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题探讨大学生对于促销方式的偏好,同时选取几个因素进行展开,从一定的程度上描述出相应的关系和原因。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商家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得两方面的信息,最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大学生消费群体更倾向于价格折扣这一促销方式,但对其偏好程度会随着商品本身价格高低发生变化,情感性的消费心理也会对价格折扣的有效性构成制约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引导商家根据产品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2.
商家能够从促销中得到什么?在促销活动此起彼伏的岁末年初,这个问题值得商家考量。一般的商家希望从促销中得到的,无非就是销售量的短期提升。但是一个真正成熟的商家,会看到促销背后隐藏的更多东西。一般来说,促销有四种模式。吸附游离型:通过价格诱因促使游离者或竞争品牌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在促销时销售额升高,促销一旦停止,销售额又回归到原有水平。这类促销常常采取提高消费者关注度的方式,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它虽能在促销期内提升产品的销售额,但并不能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度,也不能提升忠诚度。透支促销型:促销时销售额大…  相似文献   

3.
返券促销风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作俑者是北京的商场。当年北京各大商家大打折扣战,庄胜崇光百货率先推出了“满100元返20元券”的促销。这一新的促销模式立即吸引了商家的关注,全国各大商场都趋之若骛。几年过去了,中国百货店日益蔓延的返券现象可谓愈演愈烈,正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商家为何如此钟情于返券促销,对直接打折等促销手段却付之一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以高校大学生为消费主体的消费市场也大大引起更多商家的关注。对很多商家来说,大学生消费市场不但蕴藏着很大的商机,而且也意味着消费群体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商家要积极开发针对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价格,寻求使产品顺利到达大学生手中的分销渠道,并通过促销宣传,刺激大学生采取购买行为。本文主要阐述商家在开发大学生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雷祺  徐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23):134-135
促销是动态营销的一个阶段,是商家形象展示的辅助手段。不管你搞积分促销、赠品促销、还是搞组合促销,都要高度重视促销设计过程的规范性,促销不是一促了之,它将影响商家形象及消费者对商家的忠诚度。一个成功的促销活动,能够加深顾客对商家的认同感。使顾客不仅对商品本身认可,更重要的是对商家和品牌的认可,这也是促销的最终目的。但是,在现实的促销过程中,许多商家只是过分追求短期效益,为了获得蝇头小利,而置消费者的忠诚度及商家可持续发展而不顾。  相似文献   

6.
石海娥 《光彩》2012,(9):34-35
清理库存的首要原则是,根据库存的情况制定销售策略夏末秋初,各大商场都开始清理夏装库存,怎么处理库存才能让商家在保本的基础上有盈余呢?商家们各出奇招。从6月底开始促销衣优雅服装店叶美玲叶美玲在6月底就开始进行货品促销了,其模式是购第一件9折,购第二件8折的递进式促销。"往年我们会在7月中旬或7月底进行这个活动,但今年在6月底就开始了,相较往年提前了差不多1个月。"这是因为一旦当地几个大商场开始做促销,势必会对小商铺的销售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应对今年的库存压力,他们必须抢占折扣先机。对于这种递进式促销模式的效果,叶美玲用数字进行了说明:在使用了促销模式后,成交率从30%提升到了70%。这对尽快消化库存,促进资金回笼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赠品促销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广大商家竞相采用。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赠品促销设计,其传播和诱买的营销功能不变。本文在分析赠品促销的营销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赠品促销的操作步骤和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广大商家开展赠品促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促销促销再促销,促销到底能为商家带来什么呢?“是蜂拥而至的客流。”曾几何时,促销成为了商家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推广品牌靠促销,增加销量靠促销,实施所谓的整合营销传播也靠促销,与竞争对手展开博弈时也别无他法,还是促销。促销促销再促销,促销到底能为商家带来什么呢?“是  相似文献   

