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兵 《活力》2009,(8):60-60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与省市级的新闻相比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部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是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曹宏伟  孟醒 《活力》2010,(10):218-218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比较起省市级的新闻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都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有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王兵 《活力》2009,(16)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与省市级的新闻相比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  相似文献   

4.
<正>县级台新闻一直在中央台和省台、地市台新闻节目的夹缝中生存,无论在人员素质、机器设备、传输方式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节目质量不高、形式老套,观众不买帐,面临的压力大,处境很尴尬。应对这种窘况,作为县级台工作十年的笔者认为,加大创新才是新闻节目的"活水",坚持新闻原则的基础上顺应潮流,在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大打创新牌,才能打破僵局,留住观众,实现新闻节目最大价值。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5.
当前,冗长的画外音加冗长的同期声,仍然是许多县级电视台新闻的结构组成,由此带来的就是新闻节目的呆板。如何让县级台新闻“活”起来?笔者认为,除去新闻内容本身,还应该综合运用记录镜头、同期声、记者出镜等电视手段,增强新闻的可看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县级台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付丽娜 《活力》2010,(10):260-260
多年来.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一直被会议新闻占据主导地位。据笔者近期对周边三县两区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调查,年平均会议新闻条目数量占年新闻总条目数量的2/3。尤其是年终岁首,各县区电视台每天会议新闻几乎全覆盖,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全委会、政府全会、党建会、招商引资会……  相似文献   

7.
叶露 《活力》2011,(7):144-144
收听一些市、地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尽管在整体包装和音响效果上已有很大改观,但在节目的内容上,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突出的问题是一般会议报道多,新闻的内容缺乏新意和深度,致使听众不爱听。  相似文献   

8.
杨刚 《活力》2014,(16):56-56
随着当前网络的发展,电视新闻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县,电视新闻节目中容易出现新闻亮点少,收视率低的现象,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上,阐述县级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明 《活力》2011,(12):202-202
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从省级台到各地方电视台都开办了彰显本土特色的民生类新闻节目。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杨亮 《活力》2009,(15)
一、地市台新闻的现状 由于体制的因素和中央和省台节目纷纷落地,加之地方台实力所限,新闻节目普遍存在设置量少,信息量不足的问题,结合大庆台实际,地市台必须加大新闻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新闻栏目,拓展新闻获取的渠道,进而实现新闻立台,实现地方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12.
寇亚范 《活力》2010,(4):175-175
一、新闻的杜会影响力离不开策划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龙头,是立台之本,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争取受众的主要阵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目益普及,为受众提供了选择自由度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鲍春笛 《活力》2013,(15):99-99
当前.地市台电视新闻节目大多陷人一个怪圈,就是围着领导转。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导致原本十几分钟的新闻节目有时要播上半个小时.比专题节目还长,引起百姓的厌烦。新闻节目一般来说是个综合体,尤其《新闻联播》类节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它以客观、生动、丰富的纪实手段记录了我们周围世界每一天发生的变化,是百姓接收信息的窗口、了解外界情况的重要渠道.在百姓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新闻节目失去公信力,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提升地市台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使地市级电视台真正成为百姓信赖的电视台,地市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切实成为百姓爱看、常看的节目。那么如何提升地市级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昵,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是以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听众,要做好广播新闻节目,新闻编排是关键所在。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挑战,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好的编排应当展现节目鲜明的主线、清晰的层次、顺畅的串联、丰富有效的信息等等,可以增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可听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境界。本文就此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李绍敏  杜晓娟 《活力》2010,(9):69-69
我们中国传统的三大节目包括新闻节目、社教节目和文艺节目.大家都知道,新闻的定义很明确,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有广义的新闻和狭义的新闻.而社教节目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以社会教育为主旨.传达科学知识、社会公益、社会道德这样的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除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之外的其他节目统称为社教节目。可以说,社教节目是个“筐”。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活力》2013,(11):58-58
电视新闻竞争激烈。地方电视台走本土化道路,扬地域性优势就是根本。只有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强化服务意识,才能使地方台办出特色,从而在媒体残酷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方言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从2004年掀起热潮以来,这类节目在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中一直居高不下,但是随着类似节目的不断出现,此类新闻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7.
李文达 《活力》2014,(23):52-52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成为地方电视台的支柱节目。打造品牌栏目,形成节目特色,提升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重头戏都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  相似文献   

18.
老玉帅  马颖 《活力》2012,(2):130-130
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各电视台各档新闻节目使尽浑身解数想把新闻做得更好,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的实质是策划的竞争。策划是新闻的灵魂,采编是新闻的骨肉,没有良好的策划.新闻就没有灵,形同行尸走肉。  相似文献   

19.
陈海滨 《活力》2013,(4):125-12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群众的心理和群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闻节目,其报道内容Et趋平民化,在前期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对于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创新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重内容轻形式的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建设与修养,研究新闻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诗尧 《活力》2014,(7):141-14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评论节目、深度报道、电视访谈节目等节目类型。它是一种与消息类新闻相对应的新闻节目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专题编辑的要求,新闻专题节目编辑的技巧,专题节目编辑的创作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