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这座年轻的海滨城市,秉承传统文化的积淀,接受近代文明的洗礼。这里的琅琊文化、即墨文化、崂山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近代历史又给这座城市抹上一层浓郁的风情。上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聚居于此更是为日后青岛文化百花盛开洒下了种子。经过几代文化人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几十年城市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今天,青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前行。“文化青岛”已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
尹雪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08,(21):44-49
啤酒,是种舶来品.但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当一座城市与啤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座城市的命运与啤酒就产生了交集,也就浸染了那种芳香四溢、豪放爽朗的激情气质.在青岛,啤酒已经渗透到城市的血脉中,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李逢玲 《走向世界》2011,(2):8-9,22
青岛的人杰地灵,带给这座城市很多惊喜与自豪,同时回报世界更多的精彩与感动。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在这片热土上,风雨兼程地走过了110个年头,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成长与崛起,城市的发展又给南车青岛四方股份这个古老的品牌企业不断注入新血液、新动力,激励着一代代四方人奋发图强,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4.
杜锐 《走向世界》2009,(11):35-35
奥运会为青岛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座美丽的奥帆基地,而全运会则带来了一座充满魔力的钻石体育馆.青岛,因为这样两个"体育地标"式建筑的诞生,从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海滨城市,仅仅用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一次以体育为载体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5.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2,(17):54-57
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和管理海域的中国,海岸线漫长而且海洋文明历史悠久,海底沉船、文物不计其数。从近海到远海,这些沉睡在海底的文物因水下考古队而重见天日,一次次地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和中国古代文明在蓝色海洋中的辉煌。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大海孕育着这座城市的蓝色产业和海洋文化,蜿蜒730多公里海岸线上港湾交错.引领青岛走向蓝色、走进蓝色,而这片蔚蓝之下则蕴藏着青岛与海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谈起青岛,来过这里的人,总会用许多华丽而美好的辞藻形容她。而在众多溢美之词中。"时尚"往往是最少被提及的。这并不是说青岛不够时尚.恰恰是因为"时尚"元素浸润在这座城市的时时处处,反而变得没那么夺目耀眼。其实,青岛很时尚。走在市南。你会发现.这里有可以媲美国际一线城市的时尚风景线,有值得标榜傲娇的的时尚文化。还有与世界接轨的时尚生活,更有丰富多彩、无处不在的时尚活动……来青岛的市南区走一走逛一逛。你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时尚脉动。有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7.
小城往事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9):12-13
相信在中国,青岛是除了上海以外第二座可以称得上"海派"的城市了。如果说,上海代表了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成功融合;那么,青岛则代表了齐鲁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青岛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从1891年开始,在风雨中走过了120年的历程。虽然建置时间不长,但其在近现代史上有着的独特地位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8.
青岛的成长史,本土的文化碰撞外来文化,让这座年轻又古老的城市集中西文化于一身,西方文化的婀娜风情与本土民俗文化的淳朴温馨相得益彰,成就了城市迈进之旅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9.
活力青岛     
100多年来,青岛这座位于胶州湾畔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融合之下,激荡起一层层旺盛的生命浪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核心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由发达的经济环境为人们创造出舒适和方便的生活;第二,由蕴含丰富的文化氛围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需求和愉悦,即现代城市应成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集中地。青岛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大踏步地行进。近来,不断有一些年轻人兴奋地说:我在青岛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位置;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我们正考虑在青岛这座城市买套住房安度晚年。当人们开始注意讲求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时候,青岛这座集合了丰富的资讯、文化、艺术、美味、风光、生态以及良好投资环境的城市,以风情万种的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书中的青岛     
赵艳 《走向世界》2007,(15):96-98
城市的影像,往往就凝结在一本书里。而描写城市的书,则拉近了人与她的距离。青岛的身影,在有关她的书中被众人细细地打量、端倪,折上了若干意味深长的书角。其实,脚步的丈量有时是可以替代的,只需捧上几本佳作,便能揣摩出这座城市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