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景区文化特征的代言物。齐齐哈尔文化蕴涵着独特而丰富的地域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从齐齐哈尔特色文化中挖掘出可转化为旅游纪念品的资源;从多角度发现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崇左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崇左市文化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崇左市文化旅游要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壮民族文化旅游形象、重点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开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低能耗、低污染、高收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尤其是我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具备的经济基础、道路交通、文化积淀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要建构起以民族特色美食、民族特色住宿、民族特色代步工具、民族特色文化游览、民族特色娱乐活动、民族特色纪念品生活用品消费的巨大动力为引擎核心。同时还要建构起道路交通、基础和经济农业、配套通信系统以及其他工业、教育、银行等配套系统共同搭建起来的支持性平台。同时政府的配套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针对性完善也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笔者首先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特点,然后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条件、产业环境条件、企业自身条件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广西崇左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崇左市文化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崇左市文化旅游要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壮民族文化旅游形象、重点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开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新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发展的创意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价值创造、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化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及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现有旅游文化特色定位不够准确,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银川市可以从开发旅游纪念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发展黄河金岸休闲旅游及特色会展业等几方面着手进行旅游文化特色创新。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域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价值评价的复杂性、模糊性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以青海热贡地区为例,为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价值评价及开发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民族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伏羲文化"作为天水地区特有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首先阐述了伏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其此,分析了伏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完善基础服务实施,强化监管体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念;政府应扩大资金投入和对外宣传工作,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开发天水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打造"伏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性经济事业的现代旅游,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地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当地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灵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呼伦贝尔地区的原生态文化以其历史、文化和社会等价值昭示旅游者,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实现民族文化与地区经济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蔡启芬  陆然 《魅力中国》2014,(9):246-248
旅游发展离不开导游人员的参与,导游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者通过导游来了解旅游地,导游通过自己的服务引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构成的形式和特征因子,民族文化主要分为“外显型”文化和“内隐型”文化。其中“外显型”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艺术等,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用的重点部分。本文基于导游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西线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的现状,分析展示的不足,提出通过导游人员、民族地区居民和新型农家乐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深层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瑶瑶 《开发研究》2012,(5):123-126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佳薇 《魅力中国》2010,(23):52-52
旅游纪念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它能反映旅游地的特色,浓缩了地域和民俗风情,沉淀着旅行的记忆,购买纪念品已逐渐成为旅游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受到国内外_蓐客的青睐,拥有旅游纪念品孕育成长的良好土壤:旅游纪念品虽说大多是小玩意,但做好了,既可以宣传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景观、人文风情;又可以增加目的地的财政收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等。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大众化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旅游业在旅游商品,其中包括旅游纪念品方面的投入有很大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当然,其中还是存在了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的现状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品花论道     
当民间艺术品遇上旅游纪念品精心包装民间艺术产品金州新区追求十全十美空港文化长廊民间艺术生花它们是驴友心目中的地标民间巧匠打造时代符号民间艺术品不仅仅是展品,而且应该是商品,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果说,这次规模空前的民间文艺迎春会获得了成功,那么,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大家对这个观点有了共识。闭幕式那天,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丽荣到现场观看了精品展。她很尖锐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说:"要探索拓展传承途径,与旅游文化很好结合,使民间艺术品市场化,激发和延续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旅游总收入中,旅游商品收汇约占25%,而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汇却占了50% ̄60%。如以“购物天堂”享誉世界的香港,其旅游商品不仅起到了增收创汇的作用,而且还成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旅游项目。旅游纪念品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黄琳 《中国西部》2011,(13):79-91
如今,阿坝羌区旅游呈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羌绣、羌笛、羌舞……羌文化在阿坝旅游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可以说,世界大多数旅游胜地的"卖点"均突出"文化"二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灵魂,更是彰显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区域内涵与价值的标杆。  相似文献   

19.
施玉蓉 《改革与开放》2012,(20):165-166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便失去了特色;旅游文化若提炼不出旅游产品的核心文化,便失去了吸引旅游消费者的精点;旅游文化建设中若缺少了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融合的过程,便做不到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形载神,以神传形,以求"特"、求"精"、求"变"的要求做好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业与其他经济产业比较,文化性是其本质特征。人们的旅游活动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再从旅游者所消费的旅游产品看,文化更是其生命力所在。名胜古迹之所以是旅游产品,就在于它们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俗风情、时尚趋势等文化内涵。自然风光成为旅游消费品,也并非由于其自然特性,而是透过其自然形态所显现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文化空间,构成旅游产品的高品位和高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