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二年,福建省建瓯城郊渔农利用注水方便的池塘主养或套养黄颡鱼,主养池塘每亩放养2—5cm的黄颡鱼种1600-2300尾,经过6-8个月饲养,商品个体达80-150g,亩产量达300-400kg,产值达9000—12000元,扣除成本(包括鱼种、饲料、肥料、塘租、人工管理费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深,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不太实际。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们近几年对浅水池塘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渔业致富指南》2006,(7):56-57
近5年来,以科洋B型肽肥为代表的科洋系列水产专用肥,推动和促进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为广大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随着颗粒鱼饲料的普遍推广和应用。科洋公司针对以吃食鱼为主养的高密度养殖池塘水质极易恶化的特点,于2005年隆重推出了科洋调水改水素。经过一年的生产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3年5月11日—2003年10月9日选择面积1.1亩池塘进行了《池塘养殖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本地引进新品种,调整水产养殖结果摸索出一个新的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养鱼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有的达50cm,有的甚至达1m。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影响了池塘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对于养鱼池塘采取清除过多的淤泥、刘池塘进行改良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如果忽视了此项工作,就有可能造成缺氧死亡和发生鱼病等事故。  相似文献   

6.
杂色蛤,俗称花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近几年,杂色蛤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其苗种需求量急剧上升。2003年,笔者在通州市新中海水育苗场开展了杂色蛤苗种中间培育的试验研究.2003年9月从如东县新兴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购进人工繁育的杂色蛤  相似文献   

7.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泥会越积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在生产中我们提倡改浅塘为深水塘。在生产过程中,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整修的浅水池塘,  相似文献   

8.
2002—2003年,为探索养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充分开发水体资源,我们进行了蟹池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塘口在项目实施后其河蟹单产水平仍维持在50kg左右,但套养鳜鱼后亩增效益明显,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养鱼池塘冬季清淤消毒,是淡水渔业生产上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来,由于池塘精养、高密度混养的不断提高,加大了池塘放种、投饲、施肥的投入,从而忽视了必要池塘清淤消毒工作,年复一年,池底淤泥越淤越厚,一般池塘淤泥厚度在0.5m以上,有的精养鱼塘甚至厚达1m左右。过厚的淤泥为各种致病菌、寄生虫提供了滋生的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制约了池塘水体生产力,为此,养鱼生产必须从彻底清淤消毒,改善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年来团头鲂群体出现的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退化现象,2004年我们从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引进了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进行池塘养殖试验(乌仔~鱼种阶段),试养成功。在此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进行了“浦江一号”鲂鱼成鱼养殖试验,并在本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技术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肉质嫩等特点。我县鲁垛镇东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03年6月份从外地引进了罗非鱼一龄鱼种250kg,套放在15亩的甲鱼塘实行罗非鱼与甲鱼混养,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管理,10月份,共起捕罗非鱼750多kg,商品甲鱼800多kg,常规鱼种8000多kg,实现产值12.75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形成了池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养殖户脱贫致富。但是,最近两年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多变,同时对虾出口受阻、饲料涨价,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之高、养殖利润之低,已经使很多养殖户难以承受。许多养殖户改为池塘养殖鲈鱼(俗称海鲈)、  相似文献   

13.
本单位从2001年开始鲌鱼人工养殖探索,2002年承担了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翘嘴红鲌的扩繁与产业化开发”,围绕人工繁殖、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进行研究,通过项目示范带动,鱼种和成鱼养殖规格逐年提高,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鲌鱼主养达到1316.9亩,套养23510亩。现将整个生产过程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本地鳜鱼池塘养殖适宜的投放规格和养殖方式,2003年我们分别在江苏东至县东兴特种水产养殖场及大渡口镇新深渔业居委会开展了池塘投放不同规格鳜鱼鱼种进行成鱼养殖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培育青虾良种重要性 青虾作为池塘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市自1993年开始池塘主养成功,亩产35kg,亩产值2100元,亩净效益900元。至2004年养殖面积达7.56万亩,亩产95kg,亩产值3040元,亩净效益1380元。但对照高产高效典型户亩产160.3kg,相差63.5kg,亩产值5625元,相差2585元,亩净效益3491元,相差2111元。产值还可增加近2亿元,净效益可增加1.6亿元。  相似文献   

16.
澳洲宝石鲈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澳大刊亚当地名贵的淡水鱼品种之,具有外形美观、肉质细嫩、肌间刺少、抗病力强、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等优点。我站于2003年在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产养殖基地开展了澳洲宝石鲈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养殖优势品种,现已在我市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养殖。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笔者根据青虾生长期短这一特点,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模式,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3亩,共2只,各为1.5亩,正常水深可达到2.2m以上,水源充足,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配置1.5kW增氧机各一台及6寸潜水泵一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提高草鱼种当年产量,笔者连续三年在安徽省霍邱县水产站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总结,2003年在两口共5.5亩池塘内育种150天,共获13-17厘米草鱼种2286公斤,成活率达78%,比原用肥水为主混养鱼种的方法提高成活率达2倍,获13-17厘米鲢鱼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地区很大一部分池塘属于简易池塘,养鱼的产量不高,效益低下,资源利用率不高。大致上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养鱼技术水平低下,饵料投放量不足,基本上是“人放天养”的粗放型的养殖方式;二是管理上的粗放,养鱼是一个细致的工作,粗放的管理带来产量不高、效益低下;三是没有一个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