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atterns in property values provide strong signals about the future and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of land value in an Amazonian frontier settlement. We estimate hedonic price functions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value of farm properties in the western Brazilian Amazon. Distance to market explains nearly one-third of the variation in farm value, as predicted by the von Thünen model. After controlling for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 central market and for municipality, we find that investment in the farms (as reflected in the stocking rate of pastur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ome gardens) has the next largest impact on land value. The value per hectare of land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otal lot size, suggesting that any economies of scale are outweighed by the cost of accessing remote corners of large properties. We do not find that land values are related to available measures of biophysical factors or to historic or current land use. Our results do not identify any premium for forest cover or for land uses considered to be more sustainable than pasture on the property itself. However, farm values are affected by neighboring land cover, specifically, the extent of barren land. Thus, local knowledge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future productivity, as summarized in land values, confirms that soil exhaustion can lead to a general decline in property values, while investments in a property both as a homestead and as a farm can help sustain frontier settlements.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用以衡量城市的土地利用水平.利用SPSSl3.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选取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找出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密切相关的主成分,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主要集中为:单位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城市建设总体规模、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口因素等;城市土地总体利用水平为:中、东、西部依次降低,三大地带在各主成分上表现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权,建立基于国有士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4.
Land Cover in a Managed Forest Ecosystem: Mexican Shade Coffe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naged forest ecosystems like shade coffee supply valuable ecological service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rive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ing in such systems. We present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land cover in a shade coffee region in southern Mexico. We find that plots close to large cities are less likely to be cleared al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the opposite of the pattern usually observed in natural forest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membership in coffee-marketing cooperatives, farm size, and certain soil types are associated with tree cover, while proximity to small town centers is associated with clearing.  相似文献   

5.
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土地使用权年限和还原利率、地价评估误差以及土地纯收益间的关系,通过实际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不同用途土地的适宜出让年限.并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对土地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土地使用年期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的首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前,中国采取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开放后,人口快速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强,中国实行了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战略,虽然降低了建设用地—GDP弹性系数,但是并没有解决上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研究结论:新时期,人口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渐趋增强,上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亟需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首位,在此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旧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新旧土地利用分类的产生背景、分类原则及其依据、体系、含义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两种不同的分类体系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针对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求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研究方法:DEA模型,分组比较法。研究结果:测度了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效率变化的源泉。研究结论:(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空间分布上,各城市效率值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应关系。(2)纯技术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4)城市土地利用中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方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土地利用系数的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农用地土地利用系数计算方法虽然能反映当前农业生产对土地的实际利用水平,但它无法完整揭示土地利用背后的经济关系。为克服这个缺陷,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农用地土地利用系数两部法,将土地利用总系数(即土地利用实际系数)分解为反映土地利用能力的土地利用能力系数和反映农民利用意愿水平的土地利用意愿系数,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应用两部法,对我国15个省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土地实际利用水平与能力水平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昌县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平昌县2006~2010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为依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对该县2006~201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平昌县耕地、园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在增加,其他农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在减少;自然保留地和林地面积变化幅度相当大,变化面积分别为-2005.92hm2、937.96hm2;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达0.53%;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达245.18,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驱动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研究方法,着重论述了空间格局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旨在为空间格局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较明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省各城市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珠三角大部分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好于山区、东翼和西翼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②广东省各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性;③根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可以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6类,分别体现了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等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1910—2010年间沈阳城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等变化特征,并结合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制度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10~2010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1910—1931年期间年均变化量最小,平均为0.18km^2/年,1996—2010年间平均变化量迅速增加到2.72km^2/年,尤其是工商业用地增加量最大,为5.83km^2/年;另外,整个研究时段内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出现上升趋势。研究结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各组分的复杂性和分离度降低,大斑块的优势度增加。这些变化都直接和间接地与社会宏观经济制度、城市功能定位、土地政策及土地管理等政策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理性分析与实施保障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实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为适应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 ,从经济学、生态学、规划学、法学角度系统深入的分析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理论基础、分区原则、目的 ,以及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实施保障与法学性质。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的分散决策及其后果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产生 ,以及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法律基础 ,深入研究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与生态系统整合性特征之间的联系 ,以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出了县级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实施管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取土地用途监管的方法缓解快速城市化给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和城乡治理等方面带来的沉重压力,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出现了监管失灵的问题。采用社会性规制的方法,对我国土地用途监管失灵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用途监管失灵既有中国土地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的原因,也有土地法律制度没有得以贯彻实施的因素,还有大制度环境对土地用途监管制度的影响。因此,我国当前土地用途监管是改善而不是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土地利用效率较差的城市主要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低与城市等级没有必然联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主要应采取节约资本投入,或增加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较大,交通用地变化较快.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干扰度较强,且有增强趋势.各地类重心分布发生一定偏移,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重心偏移较明显,有向北移动趋势.人口、经济、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为影响程度是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