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或者至少于年终时.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量.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并按比例结转当期已售存货的跌价准备.其存货清查的范围既包括从集团外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也包括从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当企业本期计提或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包括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计提或结转的跌价准备时.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就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抵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二是抵销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或者至少于年度终了时,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存货清查的范围既包括从企业集团外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期末计价的范围,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期末存货。当企业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包括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时,则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就涉及到如何将对内部购进的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进行抵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时,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存货清查的范围既包括从企业集团外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采  相似文献   

4.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集团内部商品购销业务及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同时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由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应将上期内部购进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调整所得税费用对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5.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集团内部商品购销业务及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同时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由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应将上期内部购进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调整所得税费用对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内部交易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抵销问题企业集团内各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 ,在期末要对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其中包括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计提的减值准备。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就会出现合并范围企业内部交易形成的计提减值准备如何抵销的问题。以下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1 关于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 ,如期末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 ,基于谨慎性原则 ,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  相似文献   

7.
王帅 《财会月刊》2010,(10):55-56
集团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在存在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相对复杂。首先可在完全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对内部存货交易进行抵销,然后再单独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一方面抵销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数,另一方面抵销其本期计提数,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数必须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相似文献   

8.
集团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在存在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相对复杂。首先可在完全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对内部存货交易进行抵销,然后再单独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一方面抵销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数,另一方面抵销其本期计提数,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数必须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相似文献   

9.
张川 《财会通讯》2005,(3):41-42
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均是资产备抵类科目,在企业正常的存货交易中往往会涉及到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但是,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讲,内部存货交易仅仅只能看作存货从集团中某一企业的仓库运输到另一企业的仓库,而集团内部的往来款项也只能视作集团内部资金调度。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内部销售和内部往来均应该抵销。同时,对于内部销售和内部往来引起的相关业务也应考虑。我们知道,在个别公司会计处理中,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就是难点,在合并报表编制中这两项准备的抵销就变得更为复杂。由于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既…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明确规定 :“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将存货减记至可变现净值而形成的减记金额在减记当期确认为费用。”但对企业集团之间的内部购销货物 ,购买方公司期末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内部购销存货时 ,除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处理外 ,内部购销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 :一是如何确定内部购销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是当影响存货跌价的因…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时,针对集团内部发生存货交易形成期末存货且发生减值的情况,需抵销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计提的不合理存货跌价准备以及与之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还需抵销内部交易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集团内部进行存货交易,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根据一体性原则,不应视为交易,而应视为存货在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在进行抵销处理时,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文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务会计处理分别作些介绍:一、存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存货当产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①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②企业使用该…  相似文献   

13.
依据新会计准则--存货准则的要求,期末存货计价应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期末存货成本高于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时,说明存货已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属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事项,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其予以抵销.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帮助会计人员和应试考生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4.
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其目的在于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从而使会计核算符合谨慎性原则。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笔者认为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是伴随着存货实物数量的减少或伴随着存货从企业退出而减少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  相似文献   

15.
存货跌价准备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而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编制内部购进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分录,更是难点及重点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把握,既要明白站在个别公司角度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道理,又要明白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上对冲销内部存货跌价准备的理由,更要在实际编制合并会计  相似文献   

16.
在集团内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情况下,如果内部交易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那么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内部交易存货进行合并抵销处理。在此,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集团内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情况下。如果内部交易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那么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内部交易存货进行合并抵销处理。在此,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行会计准则下,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交易形成存货的抵销分录一直是实务和考试中一个难点问题,笔者拟对此作一探讨。一、对比分步法1.先分别计算购买存货方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X),再计算集团整体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Y),不计提的视为0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一、内部存货交易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减值损失的抵销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发生内部存货交易后,若该项存货发生减值,则内部交易的买方企业期末应按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该存货成本(内部交易卖方的价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确认存货的跌价损失。而在合并报表中,该存货期末的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20.
存货进入企业后可能发生毁损、陈旧或者价格下跌等情况,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净现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净现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应在销售前确认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并调减存货账面价值。跌价存货销售发生时: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另外,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