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为了使煤矿井下的大断面硐室(如变电所)在较长时间的服务期内,轮廓不产生严重变形,采用了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技术支护硐室,研究了该技术的合理支护参数,结果表明:该支护参数条件下,服务一段时间后,硐室轮廓目测没有产生任何变形,证明服务期长的大断面硐室采用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技术,能有效阻止其轮廓变形.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煤矿井下的大断面硐室(如变电所)在较长时间的服务期内,轮廓不产生严重变形,采用了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技术支护硐室,研究了该技术的合理支护参数,结果表明:该支护参数条件下,服务一段时间后,硐室轮廓目测没有产生任何变形,证明服务期长的大断面硐室采用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技术,能有效阻止其轮廓变形。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常村煤矿21区机尾硐室在回采动压的影响下,硐室变形严重,难以支护的难题,提出锚注复合加固技术,针对锚固加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工程实践中的各项支护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施工后的硐室断面顶底板相对位移进行观测,可知锚注复合加固方式对硐室变形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常村煤矿21区机尾硐室在回采动压的影响下,硐室变形严重,难以支护的难题,提出锚注复合加固技术,钟对锚固加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工程实践中的各项支护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施工后的硐室断面顶底板相对位移进行观测,可知锚注复合加固方式对硐室变形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常村煤矿21区机尾硐室在回采动压的影响下,硐室变形严重,难以支护的难题,提出锚注复合加固技术,针对锚固加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工程实践中的各项支护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施工后的硐室断面顶底板相对位移进行观测,可知锚注复合加固方式对硐室变形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214溜煤眼原有桁架式支护受采动和底臌影响,变形破损严重,分析原有支护的优劣后,提出结构稳定性加固,从而使得复杂地质环境与高应力区域的硐室难以支护的问题迎刃而解,提高了该区域内硐室的服务年限及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鹤煤八矿对-520水泵房采用联合支护加固技术,找出了在受高矿压影响下提高大断面机电硐室支护强度的办法,选出了八矿泵房硐室在使用期间受压加大条件下合适的加固支护形式,控制巷道变形,确保了机电硐室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姚绍强  郝立东 《价值工程》2011,30(22):104-105
介绍频繁采动影响下巷道和硐室,因支护方式和参数选择不尽合理,在施工修复和使用过程中时有破坏。采用近年来推广的锚、网、喷、梁、索、注支护技术进行修复巷道,在巷道、硐室的支护与修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巷道、硐室支护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鹤煤九矿井下硐室出现浆皮开裂、底臌等类似现象,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以鹤煤九矿31采区避难硐室临近硐室群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给定应力环境下不同支护方式时硐室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失稳过程。作者认为,随着顶部压力的逐渐改变,顶板裂隙逐渐增加,裂隙深度和宽度逐步增加,巷道出现离层、底鼓,进而呈现大面积破坏。该结果对区段巷道布置与加固方案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德超 《价值工程》2019,38(18):198-200
针对地下硐室洞顶土层自稳能力差,开挖初期变形增长较快,极易产生坍塌的特征,本文主要是利用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地下硐室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其中分析的主要内容为,由于地下硐室开挖过程的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所产生的应变、应力、屈服区以及位移等,得出较为合理的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从而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7,(6):20-22
因主平硐巷道侧压较大的影响,原先的排水沟部分变形较严重,排水沟宽度及深度受影响较严重,最窄处只有350 mm,平均宽度为500 mm。主平硐巷道变形段排水沟已不能满足矿井的正常排水,经常造成主平硐部分巷道积水,严重影响机车行驶及矿井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对+565主平硐排水沟进行扩刷改造。  相似文献   

12.
古汉山矿井下联合卸载站硐室,由于它布置在高应力、节理化、复合型软岩中,且卸载站周围巷道多,已经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本文就我矿出现的井底卸载站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世云 《民营科技》2012,(11):223-224
简述了避难硐室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及考察分析,指出避难硐室设计的差异性和硐室施工的多样性,区域验收的不统一性。展望井下避难硐室建设存在差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解志朝  乔志 《价值工程》2019,38(3):116-118
麻家梁矿主立井箕斗装载硐室为新型特大装载硐室。该装载硐室设计比较复杂,为双侧通过式,总高度41m,硐室总掘进体积5707m3,浇筑混凝土量1060m3,计划工期106天,经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该硐室在安全无事故和质量全优的情况下共用工期51天,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5天,创出了硐室施工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面钻孔至避难硐室,为避难硐室提供可靠的供氧、动力、通讯、监控及养料补给,是现行紧急避险系统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对地面钻孔式避难硐室与其他形式的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比较,以及对地面钻孔式避难硐室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述,为今后研究和建设地面钻孔式的避难硐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涛  范柱国  杨瑶池 《价值工程》2013,(31):138-139
本文针对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施工中引发的变形问题,分析了引起民房变形的岩溶(土洞)塌陷、红粘土失水收缩、工程爆破和围岩硐室变形等四个因素,总结了四种变形因素对民房变形的影响,对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芦岭煤矿系高瓦斯突出矿井,二水平充电硐室初建时大巷仅运行6台12吨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和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该水平大巷电机车使用台数增加至十台,设计并施工了充电硐室。主要介绍了充电硐室的巷道布置、设备布置、防爆门式起重机的安装情况,并对充电硐室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具有较高的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特殊硐室软岩支护技术在矿建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处于膨胀型岩层和高应力中大型机电硐室的支护的研究,利用基本的技术手段,论述了特殊硐室软岩支护技术在矿建工程中的应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岑光明 《价值工程》2012,31(34):128-130
通过对潘一东矿井主井箕斗井装载硐室施工经验的分析,探讨深井大型硐室的施工技术及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7,(22):103-105
本文主要通过对全深冻结井筒相关硐室施工进行方案确定以及采用的一系列技术,保证了井筒与相关硐室同时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