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守信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无信则市不立,无法则信不灵。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当前,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假冒伪劣商品、走私、骗税、赖账、质量欺诈、商标侵权、拖欠货款、逃废债务屡见不鲜,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入世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同仁堂老…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走私、贩私、金融诈骗、赖账失信行为干扰正常的工商业活动,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必须下猛药整治,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3.
王辉淼 《企业标准化》1997,(2):41-42,44
质量,呼唤“全面法制管理”湖北省红安县技术监督局王辉淼一为什么我国的质量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为什么市场上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为什么一批企业效益老上不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笔者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0年,既是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新管理体制下的运行的第一年,也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朱榕基总理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正是主攻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提高产品质量,既是扩大内需增加出口、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指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2000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  相似文献   

5.
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十分重视,将其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自2001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以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全面加强市场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打假专项执法行动,仅2002年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5.99万件,案值17.64亿元。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区还很猖獗,打假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当前制售假…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中时常遇到的一些重要关系。一、整顿与发展的关系。应当说,整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整顿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两者是一致而不是对立的。现在,有些同志一提整顿规范、加强监管执法,就认为妨碍了经济发展;一提加快发展,就想到取消监管、减税免费等。这种认识是片面、错误的。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执法,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好的市场秩序,经济的发展绝不可能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是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也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宏观调控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好时期。朱总理指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成效已历史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诚实守信。我国商界的传统美德是“诚信为本”,强调“人无信不立”。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商业信用中,出现了相互欺诈,不践成约,欠账不还,赖账有理,假冒伪劣猖獗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乡镇企业已经或正在陷入这种信用危机之中,令人担忧党和国家对于当前的信用危机极为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朱铝基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召开时对质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当前,我们面临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正是主功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币场经济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临近,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加强企业质量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显得越来越重要。全面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努力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旧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召开“中国信誉论坛”是非常及时的,很有针对性。市场经济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厂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重视信用信誉。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就是要重建信誉信用。“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产品质量是厂商信用信誉的基础与代表,质量工作需要讲信用重信誉──质量工作的核心是诚信。 一、诚信是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孙宝银 《公司》2002,(3):24-24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通过实际操作运行,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企业却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市场竞争中消声匿迹。其实市场经济不是保护弱者经济,而是让强者更强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弱智企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不重视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产品的代言人,由严品质量可以延伸为工序质量、工作质量、料的质量以及人的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等。弱智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产品质量,忽视工作质量,工序…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象,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本文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万县市具体实际,论述打假除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3.
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现状,目前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曾几何时,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状况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一些人利欲熏心,肆无忌惮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丧心病狂地制售假药、假酒、“毒米”、“毒粉丝”、“毒油”,谋财害命;有的走私贩私,骗汇逃汇,骗税偷税;信用紊乱,商业…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质量关系百姓的人身、财产、生命安全,而假冒伪劣无时不在扰乱社会市场经济。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质监部门任重而道远。狠抓源头,保护名优,促质量兴国;指导消费,服务社会,助经济腾飞是质监人的职责。为树质监形象,我们特以此图文并茂展示打击假冒伪劣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本刊编者按  当前 ,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十分猖獗。据有关方面统计 ,1999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 2 2 .46万起 ,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 35 .43亿元 ,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 82 0 2个 ,破获制假售假团伙 16 77个 ,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 45 2 6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市场欺诈等违法行为 ,严重侵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 ,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质量…  相似文献   

16.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效益、振兴国民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及朱镕基总理最近指出的“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的指示,为质量振兴指明了道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产品质量和质量技术监督的现状,就如何实施质量振兴的目标,质量技术监督在质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质量和质量技术监督,伸张正义,取信于民,提高其有效性等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质量形势十分严峻。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不良品损失严重和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个问题更加尖锐。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预言:“21世纪是质量世纪。在21世纪的经济大战中,质量好坏决定了竞争力的高低,质量将成为和平地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面对这种形势与现状,对我国来说,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缩短与经济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它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而且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损坏了国产品牌的国际形象,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对假冒伪劣商品经过长时间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假冒伪劣商品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有的地方制假售假的行为仍然非常活跃。为什么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呢?笔者认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为了谋取利润,从…  相似文献   

19.
王玲 《新疆审计》2006,(2):39-39,45
一、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外部经济环境目前,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外部经济环境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削弱了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外在压力和内在积极性。一是多数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竞争主体。而具有垄断性的企业,垄断就能获得效益。这些企业没有加强成本管理的内部动力,但挫伤了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成本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削弱。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企业负责不均衡。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社会包袱(如职工住房、医疗、退休费用、职丁子女的入学、入托等),与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包袱)一起进入市场,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开展竞争,缺乏公平竞争的前提。三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对于靠乱挤乱摊成本假冒伪劣、造谣欺诈、哄抬物价等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等违规行为处理不严,使企业成本管理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针对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采取了积极的综合整治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原因,当前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骗税骗汇、走私贩私活动屡禁不止,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弄虚作假、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现象仍较严重,社会信用紊乱、企业财务失真、违约欺诈屡见不鲜,金融风险仍然存在,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下决心进行彻底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