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呈现不同结果,有正面溢出效应,有负面溢出效应,还有的不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学者们针对这些不同结果给出了不同解释。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首先总结了FDI技术溢出渠道及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接下来界定外贸政策范围,最后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外贸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外商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而影响FDI的流向,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从而对FDI技术溢出渠道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FDI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华FDI的知识溢出效应——基于专利授权数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究竟对东道国是否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如果产生,这种溢出又有多大呢?本文利用1996~2004年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内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知识溢出程度的因变量,将FDI作为自变量,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国内专利授权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即目前FDI对我国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因此,有待于采取进一步措施,提升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外资利用的效率,使其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FDI工资效应的研究状况,并描述了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现状,然后利用山东省2000~2009年的FDI与工资等面板数据,对山东省FDI工资效应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5市和总体数据外商投资规模对劳动力工资水平呈正效应,但由于FDI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各市FDI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1年的数据,从部门的角度对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实际工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实际工资有正的效应,而FDI对东道国实际工资水平有正效应这一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中国只有在1997年以后才适用,并且FDI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间接地实现。同时,FDI份额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比贸易依存度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小,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实际工资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但国家或地区不同,FDI的溢出效应大小也不一样,有的甚至出现负效应。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证实了FDI在长三角制造业的正向溢出。  相似文献   

6.
FDI经济学:东道国的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回顾FDI经济学模型的基础上 ,从东道国的视角对研究FDI的已有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FDI对东道国的影响体现在市场结构、金融、溢出效应及福利等方面 ,而东道国的成本状况、经济技术水平、金融市场完善与否及汇率体系也影响着FDI的总量、分布及溢出效应的大小。文章还同时从增长和转型的视角阐述了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高度关注的范畴,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FDI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并不总是有利于东道国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文献都在关注FDI产业表现出来的行业特征,从这些特征去探讨影响我国吸收FDI溢出效应的因素。本文从产业周期理论出发,从新角度看溢出效应的作用过程,推导出在产品周期贸易的行业正溢出效应明显,而低研发生产力和高研发生产力的产业都倾向于负的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对该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证明引进产品周期贸易行业的FDI更符合东道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FDI作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溢出效应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FDI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文章拓展了C-D生产函数模型,对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整个工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但贡献度低于内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入手,创新地将FDI吸收能力理论、溢出理论与制度环境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探讨制度质量对东道国吸收能力、FDI溢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与效应。采用中国各省区1990~2010年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FDI的增长效应不再为正,甚至转变为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FDI在东道国的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制度门槛"效应特征。FDI对东道国的产业增长效应是通过当地制度环境改善来实现的,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FDI在该地区的产业增长效应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表明,改善制度质量的国内改革是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东道国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如何对FDI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要素市场发展水平通过制约本地研发部门获取生产要素的便利程度,影响本地企业获取FDI净溢出效应的大小。分析发现,东道国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本地企业获取正向的FDI溢出效应,从而加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我国要素市场已难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从而造成FDI净溢出效应为负。而且,要素市场发展水平滞后也是造成我国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是决定东道国吸收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文章梳理了FDI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既实证考察了FDI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影响的门槛效应,也检验了FDI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FDI对人均实际GDP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增加;在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FDI主要通过促进国内投资及增加物质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中等地区,FDI可以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种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FDI既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要素积累来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溢出效应对东道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较大差异,充分利用FDI,利用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溢出效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建构有效的增长路径,能否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将FDI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那些应当成为政策制定关注的核心问题等,成为研究FDI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利用陕西省2000—2009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建立简单的数理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FDI的产业溢出效应,根据目前市场化推进中FDI在各产业行业的应用状况,试图探索FDI在经济增长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的结论表明:目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应该将产业结构调整和FDI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和市场机制,构建稳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FDI对亚洲发展中东道国技术转移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过程中,客观上对东道国技术进步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FDI对有关国家与地区技术转移的途径、效应等问题,将有利于我国有效实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4.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Abstract:
FDI spillovers are assumed not to be automatic but are hypothesized as being a function of the domestic policies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host countries.Two determinants have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the trade policy.This paper examines FDI spillovers using the industrial data during the period 2005—2008.Tak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 into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DI spillovers are examined,and the effect of 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the trade policy on FDI spillover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llovers through horizontal spillovers and backward link-ages are insignificant,while positive spillovers through forward linkag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trade policy produce unfavorable effects on FDI spillovers.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南方经济》2005,2(9):32-34
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一系列的外部效应。其中有正的外部效应,如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知识流动效应、生产网络效应和技术联系效应。但是也产生了相当的负效应,如技术依赖负效应、技术垄断负效应、人才的国内单向流动和技术的逆向扩散负效应等。针对这种现象,东道国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倾向性政策,尽力消除负外部效应,强化正的外部效应,以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区域如何扩大FDI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考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0-2005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来分析FDI在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这种正效应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特征,即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地区是通过与当地的人力资本结合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因而,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供应数量不仅能够扩大技术扩散效应,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张薇  杜威 《特区经济》2011,(9):188-190
近些年来,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FDI的载体——跨国公司是绝大多数先进技术的创造者,也是全球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本文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按照河南省四个经济区的城市划分将数据分为三组,分别得出了FDI在不同的经济区产生了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结论。基于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提高FDI在河南省工业部门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尽管FDI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说法不一,但FDI给东道国带来的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扩大投资、转移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结构优化和出口等方面,FDI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一、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效应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溢出效应可以促进东道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实现受到东道国"吸收能力"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是提升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信贷规模的扩大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由金融市场发展而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尚不明显,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何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提升FDI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中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间的生产与研发合作,是影响FDI技术溢出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下,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会对FDI的技术溢出和行业产量产生影响;而在合作研发条件下,内外资企业合作生产所产生的FDI技术溢出量和行业产量,均比不进行合作生产时要大.在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时,外资企业为追求更高收益,会选择与其技术差距更大的内资企业合作,而内资企业则希望通过缩小技术差距获益.因此,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的生产与研发合作,以提高FDI的技术溢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