闻.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陈鲁豫。她是第一个在国内用说新闻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事件的人。她后来回忆说,当时说新闻,是早新闻节目性质追求时效性,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凤凰早班车》改变了观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刻板印象,主持人极具亲和力的风格和伴随性的语言态度.使“说”新闻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并且迅速影响国内电视界。  相似文献   

19.
桑蕾 《活力》2012,(4):58-58
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经济新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在电视台新闻节目及报纸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新闻写作工作中,经济报道比较难写,经济新闻常常会写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鸡肋”。写好经济新闻成了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仲利敏 《活力》2012,(16):123-123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就必然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指向.新闻传媒机构特别是广播电视部门在进行深度报道的操作中,社会法制方面的新闻报道成为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曾经是互相联合而又能区分的,在深度报道领域中也是如此。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在各个省台也十分活跃.如在黑龙江分为专门的法制频道,设置相应的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