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宅小区车位、车库所有权归属问题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常见的纠纷之一。《物权法》虽对小区的车位、车库权利归属作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规定得过于原则以及并未完全注意到我国小区车库的权属现状,在实践中因车位、车库归属问题引发了种种争议。文章针对住宅小区中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及行使限制问题,通过对法律规定以及各种观点的合理及不足之处予以较全面的审视和探讨,以期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其权属问题,也望有助于现实中车库交易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物权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是物业管理中矛盾的焦点。为解决实践中的纠纷,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虽然该解释相比《物权法》有了进步,但很多规则和细节仍存在法律上的空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张瑛慧 《魅力中国》2010,(33):35-36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结合各国立法例对比的方法,在研讨各国立法实践和各国学者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物权法》理性思考,在法理上详细分析,提出了《物权法》上关于小区车位车库规定的一些不足,例如对占用业主道路建造的车库所有权归属规定不明确,对车库、车住约定归属规定的漏洞等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风  金彬珥  许馨月 《中国经贸》2013,(10):107-107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停车位纠纷也日益激烈,而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房小区停车位产权归属不明。因此本文将针对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的存在形式及其争议的表现形式,结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分摊规则以及容积率标准,对不同形式下的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对停车位产权的有效保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小区的停车位及车库的权属关系到业主和开发商等多方当事人的权益,关涉到业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便利,也影响到小区的环境和安全。《物权法》第74条,首次从法律层面,对停车位及车库的权属作出了规定,为完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春普  赵建华 《特区经济》2009,(12):259-261
关于小区地下车库归属的国外立法及判例不一。我国依据地下停车库产生的方式不同,分为利用人防工程改造的车库、开发商自行开发的作为非公共配套设施的车库和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的车库三类,其具体归属有别。小区地下车库的停车法律关系有别于保管关系与租赁关系,构成无名合同。停车费也不能简单定性为保管费或租赁费,车库权属不同,停车费的性质也有差异,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持续增多,住宅小区停车位的问题日趋严重,针对此问题《物权法》、《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住宅小区停车位权属方面做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由于《物权法》第74务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导致《物权法》实施至今,车位车库的法律纠纷并没有消除,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现阶段较为现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或者地方政府在不违背《物权法》的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出台地方性配套的法规、规章,以规范车位车库的权属。  相似文献   

9.
相对小区的其他部分而言,小区停车位与业主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兼之在法律所有权归属上有重大疑问,同时在实践上又有难度,所以理应成为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两种纠纷,首先必须确定小区停车位的含义,明确其范围、性质、种类,进而再确定其基本原则,即小区停车位应当归小区全体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共有;最后再根据不同种类的停车位,分别制定不同的规则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商品住房交易市场的扩大。业主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群众性纠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商品住房相关产权归属界定不清。《物权法》的出台,对《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出了立法规定。从而确立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各方的民事法律关系。笔者想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下的物业管理作一分析,阐述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近现代各国物权法上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权利,各国大多以物权法或特别法方式设立明文规定,关于其具体名称,各国做法却不尽相同。我国新通过的物权法第六章有对其进行阐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公用部分持分权及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三要素所构成的特别所有权。就立法而言,现阶段我国的思路仍采用的是民法模式,从完善法制建设和与国际接轨的角度考虑,应尽快制定独立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本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历史背景、概念、具体理论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关于区分所有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深化研究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从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的内容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保护两个方面浅淡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第六章规定了一个新的物权种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它是指一个建筑物在构造上和使用上被区分为专有部分和共用部分,业主对自己居室享有专有的所有权;对共有部分,如电梯、楼道、水箱、墙的外体面等享有共有权;在一个建筑区划内,除了独立的建筑外还有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业主能否在小区公共道路上划定自己的停车位;  相似文献   

14.
李瑛  郭延泽 《黑河学刊》2008,(2):104-105
我国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方面的民事立法显得颇为迟缓,这给司法部门以及一些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要在广泛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结合我国的现有规定,针对一些与实践有关的重点理论进行延伸研究,以毒在原有理论及现有立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有关房产开发和小区物业管理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其中,小区公共收益问题已成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焦点,严重影响了和谐社区的构建。文章以相关法律为依据,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出发,就小区公共收益的界定及其权利归属进行探讨,并对小区公共收益的分配和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贾淑贤 《魅力中国》2014,(14):396-396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情形普遍存在,现行法律法规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共有权的权利义务关系并非十分明确,对于该共有权的行使也存在不同认识。鉴于此,应当明确认识区分共有权的权利、义务内容及其行使规则,以此保障区分共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部《物权法》开始施行,并在第六章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其在立法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文章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物权法》条文,指出其中一些缺陷,并提出部分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部<物权法>开始施行,并在第六章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其在立法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文章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物权法>条文,指出其中一些缺陷,并提出部分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立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这三种所有权类型。集体所有权是以财产归属为中心的立法模式的产物,兼具公权、私权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展开,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打破财产的制度、地域限制,重新厘清财产的公、私属性,实现资源配置社会化。就集体所有权而言,需要厘清财产公私双重属性,实现相应的私权功能和公共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当代物权法中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权利。根据《物权法》规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专有所有权、共用所有权及成员权。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权利,又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这三个权力中,专有权占主导地位,共有权居从属地位,成员权处于附属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