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夏婷 《魅力中国》2010,(3):104-104
“文化之大,包罗万象。如今“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等层出不穷,“课桌文化”也有盛行之势。“课桌文化”就是学生在课桌上涂写的内容,从60后的“毛主席语录”到90后的“城管”,每个阶段的课桌文化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征。课桌文化也是学生发表个人情感和不满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20年前,广东南海农民李兴浩用卖了一年冰棍赚来的几百元钱开了家碎布厂,加工抹布卖到工厂。几年后,他又用卖抹布赚的钱建起服装厂。“有钱就滚大”,李兴浩先后又开了五金店和电器维修店。如今,李兴浩已是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企业资产达十几亿元,他持有公司90.8%的股份。像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比比皆是。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当外人对浙江人千家万户生产纽扣、袜子、打火机等小商品,为挣一厘钱而拼搏不以为然时,这里悄然崛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资源”块状特色经济306个:温州永嘉桥头纽扣市…  相似文献   

3.
蒋蓁 《中国高新区》2009,(7):125-125
古老的中华民族最辉煌最灿烂最悠久最纯正的国粹是什么?是文化。时下,最时髦最讲究最通俗最罗曼蒂克的时尚是什么?也是文化。不知何时,当文化悄然走下高雅的殿堂,各种“文化”现象便如潮水般蔓延开来。一时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除了“节日文化”、“休闲文化”、“礼仪文化”、“广告文化”,还有“酒文化”、“茶文化”、“吃文化”甚至“厕所文化”,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就连堂而皇之地印着“别理我,烦着哪”、“你爱我吗”、“听说你老公不在家”这种令人汗颜而自己浑然不觉口碜的嗲语颠词的T恤衫,  相似文献   

4.
永春 《当代陕西》2011,(11):42-42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快讯》2007,(4):14-20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穆朝阳 《魅力中国》2011,(17):33-33
“百年企业靠文化”,“一流的企业卖文化”,充分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型企业的工会干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凝聚集士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撒胡椒面”与“扎竹成排”●程建平现在,一些地方总在埋怨搞经济建设缺投入,而对当地出现的搞钱积极、用钱马虎、投入不讲效益现象却不以为然,故而,便出现了两道风景线:一边是需要投入的项目“无米下锅”,患“饥饿症”;一边是效益不好的项目占用大量资金,患“消...  相似文献   

8.
张冉 《理论观察》2008,(5):31-32
面对“国学热”的风生水起,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解读,则可透视出“国学热”体现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是浮躁时代的精神寻根和现实要求。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学”不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国学热”的意义只在于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自觉”。因此,对“国学”既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也不能采取批判打倒的激进主义,而应宽容平和的理性认知这股“国学热”。  相似文献   

9.
<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在文化建设上出新招、开新局,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走深走实,为浙江改革发展注入文化精神动力“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这是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仅在《之江新语》一书中,就有170多处讲到文化,可谓是高频词。在《文化是灵魂》《文化育和谐》《“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等篇目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业也日益繁荣,“网红”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产业。本文以“网红”文化为研究对象,以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视角,探讨当下中国“网红”文化发展现状,并借助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揭示“网红”文化工业特征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推进我国“网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有开发商提出要求,他说他的楼盘既不是高档楼盘也不是尾楼,但现在卖不动了,请问该从哪个“穴位”“下刀”?能否提供一个既不限档次高低又不论销售阶段的“滞销楼盘万能解套公式”?其实,哪有什么“包治百病”的“万能公式”,任何事情的有效解决都是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甘草药方”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洪战辉“聪明”地以“推介苦难精神”为名,号召大家买书:或者卖就卖吧,别把提成真相和盘托出,结果可能就“美好”得多了。怎么能谈“钱”呢?何况还是一个全民道德模范。洪战辉太不懂道德领域的游戏规则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原理,以“需求”为基本范畴,分析社会文化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基本规律,从而确立起文化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统一的商品属性。特别提出了文化产品“政府消费”的概念,意在解决“公益文化”的市场定位问题,并为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创新政府文化投入的拨款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何旭 《宁波经济》2003,(1):28-30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工作究竟抓什么,怎么抓,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乡一品”是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而提出的,其中“品”是核心,是重点,本文提出抓“品”,就是抓“品”文化,即抓特色,抓精品,抓典型。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一年,也是落实纺织、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关键年。在这一年中,消费品工业如何一边“保增长”一边“调结构”?  相似文献   

17.
张树根  吴丹 《中国经贸》2011,(10):157-157
“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日本主要的文化输入国,在这个过程中“和”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同时在那里得到了吸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和”的起源开始,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和”来透视其发展过程。之后以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为出发点来探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拆分、兼并与重组的浪潮中,由于被收购兼并企业一般处于被动地位,通常一边是“空降兵”一边是“地头蛇”,双方僵持不下,在现实中结果往往以“空降兵”失败或妥协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一边是行业领军企业,一边是职业打假人,两边都是被告。 王海诉蓝月亮产品添加“致癌物”,蓝月亮反诉王海“侵犯名誉权”——这台双方互诉的跷跷板,  相似文献   

20.
【妙语“三国”】 刘备很善于卖愿景,一上来就把企业的目标定位海外上市。 和刘备一起睡过的兄弟还真不少,但刘备并不是“同志”,而是利用同榻而眠、抵足而卧来做思想工作。 现在的老板除了打高尔夫,就是拉人去洗桑拿,往往两个人赤诚相见的时候,生意谈起来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