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之秋 《走向世界》2011,(31):12-17
每年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孝老爱亲模范向来是晚会的高潮。获奖者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台上台下赚足了眼泪。孝是中国人情感中最脆弱的部分。如果说某个人不孝,他必定会大发雷霆;倘若夸奖某个人是大孝子,他竟能感动得热泪盈眶。孝的力量来源于至真的亲情。  相似文献   

2.
我想这里所讨论的"孝"应该是个现代的概念。当然,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就开始郑重其事地谈论"孝"了,毫无疑问"孝"称得上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美德。但一切传统的东西如果继续存在、都不能逃避一个问题——扬弃。现在我们在市面上还常常可以买到《百孝故事集》、《二十四孝》等书籍,为什么?因为当今社会依然需要讲"孝",依然需要这种道德思想净化人们的头脑。卧冰求鱼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如今当然不会再有人真地那么做了,但故事中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孝"的精神情操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们的文化素养还没达到一个普遍意义的高度时,借助传统观念进行舆论督导是很自然的事。"父母之爱,恩莫大焉",赡养老人,是"孝"的最基本的体现。但在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功利性的追求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甚至亲情却逐渐淡化了。这时候,"孝"的道德思想就成为鞭策人们行为的心理准则,促使人们孝敬老人,尽到做子女的  相似文献   

3.
亲情:孝子"灰太狼" 用中国的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老百姓看重的都是子女是否孝顺,就连绝大多数年轻人找对象都会将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条件罗列出来.济南人朴实、大方、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秉承了山东人诚实、质朴、豪爽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省西华县清河驿乡徐棚村养猪大户刘凤同,在当地是一个"名人"。乡亲们先后两次给他立起"功德碑",称赞这位先后获得"周口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周口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周口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西华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的农民为"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人、身边的扶贫大使"。一位村民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做人要学刘凤同,常做好事令人敬。"贷款为村里修路,村民第一次为其立碑刘凤同从2000年开始养猪,到 2007年,他家的养猪  相似文献   

5.
带着婆婆改嫁、悉心侍奉老人20年,这个孝顺媳妇叫路进莲。在第二届烟台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路进莲的善心孝举,让所有人心灵震颤、泪水盈眶。她自己却很淡然,她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做人就应该孝顺"。在路进莲的心里,尽孝不过是一件天经地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但第二届烟台市道德模范评选委员会却给了她不一样的颁奖词:当《中国式离婚》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热门话题时,她早已完成了一次经典  相似文献   

6.
朱晓辉 《魅力中国》2014,(20):225-226
孝是基于亲情与理性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双方良性互动的结果,是子女出于内心,对父母的关爱、奉养和尊重。而历史与现实,却将孝赋予了过多的内容,我们要以“修己成人”的襟怀和规范伦理学中的德性论与义务论为哲学根基,力求让孝回归亲情与理性。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一个人如果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孝文化、尊老敬老文化和家庭养老文化。基于传统理念的养老文化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把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现代的养老服务机构相结合,表现出社会主义社会人文关怀下的新型养老文化。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养老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新型养老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静 《重庆与世界》2016,(46):120-122
孝文化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固有的道德伦理精华,孔孟思想中无处不体现着对"孝"的推崇。从父慈子孝的对等关系到"移孝作忠"的"孝治天下","孝"道从伦理向政治延伸,逐步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皇权的意识形态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对孝道的批判运动。之后在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当代孝德缺失,孝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为此,从心理学品德心理结构"知、情、意、行"的角度分析了孝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从法律、纪律、道德、信仰4个层面对当代孝文化体系立体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孝行天下     
《走向世界》2011,(31):12-13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便是"孝"。"孝"的本意是指对祖先的崇拜和孝敬,以祈求祖先对子孙的庇佑。从有了稳固的家庭制度,便有了维持家庭存续的孝道。孝文化强调的母慈子孝、长幼有序,包含着养老、敬老等发自内心的人伦情感,给了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温情。几千年来,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的孝文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解决中国人道德建设的精神给养.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孝文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之后,虽有新儒派对孝文化的合理分析,但孝文化在整个20世纪的转型仍然没有成功.对于孝文化的重建,我们必须本着辩证的观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重构孝道传统,赋予孝文化以新的内容,才能使之焕发出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