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部开发的有益探索: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卫晖  石玉亭 《发展》2006,(6):19-2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然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是不争的事实,从西北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节水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经济发展的路子,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为此,笔设想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环境脆弱、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水资源短缺的特殊区情,西北地区应选择生态经济型的城市化战略,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网络发展模式。为保证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持续发展,西北地区应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生态型”产业、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城市管理制度,促使城市社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3.
按照生态城市的内涵要求,生态城市的经济建设要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与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相比较,生态经济必须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个生产链条,乃至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全面贯彻和体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式,才能要克服传统经济的生态缺陷,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赢、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系统结构的生态机能完整。  相似文献   

4.
白屯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62-65
生态经济在关注人与自然、追求环境友好、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划清了界限,但生态经济同时面对着生态风险。生态风险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处于威胁和伤害的可能性之中,它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生态系统流变等新的变数以及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生态风险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由生态文明延伸的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自然离不了经济伦理的指导和制约。经济伦理可以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防止出现违背生态文明的经济行为。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的过程中经济伦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6.
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建筑就是文化与技术发展的结合体,建筑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人们对于环境、能源的持续发展较为重视,在这种背景之下形成了生态经济理论,将其与建筑经济进行充分的融合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文章主要对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分析,阐述了生态经济条件下建筑经济的智能化、生态环保、现代化、节能性与自然性特征、分析了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互动性机制模式,希望可以为生态经济以及建筑经济的平衡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生态学家K·P·Qdum指出:“为了满足自已的直接需求,人类比任何其他生物,更多地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理论把经济消费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准,造成过度消费的病态,加剧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学研究者发现人类基本需求从古至今是不变的,人类福利与经济消费并不相关,经济消费有可能降低生活满意程度,因此生态经济学开始关注消费理论。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者的消费理论研究,在发现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改变消费模式是走向可持续消费的途径。旨在说明关于消费与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规律性和方法,为以后生态经济消费理论发展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的和解,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发展。纵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想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观念至关重要,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对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中,除了必须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广义的科学探讨外,还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从观念到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形态,生态经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林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保护好松嫩平原,则是该区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要依托森林优势,打好经济基础的底子;加快生态建设,发挥生态效益;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扩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1.
桂子凡 《特区经济》2014,(6):187-188
本文首先阐明了森林生态经济预警的涵义;然后建立和分析了森林生态经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最后,明确了森林生态经济风险预警的过程,并提出了构建森林生态经济风险动态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议。为我国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用生态经济观念重塑中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要求我们将经济转变为一种生态经济恢复自然界平衡的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催生新产业  相似文献   

13.
如今革命老区光山县,正走上一条绿色富民、生态强县的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立县的发展观,吸引了外地投资者纷纷加入光山“经济大合唱”,实现了环境、生态、经济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富晨琛 《北方经济》2012,(11):87-88
所谓生态经济,即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互相促进、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作为人类最早的生态理论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一词尚未出现时,在其许多著作中,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位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西北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工,铁地缘战略地位。在位置上其既有向沿海联系困难的一面,又有向西开放便利的一面;既有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一面,又有矿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一面。概而言之,基地性和前沿性并存是西北地区经济地缘的特色,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危险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列举了我国的主要生态经济危险,归纳了生态经济危险的7个特点,简述了作者对我国生态经济风险管理若干制度、措施的一些思考,认为应就我国生态经济风险管理的一些薄弱环节,制定和健全生态经济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建立符合生态经济学原理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普及生态学教育、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口不可再生性资源和利用恒定性资源、继续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和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健全环境保护法、控制新生儿性别比等。论述了生态保险制度,归纳了生态保险的作用和意义,讨论了在我国实施生态保险的若干问题,陈述了生态保险的发展及生态保险的5个特点、生态保险的适用范围、承保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详尽阐述,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草原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更是生态资源,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第二大生态屏障;然而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现实的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探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原因。从而推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实现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指示精神,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紧迫感,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依托各个县域生态资源特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农业,以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有机(绿色)食品生产、绿色产品跨国营销、生态旅游等领域,正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竞争进入的焦点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区域生态经济,实行统筹兼顾,依靠科技进步,是有效推动现阶段全面小康建设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