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首度创意打造出以"宁波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专列,自12月20日起将正式上线运营,车厢设计分为"米香"、"渔香"、"书香"、"心香"四个主题。以宁波典型的文化符号和核心元素,烘托出城市文化特质,激发广大市民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吸引外地游客深入体验,细细品味美丽的宁波。12月  相似文献   

2.
<正>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近年来,宁波的文化事业发展可谓风生水起。而作为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宁波戏剧更是日新月异,精品不断,成为宁波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新手段。在去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上,宁波四台新戏从全省四十多部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其中甬剧《筑梦》、姚剧《浪漫村庄》、话剧《大江东去》一举拿下新剧目奖,奠定了宁波在全省文艺创作方面第一方阵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70年,宁波的文化经历了从百废待兴、干发新枝、拨乱反正到繁荣发展的阶段,宁波的旅游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初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文化旅游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宁波"中国大运河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进一步确立。近年来,宁波荣膺"东亚文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曙区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打造"书香海曙"文化品牌,既是传承和弘扬宁波人文精神的现实需要,又是立足海曙优势资源、助推宁波建设"书香之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14,(23):58-59
<正>11月24日,宁波市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宁波好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宁波大剧院举行,"宁波市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暨惠民文化消费月"圆满闭幕。本次活动以"文化,凝聚城市力量;艺术,点亮百姓梦想"为主题,按照"市县联动、系统整合,百花齐放、雅俗共赏,广泛参与、人人分享,繁荣文化、促进消费"的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12月7日,在经历了"春·传承、夏·绽放、秋·和睦、冬·共享"四部曲后,"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活动年圆满落幕。去年下半年,宁波与韩国济州、日本奈良一起成功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2016年4月15日,以"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为主题的"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正式开启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同时奏响了宁波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6月21日下午,第十二届宁波网络文化节在镇海拉开帷幕。宁波网络文化节从2008年创办以来,连续11年为宁波网民送上网络文化大餐,累计参与网民1500万人次,成为宁波影响力和参与面最大的网络文化活动品牌。本届宁波网络文化节以"追梦七十年,‘甬’向新时代"为主题,分设"致敬篇""礼赞篇""追梦篇""多彩篇"四大篇章,通过开展积极健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上向善的数十项网络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1月,宁波被正式列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之一,并于2014年6月申遗成功。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与"海上丝路"申遗项目启动,让宁波这座位处中国大运河"浙东延伸段"的"海上丝路"出海口枢纽城市有了新的定位和身份,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交融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将开启宁波河海文化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宁波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根脉发达,资源丰厚。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龙"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梁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等璀璨夺目,光耀海内外。而作为重要地域特色的宁波海洋文化,更是种类丰富,传播兴盛。海洋文化是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宁波城市文化的基本元素,是宁波城市灵魂和宁波精  相似文献   

10.
黄文杰 《宁波通讯》2013,(10):10-29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论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宁波初民在人与水的对话中,诞生了河姆渡文明;宁波先民从生存到生活的抉择中,开启了宁波文明的水之路。独特的四明之水,造就了宁波特有的水利文化,因此而孕育了宁波特有的稻作文化、运河文化、诗路文化、书香文化、渔文化、港口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融合之路、文明对话之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宁波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对于拓展宁波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加快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标准,宁波将着重推进七大文化工程建设,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上文已经展示了宁波在载体平台搭建和企业培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展示"文化贸易促进工程"和"文化消费拓展工程"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正>宁波在推进"名城名都"建设中,着眼文化先行,以"东亚文化之都""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建设为引领,为宁波时尚文化与时尚生态创建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各在甬高校尝试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与高校的良好互动模式,依托院校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文创科技服务,以形式多样的艺术展演,展示办学成果与社会服务能力,助推宁波城市时尚与文创新业态,激发时尚生态发展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宁波被列为首批26个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是浙江省此次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宁波市创建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基础好,要在试点到示范的过程中先行一步,争做创建工作的领头羊。"文化部专家组组长、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祁述裕教授对宁波的工作作出了肯定。入选以来,宁波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使得  相似文献   

15.
江鲁 《宁波通讯》2014,(17):40-41
<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各类优势。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是宁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促进本地产业升级转型的战略需要,也是宁波在融入国家战略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扬宁波所长,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阳明心学作为其中的精华,是中国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宁波作为阳明故里,一直注重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行"知行合一",挖掘阳明文化内涵,实践文化创新,助力"名城名都"建设。作为一所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高校,宁波财经学院近年来全面践行阳明文化,以建设高校特色文化平台——"阳明讲堂"为核心,深化阳明文化探索,推行产、学、研合一。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以"阳明思想与世界文化建设"为主题的2016天一阁论坛于12月3日至5日在宁波举行。2016年是宁波的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也是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建成450周年。此次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文化类大型国际论坛。100多名中外学者齐聚宁波,畅谈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的确,文化是使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张特有名片,而天一阁,就是宁波最独特的文化名片之一。作为名闻中外的藏书楼,天一阁已矗立了450余年,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滋养着宁波这座城市,让宁波的文化气质历久弥新,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口号更加响亮。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全面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是民生福祉,更是力量之源,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十三五"期间,宁波全面推进"名城名都"建设,"书香宁波""音乐宁波""影视宁波""创意宁波"建设初见成效,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为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日下午,2019中国(宁波)体育高峰论坛在宁波日报集团融媒体演播厅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龙舟·体育·城市"。上台接受访谈的嘉宾分享龙舟文化与宁波的渊源,展望龙舟竞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就"体育+"扩大城市影响力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也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访谈,主要介绍宁波龙舟竞渡的历史与文化。活动结束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