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我国加人WTO后,WTO的法律制度成为必须遵循的规则。本文探讨了我国现有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与WTO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银行监管法制革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用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导致了金融服务业的网络业务的出现。尽管网络银行只是在近十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网络银行的监管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银行监管的特点,包括网络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更容易发生银行挤兑、网络银行中经理人员避免外部监管的手段更先进、网络银行的国际性也增大了监管的难度等。为此,中国政府应尽快制定了有关法规,健全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的法规框架,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的规定、网络交易公平规则的制定、网络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跨国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3.
信阳市城市信用社重组案例分析表明,现阶段重组后的城市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按照统一的银行监管标准和WTO对市场规则的要求,城市信用社应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入世后,WTO中有关法律原则与制度将迫使我国银行法律制度做出相应变革,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的种种承诺更是必须履行的重要义务,需要通过国内法制的修订及实施来体现。现有的银行法制在基本原则、具体制度和规则方面都存在诸多与WTO法制不相容的内容。为适应入世的需要,我国银行法的价值取向、创新的方式方法,公开和执行的机制与手段都必须有相应的变革;同时还需要生成许多新的规则,以推进国内银行业顺应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的潮流。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银行法制与WTO法律制度不适应的基础上,就未来银行法制变革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入世后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本在深入分析加入WTO后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改进银行监管方式、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完善监管法律体系、提高透明度、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创新以及监管人才培养等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目前在银行监管环境、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不协调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法律、制度和机制层面,就如何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和谐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银行监管效率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方平 《中国金融》2006,(23):66-68
关于银行监管制度建设问题 银监会成立后,制定颁布了一大批银行监管急需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框架体系。但由于监管制度本身属于稀缺资源,因此我们的监管制度供给显得相对不足,滞后于银行业发展和监管需要,在一定程度压缩了银行监管效率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差,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重点不突出,忽视监管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约束机制,监管环境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协调,针对加入WTO后银行风险变化的新特点必须及时转变监管理念,转移监管重心,强化市场约束的监管作用,培育健康的银行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相似文献   

9.
银行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功能作用,决定了银行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则决定了加强和改进银行监管的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银行监管的相关知识和基础理论,立足于我国银行监管的探索实践,从探讨银行监管的概念、目标、重要性、特殊性、主要内容等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的管理理念比价落后、缺乏有效监管协调机制、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够灵活、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多角度、多学科领域,就银行监管的监管成本分析、制度体系完善、部门协调沟通、退出机制、方法创新等方面对解决当前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银行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些举措建议,对提升我国银行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结构、监管体制与银行监管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与安排,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无既定的定论或模式。银行监管的效益取决于金融监管资源的配置和制度安排,在同样的监管体制下,还受制于信息结构的变化。本文试图从规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在不同的信息结构、监管制度下银行监管的效益,并对现代银行监管体制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