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国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中部地区成为经济政策的边缘地区。“中部塌陷”之势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由此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既往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是“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迫切选择,是保持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张远军 《经济师》2006,(10):280-280,28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文章在分析“中部崛起”的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是“中部崛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慧霞  刘斯文 《经济地理》2006,26(4):714-716,720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成  宋立 《经济管理》2006,(15):11-13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采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实现三个结合,组合三种模式”,即“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与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可持续的复合型战略模式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与国家援助政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中部塌陷”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战略目标和定位以及国家援助政策。作者认为,近年来中部地区出现的塌陷现象并非是全国最严重的,其“增长塌陷”不如东北地区,而“水平塌陷”不如西部地区。促进中部崛起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当前应针对中部地区的典型问题区域,实施有差别的国家援助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湖北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人才战略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举措。本文对中部6省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比较,深入分析湖北人才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田艳平 《生产力研究》2006,(5):115-116,129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由于中部各省都想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经济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即中部地区在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结构化趋同的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指的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五省,是我国内陆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是全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枢纽。当前中部五省已经呈现落后于全国发展步伐的态势。已尖锐地预示着“中部塌陷”的现实可能。中部五省的落后,根源在于制度环境的落后,从而制约了内资和外资的引进,造成经济“输血”不畅。因此,要实现中部崛起就要从根本上改善中部五省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吴建军  仇怡 《生产力研究》2006,(10):117-118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由此,“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中部地区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加速崛起步伐,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突破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没有农村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中部农村在多个方面均存在“塌陷”.且塌陷的空间分异显著。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以及加大农村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促进中部地区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怡  刘超 《时代经贸》2007,5(4X):19-20
中部崛起战略应该从国家全局利益最大化和整体发展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和具体安排“中部崛起”战略步骤和政策措施,应该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沟通合作,使各种区域战略和措施政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合力,构建整体效率最大化的区域政策组合。在这个中部地区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人为的阻碍。本文研究的就是这些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找出障碍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消除这些障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中部凹陷"到"中部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部地区二十多年来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甚至增长速度还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出现“中部凹陷”现象。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如何崛起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搭建"中部崛起"的政策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均GDP、投资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组数据实证了中部塌陷的事实,阐述了中部6省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圈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根据政治氛围、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制定“中部崛起”政策的基础,并根据中部的发展和实际,科学地搭建“中部崛起”的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从中部地区的优势出发,分析当前中部地区独特的优势,然后探讨了中部地区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5.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使中部地区经济走出“中部塌陷”的阴影,是摆在中部地区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目前普遍认同的3种中部崛起的战略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了各自的局限性。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并探讨了中部区域创新战略的结构体系和基本内涵,明确了其对中部崛起的重要现实意义。随后从4个方面阐述了中部区域创新战略的发展思路,并针对目前中部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实现“中部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中部经济出现GDP增长的减速和“塌陷”的突出矛盾,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中部的比较优势和缺失因素,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依靠国家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部“三农”问题严重、中部工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创新乏力、中部政策倾斜“不知东西”等中部崛起面临的六大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崛起须紧紧围绕如何实现后发优势,中部崛起要实现战略上的思维创新,中部崛起的关键要选择一种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或模式,中部崛起需要抓住关键问题解决等四大思维分析方法;并紧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牢牢把握中部农业发展,夯实中部经济发展的“基石”、狠抓中部工业化,坚持中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突出中部经济发展的“亮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中部经济发展的“跨越”、进一步加快中部城市群的建设,把握中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托起中部经济发展的“支点”、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增强中部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部经济发展“后劲”等八大思维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同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中部走出"中部塌陷"困境,实现中部崛起,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是最佳途径和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中部的影响,探讨了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与中部崛起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