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十年前的2001年,由于创业板的萌动,《中国企业家》杂志开始寻找中国商业的"鲨鱼苗"。自此及今,一批批涌现的未来之星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时代》2010,(1):134-134
"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作为一本提供轻松阅读的商业人文类杂志,《中国新时代》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与变革中的商业精英。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时代》2011,(2):115-115
"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作为一本提供轻松阅读的商业人文类杂志,《中国新时代》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与变革中的商业精英。  相似文献   

4.
孙琳琳 《中国新时代》2009,(11):112-114
一部耗资破亿,历时五年的《白银帝国》上映后受到了各界的热评。影片的主轴是山西票号"天成元"——堪称清代的全国"金融大鳄"——在绑匪横行、八国联军、辛亥革命等系列历史事件的背景下完成了两代晋商的事业传承。影片除奢华的场面、极富震撼的沙漠"人狼共舞"及纠缠父子二人的三角恋之外,更让多年从事管理咨询的笔者对"晋商"刮目相看。作为中国近代"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代表康家,不仅仅创造了清代的家族创富奇迹,更为日后的中国式商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13,(12):145-145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设立"圆通标准"专栏已经一年了。圆通标准专栏汇聚国内财会行业高层次人才,发表了诸如《中国民主法制之基石——圆通制》、《推广工作标准,提升管理水平》、《以圆通会计工作标准为抓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中国顶层设计的十大问题与解决之道》、《制定现金收款工作标准,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10,(17):11-11
本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5周年纪念特刊。 窃以为,25年、尤其是1996年"二次创业"以来,《中国企业家》持续在做的一件事,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报道,去探求与呼吁"企业家"这个物种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代》2012,(7):101-101
2012年5月24日下午,中国电影票房王冯小刚导演、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三个"大腕"男人于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携手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电影旅游商业项目——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呈现一个"乌托邦"式的电影主题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种子     
洪波 《中国企业家》2010,(16):14-14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4期《互联网告别"2005派"》之所以想起2005年,是因为《中国企业家》的一组报道:《互联网告别"2005派"》以及《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  相似文献   

9.
通胀、热钱、收入分配,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三大迷局"。然而,在近八亿人涌动着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竟没有一部完备的《工资法》对各行各业的收入加以规范,"工资乱象"频频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代》2011,(5):124-124
"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作为一本提供轻松阅读的商业人文类杂志,《中国新时代》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与变革中的商业精英。我们力图凭借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标志性的文风,在中国期刊市场中拥有有价值、有分量的话语权,当然,这离不开您的支持,您的评价与建议,将会使我们做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2010,(12):134-134
"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作为一本提供轻松阅读的商业人文类杂志,《中国新时代》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与变革中的商业精英。我们力图凭借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标志性的文风,在中国期刊市场中拥有有价值、有分量的话语权,当然,这离不开您的支持,您的评价与建议,将会使我们做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11,(4):130-130
"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作为一本提供轻松阅读的商业人文类杂志,《中国新时代》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与变革中的商业精英。我们力图凭借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标志性的文风,在中国期刊市场中拥有有价值、有分量的话语权,当然,这离不开您的支持,您的评价与建议,将会使我们做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13.
质量文摘     
《环球企业家》——IBM甩掉PC何去何从;《新经济导刊》——体育传媒热焰虚火;《中国金融》——中国应稳步有序推进金融改革;《中国投资》——解析大腕倒下的发展轨迹;《环球财经》——追索中国1000亿美元海外欠账;《经济》——以市场逻辑驱赶煤矿瓦斯死神;《中国经济周刊》——徽商晋商谢幕闽商开始风行;《中国企业家》——一个商业狂想:买下沃尔玛;《资本市场》——股市全流通改造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14,(12):76-77
2014年10月23日,FESCO携手《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在京举办首届《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成功主办了FESCO特约专场公开课,FESCO董事总经理王一谔参会并致欢迎词。本届年会以"动荡年代的基业长青之道"为主题,现场云集了迈克尔·波特、克里希那·帕勒普等教父级管理学大师,王建宙、孙为民、孙明波、洪崎、唐宁等国内重量级企业家,雷克萨斯、PTC、可口可乐、奥的斯、沃尔沃、大众、诺华、特斯拉等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作为演讲嘉宾出席。  相似文献   

15.
一舟 《中国企业家》2010,(9):149-149
逆内裤产业链而上,"新西兰马可·波罗"更多收纳于视野的却是商业以外的图景2004年圣诞节,美国主妇萨拉·邦焦尔尼发现收到的39件礼品中有25件标注着"Made in China"。此后一年,她和家人尝试用看能否忍受"离开中国产品"的生活。结果到了岁末坦然接受失败,萨拉就此出版了一部畅销书,题目叫做《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假如你不将萨拉的行为视作离谱,那么新西兰作家乔·本尼特的举动就实在考验你的承受力了。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必须注重“五性”胡盱玲,包亦胜中国人民银行转换职能以来,l995年陆续出台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五法一决定",逐步形成中央银行大监管、大调研格局,强化金融监管是实施基层中央银行两大职能之一,因此,着力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确保金融...  相似文献   

17.
许康 《中外管理》2010,(5):48-49
穆藕初与泰罗的信件,竟成泰罗与中国学人交往的惟一书面纪录,特呈原影印本首次发表于中国媒体。比"德、赛两先生"还早!穆藕初堪称中国管理科学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目前已披露的史料,还没有发现另一位中国学者曾直接求教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中国学者曾直接求教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中译本距泰罗原版仅有五年的时间差,在当时的传播速度下,中国工商业实是走在了当时的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14,(12):78-79
2014年10月23日,FESCO携手《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在京举办首届《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并成功主办了主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战略"的FESCO特约专场公开课,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企业领袖、高管和学界精英汇聚一堂,聆听20多位管理精英的独特观点和世界领先的思想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19.
读者     
中国最好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期《劫后郑俊怀》、《2009引爆点人物》我已经形成这种印象很久了:《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最好的商业杂志。只是可惜它的价值还没有被更大范围内的人注意到。有一次跟李海鹏在一起,海鹏大师说,他觉得中国文本最好的就是南方系的这些出版物。当时我表示了强烈的不认同。我以为,如果是田忌赛马的方法,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南方系还真不一定占便宜。  相似文献   

20.
金错刀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8,329(23):106-109
对于那些站在最高处的商业大佬而言,2008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险峰。 一张榜单,一份记录,一种精神。《中国企业家》连续6年编制的“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榜单,不仅在持续寻找商业明星、企业家精神,更在探寻未来趋势、大企业责任、新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