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茂山 《魅力中国》2014,(12):393-393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满足人们目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生活的需要,我国林业产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亦不断扩大。然而,林业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原料是森林资源,虽然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且森林资源在我国相对来说较丰富,但经过长期的砍伐与过度利用,势必造成资源的短缺甚至是某些物种的灭绝。为促进我国生态建设、保证林业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面积逐年增加,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  相似文献   

2.
岭南八局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分别隶属于呼盟、兴安盟、总经营面积27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48.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53.8%,活立木蓄积为10102.8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白桦、山杨、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柞等,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天然林面积1218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4%;天然林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83%。天然林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备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实施了严格的天然林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森林资源枯竭情况 目前,阿尔山林区总经营面积107.49万公顷,施业区面积10194平方公里(不包括阿尔山森工局在呼盟境内的施业区面积),占阿尔山市行政区划面积的137.59%.其中在阿尔山市境内的林业施业区面积7125.22平方公里,占行政区划面积的96.17%.有林地面积60.6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560.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4%.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在以天然幼中龄林占主体的林分结构中,用材林成熟林面积、蓄积大幅度减少.其中,成过熟林而积1.85万公顷,仅占用材林面积的3.66%;成过熟林蓄积185.28万立方米,仅占用材林蓄积的5.87%.森林资源质量也迅速下降,疏林地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减少、够采伐标准的大径级木不但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山脊等不允许采伐的生态脆弱区.加之阿尔山林区受气候寒冷、高海拔、无霜期短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林木生长缓慢,幼龄林平均年生长率为4.46%,中龄林平均年生长率为2.27%,平均每公顷的生长量仅为1.40立方米,一颗树木成材需要几十年.  相似文献   

5.
关注内蒙古     
正内蒙古全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据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披露,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林地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最近5年来,内蒙古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人工林资源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已傲然屹立北疆。——北方新报微评美丽与发展双赢,我们正在行动。  相似文献   

6.
喜看江西千山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森林面积1.31亿亩,活立木蓄积量3.5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05%,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辽市加强了森林经营管理,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但森林经营水平仍较低。本文分析了通辽市森林资源及森林经营的现状和特点,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辽市森林经营的改进措施,认为通辽市森林资源经营的发展趋是走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25日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Z,公顷,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3%。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位居世界第6位,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面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林业“双增”目标进展顺利,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60%。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11,(21):38-40
呼伦贝尔市森林资源是内蒙古乃至全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1.75亿亩,占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83.7%,活立木总蓄积占自治区活立木总蓄积的93.6%,约占全国的10%。呼伦贝尔市的森林资源分别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兴安盟林业局管辖。  相似文献   

11.
普洱的发展希望在山,潜力在林森林资源是普洱最大的优势资源,全市林业川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达64.9%,足全省1.3倍,全同的3.9倍,活立木蓄积量2.25亿m^3,  相似文献   

12.
佟帆 《北方经济》2021,(3):28-30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居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固碳、储碳基地.为打造内蒙古国有林业最大碳汇储备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从2014年起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核定碳减排和碳汇交易方面有了明显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试点工作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森林复盖率较高的国家,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但日本的人均森林面积只达0.2公顷,只占世界平均(包括疏林地)的五分之一,林业资源并不丰富(表1)。本文概要介绍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现状以及今后课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我国政府承诺,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作,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现有森林年均生长量为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我区森林资源面临着危机黑龙江省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而黑河地区则是黑龙江省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全区天然林地面积约占全省天然林地面积的一半。在新中国建国前,由于无止境的乱砍滥伐和山火频仍,以致造成了全区林相以次生林为主的局面,用材林、特别是珍贵树种不多。新中国建国后,全区虽然先后建起50个国营林场,加强了对国有森林的管理和经营,四十年来共为国家提供木材247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但是却一直存在着采育失调的现象。同时,乱砍滥伐的现象也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目前,全区的森林面积已日渐减少。据统计,自1973年至1985年,全区国有林林地面积已由2,850万亩减少到2,7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2.5万亩。又据测算,如果继续保持现有  相似文献   

16.
"人在林中走,车在林中行,处处有花香,步步有美景".历经十年的长防林、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工程实施之后,长寿森林资源数量及质量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全区林地面积达65万亩,森林蓄积量1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9.66%.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是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大省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年均生态建设任务约占全国的1/10。"十一五"期间我区共完成造林任务5001万亩。全区现有林业用地6.6亿亩,森林面积3.55亿亩,森林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被率已达20%。初步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但就总体而言,我区目前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区宜林地面积至少在2000万亩以上,但现有森林面积,含疏林、灌木林在内仅700万亩,森林覆盖率仅14%,这说明历史上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民国时期祁连山森林遭受破坏的严重程度是历史上少见的,森林覆盖率锐减,森林资源极度流失,是形成当前祁连山和河西地区生态问题严重的最直接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印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 ,约7400万公顷 ,其中70%~80%为原始林。在茂密的森林中 ,生活着狮子、老虎、豹、大象、犀牛、猴子等野生动物7万多种 ,其中狮子、老虎因是印度的“国兽” ,近年来受到政府的明令保护。然而当狮子和老虎受到保护以后 ,豹就成了偷猎者肆意捕杀的对象。过去 ,印度森林中共有各种豹子上万只 ,如今 ,由于捕杀现象严重 ,印度豹的数量急剧下降。据联合国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组织 (CITES)的一名官员透露 ,在印度 ,平均每年约有1000只豹遭捕杀 ,照这样下去 ,到2010年 ,豹…  相似文献   

20.
一、吉林省通化市集体林权改革实施情况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林地面积93.1万公顷,其中集体有林地面积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为66.5万公顷,集体林地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0%.全市选择了65个不同类型的村进行改革试点,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革面积1054.5万亩,占集体有林面积的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