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经过多项研究证实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一些学者对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得出,能源消费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影响,能源消费能够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却不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微弱的。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其消费量是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左右,所以煤炭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究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发展过程,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时代;其能源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变化,对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状况有一定借鉴作用和前瞻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带动对基础能源的需求,煤炭的供需状况趋于紧张,产量逐年递增,并导致2003 -2004年大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超产能生产的局面。同时,配合煤炭价格的逐步市场化,致使国内煤炭价格一路飙升至今。●虽然2005年高耗能产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增长将略有放缓,但电力、钢铁等主要耗煤行业消费年均仍将增长1亿吨左右,较2004年煤炭需求增幅将有所回落,但煤炭供给偏紧状况依然存在,行业增长减缓但仍维持一定增速。预计2005年煤炭行业利润绝对增长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协整方法进行分析,证明了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脱钩指数计算表明,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性较强且不同时间的表现程度有异;针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明确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协整分析、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986-2007年的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速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速度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单向因果关系。该结论启示我们,政府应该谨慎制定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以避免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军 《金融纵横》2009,(9):17-20
能源的不可再生和稀缺性特征,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各国、各地区发展模式及发展途径的不同,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亦不尽相同。1990-2008年南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表明,长期趋势中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电力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促进南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从整体上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向明 《西南金融》2006,(9):43-45
贵州省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能源和矿藏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全省经济发展对电力、煤炭、化工、金属矿物材料等高耗能产业有着较大的依赖性。截至2005年末,贵州省电力、煤炭、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黑色金属冶炼工业增加值合计301.3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3.7%。其中,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7.5%、15.3%和12.3%。  相似文献   

7.
乌海市的经济是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经济,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资源开发来创造.产业结构单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8年3月末,乌海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8.03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电力、煤炭两大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5.70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56.03%;化工、冶金和炼焦业完成增加值11.13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39.72%,几大行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75%。  相似文献   

8.
潘凯 《中国外资》2012,(8):212-213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能够研究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因。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我国的电力建设、电力需求预测与电力方面政策的制定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能够研究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因.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我国的电力建设、电力需求预测与电力方面政策的制定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986—2007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方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荷兰病”的隐患问题以及由荷兰病引发的资源诅咒。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开发利用资源与均衡发展各产业并重,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立足技术进步,锐意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阐明了内蒙古"金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联系。发现在能源消费这一方面,电力、原煤所起的作用最重要,说明该地区还是以煤为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上。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迅速崛起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而我国的石油储量又是贫瘠的,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为此,文章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est Taxas Intermediate Crude Oil)WTI石油价格作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代表,选取1991-2011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产出增加值、工业就业人数以及WTI石油价格数据,构建了VAR(2)模型,并由此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工业产出增加值在短期内有先抑制后拉动的作用,而在长期内作用则不明显.这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沿着健康平稳、合意的速度发展目标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证研究表明,能源消费增长与GDP的增长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但是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却高度相关。重工业用电占比达到了全社会用电的60%多,正是因为近来重工业的高增长才使用电需求超出了市场对电力需求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单懿  杨瑞 《征信》2011,(6):23-26
信用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以安徽省为例,探析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效应,研究总结区域信用活动的特征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从扩大信用活动总量、加强宏观信用管理、提升微观信用管理水平等方面,指出提升安徽省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十个省市,选用1997年到2013年GDP数值衡量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排放量三个指标衡量环境污染;用煤炭消费量、人均用水量、电力消费量三个指标衡量资源消费。以此为基础,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试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本文对1998年以来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型特征以及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贵州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从能源结构看,一次性能源生产中煤炭占95%以上,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从单位产值的能耗看,每万元GDP的能耗为3.9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能耗的2.7倍,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7.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能耗的3.5倍。如果贵州在未来经济增长实现翻两番的同时,所需的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量也同步翻番,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难以实现历史性跨越。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8.
郭丽霞  任莎娜 《时代金融》2013,(15):106+114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能源供需与经济可持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简要分析了甘肃能源供需现状,重点对甘肃省1985-2009年能源消费与三大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对甘肃省能源供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部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1987-2015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统计数据,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自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依赖性过强,未来发展将遭遇碳排放阻碍,想要取得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的清洁化进程,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0.
黄祖宇 《中国外资》2013,(14):269-269,271
江苏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众多的省份,与之形成的鲜明对比的是能源资源的稀缺。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1991年至2010年的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及其主要能源消费项目进行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以及当下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