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失能老人照料护理问题的长远性制度安排,其实施意味着传统的"五险一金"将变为"六险一金"。北京市2016年开始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方案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因素,导致试点过程中存在保障对象范围不全面、居家照护资源未充分调动等问题。以东城区失能老人能力评估和需求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来源和失能等级是影响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的显著因素,借此从保障对象、资金支付和待遇标准三方面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状态生命表方式,使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2008-2012年纵向调查数据,将我国失能老人照料成本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医疗成本,重点关注机会成本,设计出高、中、低三种机会成本方案,对我国城乡失能老人余生照料成本做出估算.根据城乡失能老人照料成本特征与规律,建立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针对老年照料提供者的帮助计划是解决城乡失能老人照料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探索建立面向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津贴的救助制度是"弱有所扶"理念下政府公共财政责任的体现.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目前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补贴政策,在整合现有财政投入的多种老年津贴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集约财政资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长期护理津贴的财政压力;(2)2050年浙江省失能老年人口192.71万人,其中贫困失能老人67.80万人;(3)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费用逐年攀升,2050年覆盖该群体的护理津贴需财政投入4422915.42万元;(4)2050年多津贴整合可集约财政资金18.04%.为此,从统筹财政资金、整合养老资源以及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方面提出一些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断增多,作为专业化照护的养老机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W养老机构实践中,发现其存在半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缺乏个性化、护理员服务技能有待提升、机构服务资源管理协调不足等问题。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理念、价值观伦理和方法等优势,对缓解机构照护服务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工介入可从服务、赋能、资源整合三方面出发,满足半失能老人个性化需求;提升护理员服务技能;促进机构资源协调整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者、使能者、资源整合者的作用,缓解机构照护服务不足,提升机构照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帅 《商场现代化》2010,(11):118-119
本文以失能老人规模的迅速增长为线索,分析了失能老人增长的原因、社会影响,以及老年人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依照我国基本国情,预防才是解决失能老人增长问题的根本途径,对老年人休闲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讨论。从而建立失能老人问题与体育运动之间的逻辑联系,突出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在解决失能老人问题上可行性,基于此,分析和研究了老年人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年人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三期CFPS面板数据,以我国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老年人主观及客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观福利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参保老龄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客观福利方面,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在不减少代际情感联系的前提下,显著减轻子女对父母的代际转移支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显著降低住院费用和自付医疗费用实现医疗控费。(3)调节效应显示,失能等级较高的参保人受益更多。(4)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农业户口群体和城镇职工群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善福利的效果对农业户口和城乡居民群体更加明显。总的来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会使得包括被照护者和照护者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受益,而且对不同群体的政策效果差异明显,这对我国后期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慧  王菲 《商》2014,(37):69-69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患慢性病和失能的老年人规模越来越大,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现状分析其必要性并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绝对基数大、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多、生活质量下降、护理费用不断上涨,亟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文章通过分析国外相关国家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在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不断弱化,在此背景下,上门照护服务应运而生.而失能老人在老年群体中是极为弱势的,因而更加需要关注.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与家庭养老的弱化、家人难以悉心照料与失能老人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大背景紧密相关.然而,农村失能老人上门照护服务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仅仅依靠政府难以满足农村失能老人上门照护...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长期失能收入保险的定价方法已经趋于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减量表方法、曼联方法和多状态方法为主的三大类方法。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长期失能收入保险,在长期失能收入保险定价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很少。本文讨论了长期失能收入保险定价的影响因素、定价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5、2008、2011年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运用组基轨迹模型考察了存活、死亡、失访老年人的失能轨迹以及总体老年人的失能轨迹的性别、城乡、队列差异.存活、死亡、失访老人的失能轨迹存在明显的差异,死亡老人起点更高、发展更迅速;女性老人、城市老人更倾向于走上自理能力不健全的轨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自理状况是完善的,但失能的老年人其自理状况较之前恶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逐步发展,护理服务需求由个别家庭需求转化为社会公共需求,政府有责任且有能力通过强制手段满足公共护理需求,保障失能人口权益。我国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参保对象和资金归集、筹资渠道和主要资金来源选择、主要筹资方式探索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和资金归集中的主要问题是参保筹资对象覆盖不全面、资金筹集过度依赖医保基金、失能水平界定模糊、保障对象范围狭窄、待遇支付水平有限等。应逐步扩大参保筹资对象覆盖范围,推动资金筹集向多元化、独立化方向发展,建立统一、科学、量化的失能评定标准与护理等级,规范待遇支付方式,适度提高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失能人数的增长,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必要性。文章根据我国现状,并借鉴国际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提出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建议,包括参保对象、责任机构、资金筹集、资格评定以及待遇给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新疆728名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应用Multinomial 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失能 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多数失能老年人受“恋家情结”的影响而选择在家中接受照护,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来疆时间、来疆原因、失能时问及失能程度对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对相关理论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新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失能老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其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失能老人在选择机构照护服务时更多的是从个体能够获得的最大福利出发,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失能老人都能自由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以增进个人福利,这必然导致养老福利的不公平性,影响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出重视并优化失能老人的养老方式,保障基本养老福利的均等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医"包括医疗、护理、健康体检、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服务。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区别于传统的只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和养老的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老年病患者人数激增,其中不乏少数是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一道推动养老行业医护人员的上岗和培训体系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刘家养 《商场现代化》2007,(36):155-156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失能收入保险在欧洲和北美发展的较为完善,保险公司提供的失能收入保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仅补偿了因病、因意外伤害而致残的不幸者的收入损失,保障了他们失能后的生活水平,同时,在保持人们生活稳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健康保险还刚刚起步,失能收入保险目前在国内还极少,人们对其了解甚少。本文通过比较一些代表性的国家的失能收入保险,力图加深人们对失能收入保险的了解,争取为我国的失能收入保险的发展做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年CFPS数据,从微观家庭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多元化养老情境下赡养上一辈对中年家庭发展能力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表明,老人的经济能力、衰老特征、失能情况三个变量对子代家庭发展能力的联合解释力为82%。老人经济能力的中介作用十分显著,且对衰老特征影响子代家庭发展能力具有遮掩效应,导致衰老叠加风险被子代家庭和公共政策所忽视。不同出生队列、育儿类型、城乡家庭群组在"失能情况通过老人经济能力影响家庭发展"这条路径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失能引起城市老人由"小家庭"向"大家庭"的聚合,农村则相反。实施更加精准的家庭支持政策需综合考虑老人经济能力、衰老特征变化规律、失能情况以及子代家庭脆弱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5-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的分析,评估失能老人的照料需要满足状况及其变化,探讨什么因素会影响未满足的需要,并重点比较这些因素对部分未满足与完全未满足的需要的影响的差异。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截至2018年,超过一半的失能老人的照料需要部分未满足,照料需要完全未满足的比例约为3%,并且2005-2018年间照料需要未满足的比例始终维持在50%以上;照料资源倾向于中重度失能老人,轻度失能老人是照料盲区;虽然中重度失能老人几乎都有人照料,但他们仍需更多照料。据此提出,关注长期照料服务与一般养老服务之间的空白地带,构建从重度失能到健康的连续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功能严重衰退的失能老人建立以专业长期照护为主、家庭照料支持为辅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孙玉阳  王韬 《商》2012,(14):141-141
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护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生育率的降低,导致我们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家庭规模的缩小使传统的家庭赡养照顾老年人的功能逐渐衰退,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加强社区护理、完善相关立法等措施,保障广大老年人能够获得良好的照护及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