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且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论述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遇到问题及引领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文化类型,它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价值:网络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化弱化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价值的泛滥性污染了网络环境,价值的渗透性导致个人隐私的脆弱,价值的虚拟性引发了传统道德失范。因此,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丰富马克思主义网络信息源;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网络多样化社会思潮;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净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网络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网络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培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竞争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资源配置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网络中企业间将人力资源以部门或团队的形式模块化整合、虚拟合作,逐步受到学界和实业界的重视。文章通过总结虚拟合作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块化、时效性、互惠性特点,从网络内生信任机制、价值链衔接、核心能力三个角度揭示虚拟合作人力资源配置的机理,提出实现有效配置的合作性交易、网络依赖、内部市场三个前提条件,最后总结在网络理论、信任理论、价值集成效应理论下,以顾客价值为核心、以人力资源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信任机制为纽带构建产业网络虚拟合作中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相似文献   

4.
童谨 《理论观察》2012,(6):45-48
与破坏网络秩序的骇客不同,早期网络时代的黑客促进了早期网络的发展。黑客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黑客伦理,包括金钱伦理、工作伦理和网络伦理三方面。黑客金钱伦理注重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高层次需要,但忽视基本需要和底线型道德规则。黑客工作伦理提出网络时代的伙伴合作工作模式,注重人的自由和工作的有趣,但适用范围有限。黑客网络伦理适用于网络空间里的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法普遍化。随着网络空间的商业化进程以及对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迫切需要,黑客伦理融入公民的网络伦理、黑客转变为法治秩序下的积极网民,已是大势所趋。由此,黑客伦理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黑客的身份,而应打开视野,融入更广阔的、公民的网络伦理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是使信息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但是,由于在计算机网络协议早期的设计上对安全问题考虑不足,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可以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交易的核心和关键。如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成为信息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基于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外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研究现状评介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网络核心企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不同视角的创新网络核心企业概念界定研究,然后归纳了关于创新网络核心企业识别和评价的研究成果,接着总结了有关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影响力以及合作伙伴选择动机、标准和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扼要评价了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7.
信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指出网络广泛覆盖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对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做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莹莹  刘抗 《魅力中国》2010,(26):182-182
本文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高职教师的新要求、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影响及开展网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说明了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及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的兴起为中国政党制度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挑战,加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自身建设,加快网络立法步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更好地发挥网络政治对中国政党制度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国政党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发展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法外之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网络公共领域因技术而形成,其治理需要依靠技术。另一方面,制度是根本保障,走政府主导的制度治理之路是网络公共领域新秩序构建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围绕制度建设为核心,从技术治理和政府治理两个维度加强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探讨构建政府主导-技术支撑型的制度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网,高质量地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建全线上线下联动制度;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监管,健全技术企业和人员参与式管理机制,努力推动网络公共领域向生态良好、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在当代网络技术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网络技术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和变革着现代社会,但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伦理道德带来了许多冲突。因此加强网络伦理建构,增强全社会的网络文明意识,培养网络主体人文精神,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创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2.
薛丹 《辽宁经济》2009,(5):104-104
现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以会计事项为核心,会计原始信息以多重标准进行处理,最终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它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构建完成的。现代网络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会计模式和会计理论的框架。提供网络会计信息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鹏 《黑河学刊》2013,(1):84-85
随着网络政治的飞速发展,网民在网络中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实施网络监管,评判时政,从而影响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但是在网络议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伦理失序现象,这不仅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效力,更需要良好的网络伦理秩序的约束。针对当前网络议政中的失序现象,建构良好的网络伦理秩序不仅是提升网民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将网络文化与建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我们要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灵敏 《乡镇经济》2014,(4):97-10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文化形态,即网络政治文化。网民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高、网络法律与道德体系不健全、网络中各种政治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等原因影响着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政治文化的方向、全面提高网民的政治素养使其自觉规范网络言行、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网络政治文化良好氛围等,从而构建先进的网络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立珠江三角洲在1994-1998,1999-2003,2004-2008以及2009-2013这4个时期的科学合作矩阵,运用网络绘图分析软件Ucinet中的Net-draw子模块将科学合作矩阵可视化,从整体上展现该区域内科学合作网络的基本构架。通过分析该区域科学合作网络中各个节点功能的变化,了解该网络的演进过程与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科学合作网络形态基本形成,但网络内部结构简单且不成熟,以广州和深圳为主导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将长期作用于珠三角洲科学合作网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梅 《改革与战略》2012,28(8):111-114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表现为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领导企业,并将非核心环节或业务转移或外包至群内或群外。通过对广州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对实现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工艺和产品升级以及流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功能升级,其阻挡作用则超过了推动作用,从而抑制了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要突破领导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设置的"壁垒",获取在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上的全面升级,必须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南佐民 《开发研究》2007,61(1):35-37
社会网络结构已经成为研究区域社会状态的新视角。硅谷之所以能够持续地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其重要原因是它具有特别的社会网络结构,包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网络,由溢流技术开发而产生的以大公司为核心的衍生公司网络以及由风险投资者为核心的创业融资网络。这些跨机构跨领域的社会网络联系充分发挥了弱连带优势,在社会领域之间和社会机构之间产生了实质性互动,促生了以高科技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开放的、在竞争中合作的区域创新文化。硅谷创新文化所具有的辐射效应正在影响向信息经济时代过渡的全球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而生,校园网络文化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组织领导、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监管以及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