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市场联“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牵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广泛推行。这种农业产业比经营,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内涵,利于发挥整体经济优势,无疑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简单地说,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联连给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系列,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3.
发展“龙型生产经营体系”是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朱毓敏所谓"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农户为龙尾,发挥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功能,连接千家万户与广阔市场的桥梁和载体。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在培育和发展"龙型生...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上海农业产业化步伐不仅有必要而且已具备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简要地说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为中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按照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壮大、自我调节竞争的良性发展轨道,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永远成为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市场化李立志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我国现代化市场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指的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择优确定农业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正在我国农村以强劲的势头兴起。它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其办社宗旨就是为“三农”服务,理应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担当重任,做出贡献。 何谓农业产业化?概括地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产加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研一体化的经营原则,构筑农业生产体系,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招远市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主导产业一体化生产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全市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等协调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构筑起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格局。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元,完成农副产品出口商品收购额4亿元,全市有350个村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实践证明,按产业化要求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实现千家万户农民与大市场的对接;有利于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日趋扩大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和农民实际收入增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程苍近几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劳力和口岸四大优势,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千家万户为龙尾的龙型生产经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  相似文献   

9.
1996年8月,遵义县作出了《关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为核心,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格局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一、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 1、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7.3%;粮食生产上了新的台阶,总产量59.6万吨,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它是一个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的经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龙型”经济,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是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培育县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嘉。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仍是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和平县种子公司在积极推广良种的同时,就如何促进全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等方面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一条以加工为龙头、农工贸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新路子,为促进全县优质稻基地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位于广饶县的半球集团,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优势,以发展小麦订单为抓手。引进优良品种,与农民联合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公司+科研+农户.基地联农户,农工商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政府满意的“多赢”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东辛农场地处连云港市的南郊 ,拥有耕地 14万亩、职工1 5万人 ,是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 ,是省政府授予的全省一体化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 ,农场起步较早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场已形成以种子、棉花、稻米、乳品、肉鸡为主导产品的五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链 ,为农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辛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是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 ,把农副产品生产、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尚处在探索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选准切入点,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来支持、保护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就此谈一些看法。一、农业产业化在河南省的初步实践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或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一般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对主导产业实行专门化生产、系统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创举。烟台市是我国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早的地区之一,而且实施效果颇佳。2.000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其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5点值得兵团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司、农户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其基本内涵是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为先导 ,围绕主导产业 ,优化组织各种生产要素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 ,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以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 ,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 ,探索农业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原理说:产业间的联系,通过产品、劳务、生产技术、价格、投资等方式实现;产业关联通过各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赖表现出来。这一原理对农业产业化指导意义十分重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取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龙头”连基地、...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比,实际上就是农业的产业变革,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初级产品基地为基础,以加工企业或营销公司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通过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集约化经营,把农工贸、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把分散的小  相似文献   

19.
玉林市几年来实施农业产业化。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许多成功的模式,概括起来有如下六种: 第一个模式:企业十农户,供产销一体化。如沙田乡田为朝以自办的养殖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供、产、销一条龙经营,促进了沙田乡五个村养鸡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的养鸡产业体  相似文献   

20.
农 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吸收农村富余人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持续经营的最佳形式 ,有利于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可以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工协作中互利互惠 ,促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重庆农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 ,实践和探索了三种模式 :一是“公司 +基地 +农户”的天友乳业模式。即以天友公司为加工龙头、市场载体 ,依靠政府支持协调建立奶牛养殖基地 ,农户分散养殖 ,与农户签订按质收购协议 ,按保护价集中收购 ;二是“公司 +粮食流通企业 +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