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7):66-66,68
在当今商业世界.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企业,很多都在开展全国性业务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业务.它们需要将其办公室及园区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环境。由于很多企业几乎完全依靠其网络来开展公司的业务,因而它们的联网结构具有战略投资意义.必须与公司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宽带的力量     
“宽带”也许是当今信息通信行业最令人兴奋的名词,无论是固网通信还是移动通信,无论是业务骨干网络还是接入网络,无论是业务平台还是应用系统都在向着宽带的方向发展。宽带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神往和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宽带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如果说2-3年前宽带在中国还带有相当程序的炒作成份,那么今天中国的宽带之路已越走越实。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不断成熟,无论是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还是业务/内容提供商都越来越意识到,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才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源动力,电信网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电信业务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融合是电信发展的趋势 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目前的网络无论是2G移动网络、固网PSTN、还是互联网都难以满足人们对话音、数据与多媒体融合业务的渴望,难从实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以任何方式通信的美好愿望。在这种背景下,业界对实现网络与业务融台的需求趣来越迫切,人们期待一种新的技术和新的网络形态来解决目前电信网络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HSPA(高速链路分组接入)对运营商和移动客户的意义是更高的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低的延迟,能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无论是在大众应用还是在企业应用方面,都将能够为运营商拓展业务市场新天地。HSPA解决方案有HSDPA和HSUPA之分。目前,HSDPA解决方案较为成熟,全球局级多个商用网络运作,主流电信设备商不仅可以提供全系列设备,而且还有优秀灵活的多种算法,能够为运营商的业务服务市场开辟出新的广阔空间,受到业界青睐;而HSUPA解决方案还处于研发和少量商用阶段。当前,全球运营商正迅速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服务引入其WCDMA网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5):44-45
网络运营商在长期的新业务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建设具有通用架构的业务网络,可以方便新业务主要公共功能的开发和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7.
融合的网络带给用户不同的体验和价值。无论是固网还是移动运营商,在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必然存在多种网络共存的情况,有效地实现在接入、交换、业务和运营层的融合,可以有效减少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增长和增加客户的沾黏度,并提高对纯 VolP 运营商和 P2P 免费 VolP 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集团客户的双核时代应该是在中国的电信产业进入全业务竞争后出现的,无论是传统移动业务主导运营商还是固定业务主导运营商,在业务和服务上,必须实现从单纯以企业或者运营商为单方面重心倾斜的局面向以运营商网络和集团客户业务网络两个方面的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当运营商设想在一个平台上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时,“多业务网络”这个术语应运而生,并被一直使用甚至有些滥用了。过去20多年,多业务网络的定义随着技术的变迁一直在变化。曾有一段时间,ATM被认为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甚至包括将比萨送到家中。不过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多业务网络的概念及其对运营商的重要性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上海电信本地传送网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随著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信息化浪潮的推波助澜,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早已突破了传统电话的通信模式;无论是在通信的方式和内容方面,还是在业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增值新业务、宽带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出现,这对于上海的传送网络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融合”是当今信息通信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融合”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信息业与通信业的融合,信息通信业与娱乐业的融合,通信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融合,企业的兼并重组等等。谈到“融合”,我们自然会想到很早就出现了的“三网融合”概念,电信、计算机和广电网络原本各有自己的业务领域和不同的技术特征,长期以来无论是业务还是网络都是互相分离、各自为政,这种局面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也难以向用户提供融合业务,  相似文献   

12.
业务整合与创新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FMC)是当今通信网络发展的一大热点。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无论是国内固网运营商相继推出的“手机休息站”、“一号通”、“灵通无绳电话”等业务,还是2005年英国电信BT推出的“蓝色电话”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资源的捆绑和共享,既降低了建网和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商的竞争优势,也为日后运营FMC(Fixed/Mobile Convergence)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面,笔通过对上述四种业务的简单介绍,以求一窥FMC业务的个中玄机。  相似文献   

13.
MSTP(MSPP)从概念的出现到现在开始成为光网络建设的主要设备技术已经有5年的时间。在新一代的光网络建设中,基于SDH技术的MSTP在网络中将逐步取代传统SDH。新一代光网络的主要作用还是完成网络业务的承载和传送功能,随着带宽出租业务的发展,新一代的光网络同时也是一个带宽业务运营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11,(4):87-88
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日前宣布推出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QFabric。QFabric是瞻博网络多年数据中心网络研发计划“层云计划”的一个成果。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大规模的云提供商,QFabric都在数据中心性能、运营成本及业务灵活性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3):50-51
光通信技术和宽带IP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通讯主干网络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带宽已经不再是运营商开展业务的拦路虎。但是,从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来看,话音和数据业务市场日益趋于饱和,导致运营商开始面临业务增长逐年减少、客户越来越难发展的困境。因此,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商业模式,从而为其创  相似文献   

16.
ITU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定义是,NGN是全业务的网络,包括电话和Internet接入业务、数据业务,视频流媒体业务、数字TV广播业务和移动业务。NGN是能够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的综合网络,支持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传统电信业务和广播业务的融合等,是有线/无线网络元素、计算机系统、家庭外围设备、智能工具等组成的融合环境,而不仅仅局限于基于数据的网络。  相似文献   

17.
《当代通信》2005,(23):65-6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及大客户的业务需求的迅速升级,原有的网络接入模式已不再适应或无法满足现有的大客户网络接入需求,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的筹备进而组建功能更强、带宽更高、支持业务更多的网络接入平台以满足目前以及即将涌出的大客户业务。  相似文献   

18.
WEB2.0IP业务的海量增长,对网络形成了巨大压力,运营商应如何应对?是建设更多的光缆,还是提高现行网络速度,抑或采用加速应用的新技术?答案是“都需要”。因为,在当今时代还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电信网络管理的概念比较熟悉,因为近百年来,电信业不管是固定运营商(自贝尔发明电话以来)还是移动运营商(自蜂窝通信发明以来)都在用好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保证语音业务为主的通信网的质量和安全运行。但是近几年来,在固网和移动网上为用户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宽,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电信网(固定和移动)获得的业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于是如何保障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增强网络对新业务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成了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因此业务管理的概念和研究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上一讲论述了目前网络中业务运营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一代网络的开放业务平台的要求,本讲则重点介绍实现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