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涉汇企业汇率风险加大。运用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是涉汇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首要途径.为了解辖内银行汇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我们选择了辖内外汇结算量较大的两家银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的汇率、利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借款国,有效地进行外债的风险管理,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外债安全。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的汇率和利率风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涉外企业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汇率变动的风险,本文重点调查了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德忠 《新金融》2006,(9):27-29
本文提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外汇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完善;对外部均衡产生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巨大。面对今后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取向,可以应正确认识和应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动应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的压力;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5.
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远期汇率如何定价成为市场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远期外汇变易规避和管理汇率风险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与利率平价的关系.并就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远期定价的合理形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为了给银行与企业开辟更多的避险工具,央行出台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更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银行如何在利用外汇远期市场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规避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汇率改革后银行发展外汇业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深刻影响了银行的外汇业务经营,该文分析了银行外汇业务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适应程度及存在的滞后情况.提出了银行积极适砬汇率机制改革.转变外汇业务经营思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问题分析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央行扩大了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了银行间过期外汇交易并调整了汇价管理政策。总体上,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还刚刚起步,发展也比较缓慢,特别是住远期汇率的形成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实行新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这对企业适应政策和经营环境变化、调整当前经营策略和长远发展战略是严峻的考验。为了解河北省企业的应对情况,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辖内大多数企业对此次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由无所适从到积极适应,由被动承受风险到主动防范的过程。随着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北省涉外企业在实践中对汇率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化,规避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张娟 《西安金融》2006,(4):40-4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完善汇率改革的相关措施。面对更加灵活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石嘴山市涉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厦其对汇改带来的汇率风险的应对情况如何对比.人行石嘴山市中支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远期结售汇是目前国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金融工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远期结售汇业务虽大幅增长,但与即期交易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2.
汇率,曾经一度是中国人较少关心的话题。因为从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直到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较少考虑如何去规避汇率风险。而7.21汇率改革后,在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人民币对多种货币的汇率富有更大弹性,汇率风险一夜间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汇率风险面前是不讲情面的,漠视汇率风险,不采用科学、专业化的避险工具,仅仅依靠自身对汇率走势进行盲目判断,将应收账款和在手合同暴露在汇率风险的敞口之下,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央行扩大了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调整了汇价管理政策。但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刚刚起步,发展还比较慢,特别是在远期汇率的形成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徐宏 《中国外汇》2006,(3):47-47
去年7月21日开始的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遵循了温总理强调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对许多企业来说,虽然对人民币的汇制改革早已听说,甚至是有所准备,但仍然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我们浙江省金华市,却有这么一位聪明的老板,由于事先采取了多种合理措施,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强。使得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该文主要从出口贸易的换汇成本变化风险和外汇资金运营的汇兑损益风险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积极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已成为外向型企业与提供国际业务服务的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除利用银行提供的远期结售汇、掉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直接避险外,各类企业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措施来防范汇率风险。本文介绍的3种汇率避险方案,均来自实际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弹性明显增大,由汇率波动引发的汇率风险也日益增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高涨。但目前,中小城市外汇避险业务的发展状况不佳,外汇避险工具供给与需求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引导企业应对日益加剧的汇率风险已成为中小城市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等。面对今后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取向,文章建议相关部门应主动应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的压力;央行可通过“一篮子”货币的界定实现汇率调控的灵活性;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性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大力发展远期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9.
黄术生 《中国外汇》2006,(12):57-57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汇率机制运行以来,江西省外汇理财和避险业务开展的情况怎样,为此我们对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思维变局:当人民币汇率风险真正降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货币的意义,随着汇率转向有管理的浮动,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中国企业不得不开始直面汇率浮动的风险。如何重新认识汇率风险?企业、银行、监管之间如何达成共识?如何在现有的较为落后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系的经验,迅速而稳妥地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如何创新金融工具以规避汇率风险?这是本刊撰写此的创意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