9.
节日促销多促销,即促进销售的活动,广义上讲,包括广告、公关、地面促销等等都会对产品的销售起到促进的作用。狭义上说。只有促进销量的活动才被定义为促销。每逢节假日。往往是商家进行促销的时机。节日里确实能够给商家找到很多促销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利用假日经济开展促销活动,是商家抢占市场、提高销售额的常用手段。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传统的假日促销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消费陷阱,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商家进行假日促销的一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促销成为了商家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推广品牌靠促销,增加销量靠促销,实施所谓的整合营销传播也靠促销,与竞争对手展开博弈时也别无他法,还是促销.促销促销再促销,促销到底能为商家带来什么呢?"是蜂拥而至的客流."一位商场经理深有体会地说道.然而在他们最近进行的一次装修前的促销活动中,客流却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促销是商场为了扩大销售,获得收入的一个很好的方式.目前,商场为了在各种节庆进行促销活动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手段和方式.对于商家的各种促销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促销结果的特点和其会计处理的方式,对于商家选择正确的促销方案和核算有关的收益都能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重点探讨了商场不同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从电子优惠券谈网络促销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家为了在整个市场上站稳脚跟,保持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纷纷展开了促销大战。各种新的促销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子优惠券就是其中最显著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探讨了电子优惠券的特点,运作模式,发展状况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或者说创新应用,以此来对整个互联网采用的促销方式和理念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政 《江苏商论》2005,(8):28-3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促销,各种促销方式对商家的利润影响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的促销手段进行会计税务分析,试图从财务的角度找出最佳促销方案。  相似文献   

15.
浅析过分充足理由在商场促销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场的促销由来已久,为获取更多的销售额,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可谓层出不穷,但同时商场明显感到促销前后的差异。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过分充足理由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商家的促销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勇 《商场现代化》1996,(12):13-14
<正>零售商业的繁荣,正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商家的涌入,大规模的商厦商城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商家除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做广告,更绞尽脑汁推出了许多的促销手段,诸如;折价让利、季节性消价、有奖销售、以旧换新……等等,在这些促销手段中,以折价让利、有奖销售最为普遍.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竞相让利,这样的促销方法既降低了商家的利润率,又不能让广大的消费者普遍得到切身的实惠,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如何开拓思路,利用自身优势建立新的促销模式,合理、有效、便利的控制利润.给予消费者更多的、真正的实惠,让消费者普遍满意,是商家关注的焦点.随着商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采用计算机设备,利用以PC机为平台的第三代销售终端机(POS)和通信网络组成的POS系统.实现商业进销存的现代化管理.通过商业POS系统,商家不仅可以实现库存商  相似文献   

17.
《商场现代化》2012,(35):79
<正>如今,年底圣诞、元旦"双庆"已经成了商家们促销揽客的一大契机。今年的圣诞节正日并非周末,元旦调休也略微有些让人失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商家们的促销热情。从12月初开始,各大商场百货以"庆双旦"为主题的促销就已经提前开始"交战",陆续推出一系列以圣诞、元旦为主题的促销活动。记者走访了解到,眼下,很多百货商场开始改变"折扣至上"的单一模式,加入多种新颖的促销形式。在这次年底"大促"中,促销形式五花八门,商场用于抽奖的礼品也非常丰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火热起来,赠送产品就是商家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消费者在商家的促销活动却成为了受害者,各种赠品质量纠纷问题屡屡发生。由于商家的一句"免费附赠",他们就可以逃脱责任吗?谁又应该为赠品的质量负责呢?  相似文献   

19.
活动都是经过下游商家的手开展的。因此企业在进行促销活动设计与执行的时候,有必要事先评估该活动是否会给商家带来钻空子的机会。同时加强过程监管,在促销实施期间,最好抽出2~3天的时间对实际的销售量进行一定的统计,以此来评估阶段性促销的效果。有个公司是这样来预防商家截留费用的,促销费用由经销商垫付,公司市场部事前备案、事中跟踪、事后评估并兑付垫付费用。  相似文献   

20.
雍小龙 《中国市场》2011,(48):42-43
终端促销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被越来越多的商家认同,基于日益变化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商家终端促销的差异性促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差异性促销的重要性,差异性促销方式的选择来浅议企业终端促销的差异性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