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富豪,中国的富豪更要理财 二元经济社会中富豪群体一直拥有最耀眼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当民众对娱乐圈“潜规则”习以为常却难觅爆料之后,疲倦的目光往往又会重新回到关注富豪们的理财活动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向广大投资者推广投资理财知识和风险控制意识,中国民生银行目前成立“投资者教育网络学院”。据介绍,网络学院将利用网络优势和视频技术,提供投资理财相关基础知识,开设各类网络教育课程,聘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网络授课,从市场分析、产品介绍、投资策略、风险教育等多角度介绍理财知识、讲解投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3.
恒生 《沪港经济》2007,(9):32-32
个人理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它的涵盖面广,注重实际外部投资环境,强调科学的理财目标。顾名思义,个人理财是对个体的“人”或个体的“收入单位”(比如家庭)而提供或接受的理财服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个人理财最大的特色就是强调个体,强调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4.
《西部论丛》2007,(3):76-77
也许,你现在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想把自己的财产通过投资渠道实现增值。然而,理财的方法不一样,财富增长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光是碰运气,可能这次运气好撞上了,但是不可能撞一辈子大运:另一方面,有运气但不会理财也没有用。因此,投资理财必须重视“势”、“术”、“运”。日前在沪上举行的一次投资理财讲座中,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专家针对具有稳定收入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王静 《浙江经济》2003,(23):56-58
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已经使中国进入投资理财时代。这里所说的投资.就是在承担较高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组合获取较大收益的“以钱赚钱”的活动。理财就是在科学管理财务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保值增值,即如何“省钱花钱”。投资理财活动是社会分工细化、经济活动复杂化、金融服务专业化的反映。当社会财富积累和经济金融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奔奔族理财     
《西部论丛》2007,(5):82-82
本书是专门针对”奔奔族”(25—35岁)——目前最需要理财的年轻一代而写。从提出理财理念、建立理财基础,到提高理财能力、掌握投资及消费规律等四个方面,对”奔奔族”生活中最需要做好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细节逐个进行提示,配合在他们身边发生的理财案例,帮助读者迅速建立理财观念,掌握理财要.羔。此外,本书在每片结尾处留下了发人深省的“理财哲学”。  相似文献   

7.
现金流:实现理财目标的基础 “开源节流”本是一个普通成语。现在被许多理财专家分拆成“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保证长期稳定的收入,“节流”就是控制开支,只有长期收入大于开支,才能累积资金用作各种投资和理财。难怪理财专家不断谆谆告诫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努力工作、强制储蓄,这才能为未来理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继2004年1月份兴业银行推出“万汇通”外汇理财业务后,光大、中行、工行、建行等相继推出外汇理财业务,花旗等外资银行也在中国纷纷打起个人外汇资产理财的“擦边球”,事实上,以“理财工作室”名目流行于中国的外汇理财服务,一直是中外银行暗中较量又秘而不宣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DPC行贿被罚事件,再次暴露出我国一些行业的潜规则——商业贿赂已成行规,让从业者陷入“谁不给就出局”的“囚徒困境”,也让我国法律法规陷入尴尬。而商业贿赂已对我国吸引外资构成环境瓶颈。当前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应由提高政府效率转变为打破潜规则,构建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8,(1):76-76
最具媒体影响力的理财专家,讲述最受大众欢迎的理财之道!理财的“五个一生”:一生属守量人为出,一生莫让债务缠身,一生坚持组合投资,一生远离投资陷阱,一生搞好婚姻理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