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上的不统一和语义上的歧义,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重障碍。本文首先概括性地回顾了国际和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履责内容、方式和动力3个维度对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争议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成功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所需满足的4条标准,并据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解析。  相似文献   

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制度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燕君 《当代经济》2009,(16):42-43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是构建企业和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承担广泛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也使得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得以深化,从最开始的劳工问题和慈善事业扩展到了环境领域.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目前国内关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问题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从经济法分析的角度更少.  相似文献   

3.
蔡宁  李建升  李巍 《技术经济》2006,25(7):67-70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很少有人对这个概念在我国当前的适用性提出讨论和质疑。本文首先对中外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我国企业特征的社会责任概念——商人社会责任,并将其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个概念的优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11)
文章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强调自愿原则,企业承担的是对利益相关者及自然环境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价值,文章同时指出,社会责任的内容边界不宜太广,应该限于六个重要方面。针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法定责任问题,提出了社会责任不宜包括法定责任的五个依据。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文章通过回顾西方等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及实践,结合国际环境和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寻找一些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有大型企业社会责任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事实上是对企业本质和目标的一种衍生,不同责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标准和尺度不同。大型国企作为我国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经济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力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与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般企业有着本质区别。本文以对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考察为视角,分析大型国企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并对新形势下大型国企社会责任的内容和措施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企业营销道德是用来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遵守营销道德标准就很难履行其社会责任,而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又必然违背了营销道德标准。中国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比较缺乏,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国内国际的竞争力。因此,应基于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准,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6—2018年国内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的方式分析了高管薪酬和企业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企业财务绩效在高管薪酬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者关系之间所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越高,企业越愿意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绩效越好,企业越不愿意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绩效会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从不同的层面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提升自身品牌和形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战略。文章从企业责任文化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建设责任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三聚氰胺奶粉、双汇瘦肉精、重特大矿难、企业员工“十连跳”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日常生活,也对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公众和社会不断呼吁企业要关注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相关的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充实了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青  刘宁 《时代经贸》2010,(24):239-240
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如何强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而基于管理会计强化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提升企业价值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研究框架,指出构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的必要性。进而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阐述了从管理会计角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同时,阐述了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及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建军  甘强 《时代经贸》2007,5(9Z):227-227
医院社会责任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透视国外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状况,就业的社会责任、医疗的社会责任和教育的社会责任成为主要的核心内容,这也与国内目前被称为“新三座大山”的就业难、看病难和上学难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加强对医院社会责任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并基于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和知名度,从国内和国外分别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对标比较,最终提出加强我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包括加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加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俊  贾煜  秦颖  陈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16-121
随着知识经济和创造力时代的到来,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社会责任与员工创新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利用国内4家大型食品企业员工与主管的匹配数据,探究了企业员工责任(Corporate Employee Responsibility)对员工创新行为(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而且能够通过提升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在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做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应用的范围是企业,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全社会。它的主要内容除反映企业收益对社会的贡献外,还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如企业在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如何强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而基于管理会计强化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提升企业价值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研究框架,指出构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的必要性.进而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阐述了从管理会计角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同时,阐述了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及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行动"之间普遍存在着巨大差距,通过探讨社会责任的内涵,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判定,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成因,并提出应在协同视角下解决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会计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会计学新领域。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向政府及公民全面反映企业对社会的各种影响,最终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主要对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定期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行为的世界性潮流,当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审计制度日趋成熟时,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制度还没有建立.为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应尽快建立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制度,保证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供应链视角,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驱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收集了229家企业的实际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买方驱动和制度驱动是推动或促进国内供应链上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驱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和供应链绩效三者之间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