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2006-2007年,我们对杭州市农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技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落实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技推广机构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入场入社,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省农委决定围绕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省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以"彰显农技推广魅力,展示为农服务新貌"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农业部科教司正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云平台将首批上线为3000名专家、10万农技人员、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和1000万辐射农民免费发放"智农卡"、开通智农通服务,打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米,实现移动互联互通,为广大农民和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科技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到位率。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包括科教体系综合业务、智慧农民、农技推广、科技创新支撑、成果转化交易和美丽乡村六个专项子平台以及全国农科教环能综合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山西省农业发展停留在增速缓慢期,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为研究内容,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从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现状分析、体系构建等方面分析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通过发展壮大山西省农业技术市场,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促进公益性农技服务与经营性农技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是一个"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信息化综合性服务平台,具有权威性、便捷性和实用性。它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支撑,整合了各类农业科教信息资源,集结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从而搭建起一个中央与地方、专家与农技员、农技员与农民、农民与产业之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桥梁,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教服务"三农"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建湖县精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农技推广科普宣传等工作,全县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农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强化技能培育,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完善培训体系.以种养大户、农业企业骨干、农民合作组织骨干、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益民信息社信息员、青年电商经营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对象,聘请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专题授课,讲解农技领域新成果应用,为农民送去致富“金钥匙”;选聘行业内行家能手,进行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传授技术.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县范围内精心挑选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作为实训场地,设立田间课堂、农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形成既有课堂讲、又有观摩学、还有基地练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如皋市以生猪、蚕桑、稻麦、蔬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为载体,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到位率、转化率;探索了一条农技推广的新机制,形成"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激发了农技人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原创成果的形成、先进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实现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关键又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人数超70万人、覆盖农业各领域的技术推广队伍。农技推广人员将科技送到千家万户,为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和建设新农村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经济》1997,(8):64-68
农技推广:成本、效益与农民决策《农技推广:成本、效益与农民决策》课题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本身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农技推广就是将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加...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根本出路在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关键环节是推厂Lo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体系,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完善了农技推广法律制度,对我国农技推广事业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一、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从业者科技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有差距都市郊区农业从业者一般呈减少趋势,而且外来农业从业者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存在着有经验农民少,外来农业从业者生产盲目性大的情况,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农民搭建有效的互通平台,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将最新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传统解决办法是印发报纸、刊物,或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信息获取不及时,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人数的有限,农民所获得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吉林省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开始承担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相继开展了玉米、水稻、林蛙、林下参和食用菌等农业推广项目,实现指导科技示范户954户,辐射带动农民1500户。作为农民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他们不断尝试让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的办法,到2017年已经实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及首届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座谈会上,十位农业科学家及十位基层农技员获得农业部的表彰和资助。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付玲入选首届农技推广标兵。从事农技推广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二十多年,付玲立足农村服务农业,致力于组织实施多项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民和农  相似文献   

14.
地方简讯     
宁夏出台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意见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以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意见》共分20条,对当前和今后全区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发展目标。意见明确规定,今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由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和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构成,主要承担关键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民培训,动植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理,农产品生产中的质量安全监管与配套服务,农业资源、生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各地的"科技下乡"活动方兴未艾。印发农技资料已成为农技部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技致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利民利国的大好事。但是,在农村,一些农技部门发给农民的某些农技资料内容累赘自不待说,生僻字、繁体字、异体字屡见不鲜,专业名词术语大量使用,有的甚至还用英文字母代替,别说是耕作于田间地头的农民,就连非  相似文献   

16.
南京农业大学坚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信息、品牌等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在创新实施"科技大篷车"、"双百工程"基础上,整合政府、产业、教育、科研、金融、用户(简称"政产学研金用")等资源,以创建"专家工作站"等农业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专家服务站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使之成为我国"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滑县地处豫北平原,辖23个乡镇(区),1019个行政村,总人口127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耕地面积195万亩。常年种植粮食作物260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05年以来,滑县农广校以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等农业科技项目为依托,结合滑县实际,整合县、乡农业技术力量,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后,县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民欲致富,农技必先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致富传送农业科技,是县级农技推广中心赖以生存乃至谋求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近日,阳朔县组织农技等方面的党员、专家巡回全县9个乡镇,开展以传授农业生产抗寒救灾技术为重点的大型下乡活动,及时将相关科技资料送到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健全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了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发展循环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