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1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1998年上半年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达100%。这表明,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已从供给方面转向需求方面。造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1、前几年控制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因1994、1995年的物价上涨过高,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21.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1%。1995年,这两个指数分别为14.8%和17.1%。国家将控制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19…  相似文献   

2.
省价格学会举行专家咨询座谈会探讨遏制物价上涨问题本刊记者荆文今年第一季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尚好,但物价上涨势头很猛,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0.1%,广东省也存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顺利推进各方面改革?省物价局和省价格学会为此举行专...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8%左右,35个大中城市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23.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1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今年1月份物价上涨超过原来的预计。根据目前市场和物价的基本情况,预计今年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将呈稳定、  相似文献   

4.
1994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24.1%,通货膨胀率是改革开放以来创纪录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了干预,但物价仍在高价运行。1995年4月末,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还有18%,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很大。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也给全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大事。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用公式表示即:MV=QP或M=QP/V。这个公式揭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在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流通数量Q及商品价格P中,流通中货币M与商品价格总额QP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若在商品价格总额QP与货币流通速度V既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第二,说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这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正确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内涵,才能深入分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效地控制物价.在货  相似文献   

5.
首季物价涨势得到初步控制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一月份的24.1%回落到三月份的21.3%,商品零售价格由一月份的21.2%回落到三月份的18.7%,并且去年物价过高上涨的滞后作用仍占今年第一季度物价上涨的75%。去除这个因素,可以看出,首季物价涨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不过,目前粮价仍在高位上  相似文献   

6.
1985年我国放开了绝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三年来,商品物价(尤其是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映。上述问题继续下去,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下一步的改革,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为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制止乱涨价变相涨价。已经或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物价管理,稳定市场物价。在全国政协元旦茶话会,李鹏代总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87种商品供不应求本刊讯据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对大陆605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进行分析排队后预计,今年上半年主要商品的市场供求总体可以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仍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和供过于求的格局。农副产品中人民生活必需的粮、油、肉食和部分...  相似文献   

8.
开平县供销社下设4个公司,1个货栈,16个基层社,拥有商业批发机构14个,占全县商业批发机构总数50%,零售网点565个,占全县商业零售网点80.7%,干部、职工5,010人,占全县商业从业人员65%。1982年,供销社系统商品零售额12,700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6%;农副产品收购额11,200万元,占全县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21%。供销社在全县农村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内贸易部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本部有关司(局),对商业系统经营的726种主要商品1994年上半年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排队。其中包括542种主要工业品、128种主要农副产品和56种再生资源商品。 在726种商品中,供不应求的商品84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26种,占58.7%;供过于求的商品216种,占29.7%。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商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当前全国商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急中央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全面实施“五三一”工程(即抓好以粮、油、肉、菜、糖五大商品为重点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供应,深化以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连锁经营、代理和配送制三项改革为突破口的流通改革,加强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物价上涨幅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上海是全国商业重镇,请您就上海的商业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区争取提前5年实现第二个翻番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今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3%左右。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力争农业全面丰收。我们要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要动员全社会支援农业、投资农业。还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农业结构,大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要力争再上新台阶,使经济效益有新的提  相似文献   

12.
李生安 《广西经济》2001,(C00):15-16
地处桂中盆地的象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盛产大米,素有“桂中粮仓之美誉”。1996年以来,全县农民人均产粮650-695公斤,年人均有粮620公斤左右,连续多年居广西第一位,粮食商品率达到48=50%,已从根本上摆脱了农副产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主要农副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但丰年有余,区域性、阶段性过剩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所抬头,生产和效益未能很好地实现同步增长。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抓住当前农副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国情经纬     
国家计委提出改善商品流通秩序最近,国家计委提出改善商品流通秩序的意见:1.搞好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增强宏观调控能量。抓好农业生产,提高重要农副产品质量;国内紧缺资源,及时安排进口;合理减少需求。2.制定购销调拨计划,做好重要商品的收购。3.加强法规建设,严格市场管理,对当前流通中突出问题要重点查处。4.理顺价格,制止牟取暴利。逐步提高粮、棉的定购价和大化肥出厂价,调整粮、肥的批零差率。合理制定生猪、蔬菜进销批零差率。5抓紧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商品市场体  相似文献   

14.
控制物价上涨,维持社会稳定是当前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关系的关键.目前,物价涨势仍然严峻,在当前大多数商品价格已放开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物价管理,将高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近一年物价走势我国的物价在经历了1990、1991、1992年连续三年基本稳定之后,1993年开始持续上升。1993年的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3.2%,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4.7%,35个大中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9.6%,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382%。进入1994年,市场物价在1993年的高水平上继续攀升,1—10月份全国…  相似文献   

15.
“要把今年物价上涨目标控制在3%左右确实有难度,物价上涨压力很大。”4月17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上表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85年一次,1988年一次和1993年以来发生的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持续时间长,价格总水平一直在高位上波动攀升的特点。1994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了21.7%,群众反映强烈。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物价上涨过猛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均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坚决抑制通货膨胀作为1995年的首要任务。可见,目前通货膨胀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把今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下面,就在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切实收到标本兼治效果,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物价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它既是市场发育的灵魂,又是群众最敏感、议论最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牵扯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今年的物价形势据透露,上半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9.8%,7月份为21.4%,35个大中城市7月份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4.1%.李鹏总理9月5日在全国进一步加强物价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指出: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通货膨胀压力较大.1—7月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2.4%.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物价上涨指数在3%左右,属可容忍的通货膨胀,4%到10%之间,属中度通货膨胀,超过10%就属于严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据信息中心“大中城市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行情网”对全国16个主要大中城市集市的监测,1993年12月10日与1992年同期相比,粮油类、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类品种集市价全面上涨,涨幅均达二位数之高,其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过量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其根本原因是,在经济货币化、价格市场化的条件下,社会总供求严重失衡,只能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强制实现供求价值量的平衡,但物价上涨并不完全等同于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物价上涨明显加快,是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尤其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更为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批发市场已成为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较好地发挥了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递、产销调节和质量控制的职能,推动了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发展。但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