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1993-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消费在福建省居民总体消费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深入地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对于准确把握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找准开拓农村市场的切入点、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阶段划分,寻找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进规律和特点,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消费结构的主次项目进行定量分析,指明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政府支农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谦 《山东经济》2008,24(5):37-40
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近年来政府强化公共服等职能,出台农村税费改革和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等各项支农政策,以满足农民需求,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文章从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包括几项属于主要公共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的关系入手,通过构建模型比较农村居民收入与私人产品消费支出的相关性、农村居民收入与公共服务消费支出的相关性,说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近几年政府支农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能力都在稳步上升。但随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的上升,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要解决当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的矛盾,需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不断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者应以农民的有效需求为依据,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对农民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的考察与识别。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配套的公共产品供给,造成了农村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而出现农村潜在市场难以启动的现实难题。文章从农民消费倾向的角度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应供给的公共产品,最终使公共产品按照优先序供给以实现最有效率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民消费倾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配套的公共产品供给,造成了农村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而出现农村潜在市场难以启动的现实难题.文章从农民消费倾向的角度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应供给的公共产品,最终使公共产品按照优先序供给以实现最有效率的供给.  相似文献   

7.
高强  史磊 《山东经济》2008,24(3):136-140
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水平是居民生活综合质量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基于统计资料及青岛市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的结果,通过对农民消费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青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从农民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满意度、需求偏好、供给主体、供给意愿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再议启动农村居民消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在介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就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其中包括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等,并相应指出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如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村市场的产品供应、加快小城镇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用于基本生存消费比重普遍下降,而用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比重持续上升,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结构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等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者应以农民的有效需求为依据,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对农民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的考察与识别.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公共产品含义 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公共产品的公有属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还具有特殊属性:一是较强的外溢性,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正的外溢性,如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公共产品,既优化了农村的投资环境,同时产生了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对启动农村消费,拉动内需与拉动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二是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各地农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种类与层次是有差别的,存在着多样性:三是从农村公共产品覆盖的范围来看,供给具有层次性;四是成本沉淀性,农村的公共产品除一部分成本能在较长时期内回收外,相当一部分成本集聚沉淀,难以取得城市公共产品那样高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对浙江255位农民的问卷调查,就浙江农民对公共产品的满意度现状、需求位序结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普遍较低;浙江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明显,呈现一定的位序结构特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受农民的年龄、婚姻状况、所在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慧  姜林  王宇 《改革与战略》2012,28(1):108-110
文章通过对1980—2009年辽宁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及结构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辽宁省农村居民属于轻度滞后型消费,2000年开始进入舒展型消费结构阶段,2009年开始其消费结构的变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文章认为,辽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消费需求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优化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全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ELES模型,采用2005—2019年无锡农村居民8项消费支出及可支配收入数据,对无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农村居民8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稍偏低,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仍存在可挖掘空间,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可支配收入制约;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居于前3位,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持续改善;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及医疗保健的需求自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这些商品或服务对无锡农村居民而言属于较高层次消费;从需求互价格弹性角度分析,食品烟酒类商品价格变动对无锡农村居民其他类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较大,稳定食品类商品物价对促进无锡农村居民其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璐 《开发研究》2012,(5):63-6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显著,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但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步放大,进而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结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不同消费群的消费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实现经济均衡性发展具有积极现实意义。本文借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支出、医疗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等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随后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在7类分类消费支出上的关联度排序的差异程度,揭示出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特点,提出进一步改善我国消费结构和平衡城乡消费差异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王晓  王洪生 《科技和产业》2023,23(8):120-125
通过分析影响路径,测算2011—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高斯混合模型)对山东省金融科技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两个维度助力消费升级。山东省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考虑到存在消费惯性,在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后,结论依旧成立。  相似文献   

18.
郭建军 《调查研究报告》2006,(202):3-15,F000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财政、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等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失衡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