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邹宏璐 《消费导刊》2009,(19):46-47
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系统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协同论是自组织系统的动力学方法论。本文认为,房地产业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等耗散结构特性;竞争与协同是房地产业系统演化的动力,而"涨落放大"使房地产业系统由非稳定平衡态逐步演化到稳定平衡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产业集群产生的机制是知识自组织,产业集群知识系统表现为系统化的产业集群知识分布和关联,存在于产业集群从事的生产性活动过程中.产业集群知识自组织表现为知识创新、知识系统演化、学习型组织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善复杂的开放系统提供了思考路径。出口企业低碳链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作用以及存在涨落特性,表明出口企业低碳链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本文构建了出口企业低碳链系统熵流模型,通过引入负熵流和减少正熵流,形成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以促进出口企业低碳链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旅游随之兴起,作为旅游大省江苏在线旅游发展也是异军突起。在线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遵循着自组织演化的轨迹。文章探讨了江苏在线旅游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论述了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消费者和运营商、在线平台等系统各个要素之间进行竞争与协作的内在因素。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构建了江苏在线旅游自组织演化模型,对实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形成耗散结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耗散结构的熵变过程;其次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熵值参量及耗散结构熵变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群是现代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群组织具有系统的自组织自适应特性,其集群效应的提升是在集群组织环境和集群战略的动态演化下,以是否实现集群效应的最大化为目标,对集群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匹配、优化的自组织自适应匹配调整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动态过程,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创新信息,以及企业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技术创新系统是由这些系统要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必然遵循系统的演化规律。在介绍自组织理论及其所包括的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学以及突变、混沌、分形等理论基础上,运用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对处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永占  王艳秋 《商业科技》2014,(17):198-199
针对资源型产业链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比较,以耗散结构和灰关联分析为理论依据,探讨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与耗散结构的同构性,通过对耗散结构与熵的关系、产业链系统的优势、系统灰熵关联度的分析,建立了基于耗散结构和灰熵关联度模型,用以判断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保林 《商业时代》2012,(35):103-105
序是系统演化的标度,熵理论和序参量理论是系统有序问题的经典阐释,适应性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演化方向的经典判据可以视为对系统序的又一次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有序度是指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演化能力。评价产业集群系统有序度可以从流的有序度、主体多样性、规模有序度、网络结构有序度、潜在有序度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0.
制造产业集群内存在的资源不对等、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已导致整体供应链效益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了集群虚拟运作的思路,并从虚拟组织与产业集群的理论入手,探讨了制造集群虚拟组织的组建动机和信任模式,分析其组织架构与运作周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绿色农产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绿色农产品市场均衡的障碍,探寻化解绿色农产品市场均衡障碍的路径。为此,研究对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效率,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横向知识整合引起的产业集群创新存在两个均衡状态:不同规模企业间的知识整合与大企业间的知识整合。目前对产业集群创新,尤其是横向知识整合方面的研究较少。利用博弈论对横向知识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横向知识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企业之间的最优策略,表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稳定均衡是大企业创新小企业模仿,大企业间的稳定均衡是合作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组织沟通的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作为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以组织的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指导,研究组织沟通的涌现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目的性等系统特性,从人和情境两个维度建构管理者组织沟通的纵向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如何阐释和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性、增长状态的多样性,建立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理论,是90年代末以来国外经济增长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经济系统的自组织性出发,基于经济增长的要素性质、多部门组成,应用系统自组织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路径演化、状态转移和结构变迁,以建立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自组织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家明  刘彦 《商业研究》2005,(17):58-61
从系统的角度界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一个县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县域有效配置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自组织系统,并且具有一定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特征。要评价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曾华  王恒山 《商业研究》2006,(23):77-79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具有自组织特征。建立了系统的基本演化方程,并据此分析说明了知识管理系统的不稳定性、多样性(分岔)、突变和随机“涨落”等特征和作用机制,给出了自组织理论对现代知识管理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与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将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管理领域的问题,需要满足耗散结构的一般性判据。虚拟企业是多个企业自发形成的一种自组织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虚拟企业系统中的耗散结构特征表现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序参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盛革 《商业研究》2006,(23):12-15
运用集成原理及系统方法论探讨了虚拟价值网集成的结构机理,从集成意义上构造了一个与供应链协同的增值矩阵,即基于信息共享、知识共享、价值共享的三个平台,虚拟实现与工作流、知识流、价值流协同的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财务流和物流增值。同时作出虚拟价值网集成管理的优化树图,为现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模拟支持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地,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将分形理论与中心地理论相结合,通过城市体系的关联维数模型计算出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发现广西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可以强化中心、极化南宁核心地位,重点扶持桂林、柳州、北海三个副中心建设,构建"一枢纽、二港口、三通道、四辐射"大通道体系和点轴面相结合发展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0.
Recent research on networks and clusters as distributive systems of knowledge is drawing on complexity theory as a way of explaining the knowledg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se organizational forms. It appears that complexity theory and its component concepts, such as coevolu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can offer some meaningful insights into,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knowledge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networks and clusters. Us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Zealand based industry cluster from early formation to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within the cluster. The observations are repor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xity theory, drawing particularly on coevolutionary principl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approaches provide a useful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th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