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最早的投资银行是1961年由汤华尔在费城建立的,而公认的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创始人则是18世纪90年代到达华尔街的拉尼尔·普赖姆。在美国内战期间由于当时的战时国会、各州和军队都发行了各种各样的中期债券,在战后发行联邦债券进行筹资偿还的过程中,投资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自身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18、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股份制的完善发达,18世纪四十年代美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1988-1902年间美国企业界掀起的一次横向并购的浪潮,等等,都给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天赐良机,使之在筹资和融资过程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  相似文献   

2.
董登新 《西部论丛》2008,(12):42-47
“投资银行”(investmentbank)一词来自美国本土,它是20世纪30年代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一类投资性金融机构,它并不从事任何传统银行业务,而是以经营证券业务为主业。人们一般将投资银行简称为“投行”,以区别于商业银行“银行”的简称。这类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被称为“投资银行”,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被称为“证券公司”,在欧洲则被称为“商人银行”。相比之下,美国和亚洲地区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是比较专业的金融机构,而欧洲的商人银行则多是综合性银行,它们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3.
现代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经济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钊  郑鸣 《特区经济》2004,(11):99-101
早期的企业并购作为偶发性的活动基本上是自我完成的,并没有投资银行的参与;企业并购真正引入投资银行的参与也不过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到了现代,在风起云涌的企业并购浪潮中,任何一个企业既可能成为并购方,也可能成为被并购方。然而,始终站在风口浪尖,运筹帷幄的是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是美国银行业兼并烽烟四起的年代。1995年更是美国银行业的“兼并年”.各大银行的积极参与使全美十大银行排行榜的座次数月内几次更迭。6月19日,美国第一联合公司以54亿美元兼并了第一菲德利蒂公司,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兼并案的最高纪录。然而,还不到四个月,美国第一两业银行即宣布将以103亿美元兼并美国第一州际银行(FirstInterstate),将这一纪录提高了近一倍。不仅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也积极参加了这次兼并潮。8月28日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宣布将以5.26亿英镑收购英国的股票经纪公司SNC。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  相似文献   

5.
天下事     
《东北之窗》2008,(19):7-7
美国投行绝迹华尔街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批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幸存的最后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至此,华尔街5投资银行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独立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分化进行梳理,分析盈利模式分化的原因;以高盛公司1998年至2008年相关财务数据,揭示多元化独立投资银行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最后指出,多元化独立投资银行之殇不在于盈利模式创新,也不在于金融创新,而在于金融市场风险无法得以有效监管和防范。盈利模式各异的独立投资银行仍将继续并存。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或倒闭或转制成为银行控股的公司。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此次危机的成因,投资银行不仅是受害者还是肇事者之一;从投资银行的文化演变入手,探讨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之路。在借鉴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大力提倡金融领域的创新,培养和强化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美国标准的危险——次贷危机下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美国标准具有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基石,以证券市场为金融体系中心,以风险为投资银行"商品"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金融"大爆炸"是美国标准被奉为国际标准的契机,90年代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增加了美国标准的优越感。随着次贷危机由美国蔓延至全球、由金融产品领域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金融业美国标准所存在的监管缺失、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信用以及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缺陷等问题进一步暴露。次贷危机之下,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政府与市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美国标准具有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基石,以证券市场为金融体系中心,以风险为投资银行"商品"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金融"大爆炸"是美国标准被奉为国际标准的契机,90年代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增加了美国标准的优越感。随着次贷危机由美国蔓延至全球、由金融产品领域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金融业美国标准所存在的监管缺失、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信用以及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缺陷等问题进一步暴露。次贷危机之下,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政府与市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微软公司,这个曾以发展最快而闻名于世的公司,在20世纪末又以垄断案而更加引起世人瞩目。70年代,从哈佛大学肄业的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微软在80年代以后相继开发出MS-DOS和WINDOWS,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它曾是美国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其实力是美国高科技产业雄居世界之首的证明,被视为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威 《辽宁经济》2005,(9):108-108
财务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大约在15—16世纪,到了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产业革命进入完成时期,以及股份制公司的不断扩大与逐渐完善,为了适应筹集资本、发行股票和分配利润的需要,产生了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我国企业管理和理财的发展应该说是走过弯路,付出了相当代价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企业一度都曾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美国,60年代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达93.8%;在日本,70年代初期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达83%;韩国80年代末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逾91%。不可否认,多元化经营曾使许多企业获得了成功。但是,到了90...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8,(14):18-19
【英国《金融时报》3月19日】金融市场已经陷入混乱。几家欧洲小银行和美国一家大型投资银行都已经倒闭。信用不断蒸发,金钱停止流动。经济悲观情绪日益加剧。但是,除了仍然相对较少的美国家庭面临丧失抵押品赎回权,世界各地的公司和家庭受到的影响还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自由竞争是当时盛行的观点。政府为了维持一个健全的、高效率的银行制度,只实行最低限度的管理以维持竞争秩序。当时,美国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是相互渗透的。大多数商业银行直接或通过其附属机构从事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在承销股票和债券包销业务的同时,也开办某些商业银行的业务就是一种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5.
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以来,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15日,华尔街再爆惊人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的财富大厦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16.
媒体速览     
角力"亚投行",美国遭遇滑铁卢中美之间的角力往往难分伯仲,但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这件事上,中国大获全胜。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在本月相继表态希望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美国曾成功使包括澳大利亚、日本与韩国在内的盟友缺席亚投  相似文献   

17.
孙涤 《西部论丛》2003,(8):38-39
大有可为的投资银行业务 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往往指证券承销和证券交易两个方面。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投资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包括兼并收购、金融衍生产品、基金管理、风险投资、顾问咨询、项目投资、租赁业务、证券托管和抵押、银行保险等等。由于过去的金融监管制度,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这些新兴的业务活动中并没有做出明确限制,以上领域实际上成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能够自由角逐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8,(12):51-52
美国投资银行发展过了头,中国投资银行业方兴未艾 美国华尔街上那些拥有着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投资银行在此次全球金融海啸中扮演了“肇事者”的角色,它们借用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进行杠杆融资,其运作手法可谓是层出不穷,并最终酿成了此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金融海啸。投资银行在美国长期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它们知道早晚要出事却仍继续一意孤行、为所欲为的行为,充分显示了资本在没有管制情况下的贪婪本质。美国的投资银行在绝对自由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像一匹匹脱僵的野马,一路狂啸,毫不犹豫地向悬崖奔驰而去。对痛定思痛的美国投资银行来说,“过犹不及”这个基本的道理将成为最为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19):22-25
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以来,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15日.华尔街再爆惊人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的财富大厦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20.
于恬 《产权导刊》2007,(1):60-61
创始于1869年的美国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一家合伙制跨国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在伦敦、东京和香港分别设有地区总部,并在全球19个国家41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高盛以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经纪业务著称,在投资、融资、收购兼并、股票债券研究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300多家是美国高盛公司的长期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