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丽华 《经济管理》2001,(15):67-7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数据来源:The Banker,July2000,Top1000World Bank)。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近2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占其贷款总额的25%(199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这些不良资产基本上是由贷款形成的,其中逾期的占67%。呆滞贷款占20%-27%,要核销的呆张占7%-13%(周小川,1998)。国际上对这些坏账的判断则更为悲观,有些对坏账的估计值甚至高达40%(Wilder估计数字),德意志银行的Spencer则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75%的贷款贷给了国有企业,这些贷款的2/3近年来遭受损失,由此他判断不良贷款比率约为5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已居国际银行业前列,甚至超过某些金融危机国家的不良资产比率。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邦识 《经济师》2004,(6):218-2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 ,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 ,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因而 ,必须积极探讨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 ,从而加快治理不良资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胡丽丽  赵迪 《经济论坛》2007,(2):111-113
为了防范、化解国有银行长期积累的巨额金融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1999年,国务院审批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置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约14000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并明确最大限度保全资产的经营目标。金融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为做好对其的评估工作,资产管理公司和评估业进行了大量探索,财政部也下发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但由于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特殊性,在评估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锋 《经济经纬》2003,(1):72-74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处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保值增值是我国当前迫芬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难题。对社保基金参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不仅可以而且必要,是实现双赢的措施,进而提出了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补充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冬年 《经济论坛》2006,(13):110-112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资本金缺口自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措施来充实和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体如下:1998年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来充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997年的3.71%提高到7.01%;1999年成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但当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却降到6.89%。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对其承担无限责任的产权制度,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中必然包含国家信用的非账面无形资本,缺…  相似文献   

6.
崔光华 《经济论坛》2005,(10):63-6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长久以来,不良资产比例偏高一直是妨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破坏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隐患。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几年来,我国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于1999年一次性剥离和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目前,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5960亿,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已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本文揭示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是体制问题,提出化解不良资产之关键是对金融制度和产权体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张明 《资本市场》2004,(4):54-55
<正>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背景和取得的进展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对国有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以及自身经营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本文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现状与成因。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果把信贷资产流失理解为已经发生但同时又没有予以补偿的信贷资产损失,那么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应当包括贷款的呆帐损失、亏损和其他损失。1.呆账贷款的估测(1)帐内人民币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末国家银行的贷款余额为39393.40亿元,在扣除了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超 《经济师》2008,(12):194-19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法来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不良资产处置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给产权交易机构提供了产品创新契机。我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目前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掌握着1.4万亿不良资产,但这只是中国庞大的不良资产中的一部分。除此以外,现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而其  相似文献   

12.
<正> 问题的提出中国加入WTO后,整个经济活动将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而要保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银行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是关键。但是,中国目前金融业的状况并不乐观。据同期金融统计资料,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相当于银行资本的4倍。银行及其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呆账准备金不抵不良贷款,也不抵呆滞呆账贷款的情况相当严重,从而失去许多重新贷款创利的机会。由于贷款占中国银行业资产的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可能随时诱发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对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和束缚中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桎梏,已到了相当危险的边缘。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应该引起金融当局、理论界、实业界以及社会各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杨宁 《经济月刊》2011,(4):108-108
自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实现了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金融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及价格完全转移到对客户的争夺后,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主宰各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重要指标。在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天水市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胡迪斐 《经贸实践》2012,(11):62-64
20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弊端和经济转轨等多种因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累积了巨额不良贷款,国有企业高度负债。1999年底,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不良资产率超过30%,成为中国银行市场化、商业化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经营体制的更新、思维观念的转变以及中间业务的开拓,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架起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金融企业普遍存在着不良资产,这已成为困扰金融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使金融业轻装上阵,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决定成立长城等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这样,几家大的商业银行的问题解决了,但为数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银行如何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部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魏伟 《经济前沿》2004,(11):40-43
目前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成为当今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本文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和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的困难入手,论述了不良资产形成和处置过程中的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企业等所发挥的作用;银行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体和关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并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中介机构紧密配合为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是不良资产化解的根本出路。同时,分别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苗华水  路妍 《经济师》1998,(9):25-27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加快改革力度,尽早转变为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同国际金融接轨。然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却面临着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阻挠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也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辉 《经济师》2005,(3):224-225
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 ,外国银行将凭借其资本、服务、品种等优势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极大冲击 ,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已存在的不良资产严重阻碍了银行的改革步伐。文章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不良资产的存量处置和增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代经济科学》1997,19(1):43-51
国有商业银行科学贷款决策体系的研究山东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从现实看,如何建立相互制约、责任明确、决策科学的贷款决策机制,仍是国有商业银行远未解决的一个课题。本课题将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科学的贷款决策体系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新兴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不良资产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情,探讨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运用资产证券化这种新兴的不良资产重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