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葛元月 《价值工程》2014,(24):194-195
新生代员工泛指80-90后员工群体。智联招聘的职场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80后出生的职场人已经担任主管以上管理岗位,新生代员工渐成企业发展的生力军,稳定了这个群体,就是稳定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新生代员工职场特质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新生代员工目前幸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新生代员工幸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屠钻 《人力资源》2014,(1):56-57
俗话讲,一动不如一静。虽说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居全球高位,但仍有企业以"守静"之道,拿捏住自己的资源,赢人盈利,而其管理方法也许并不深奥。年终岁尾,"跳槽热"悄然而至,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思变现象。智联招聘2013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显示,20.8%的职场人已完成了跳槽,有三成人已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还有超过三成人表  相似文献   

3.
数说     
《中国就业》2017,(4):17-17
77.8%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其中有11.7%的白领正在办理离职/入职手续,有65.3%的白领已经更新简历正在求职。此外,在跳槽一族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包括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最高,为77.8%。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年轻人就这么爱跳槽?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换工作,他们却说跳槽是常态.工资太低,没有发展前途,职场"潜规则"太多,办公室没有空调,食堂伙食太差……调查显示:90后就业者中,超过50%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没有干满一年,40%的人不能坚持六个月,能坚持三年以上的仅占11%左右.当下的职场中,跳槽不是天大的事,但希望跳槽者不要陷入越换工作越迷茫的职场怪圈.  相似文献   

5.
田方 《中国就业》2013,(11):56-56
"金九银十"是求职招聘旺季。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3年白领秋季跳槽调研报告》显示,20.8%的白领表示已经跳完了槽;32.2%的白领表示开始通过招聘网站、熟人介绍等形式寻找新的工作机会;35.4%的白领表示虽然有想法,但没行动;仅11.6%的白领明确表示压根没有跳槽打算。(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6.
数字圈点     
《人力资源》2014,(4):7-7
<正>46%近日公布的《中国职场人"裸辞"指数》显示:以往80后、90后"最爱裸辞"几乎成为共识,但此次指数的调研数据发现,46%的裸辞员工是70后,多数在企业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位。63%近日,CSDN携手旗下人才服务机构发布的《2014年IT企业招聘趋势调研报告》显示:63%的参调企业在2014年招聘  相似文献   

7.
连自己的未来都没有很好的规划过,靠什么去指导别人的职业规划呢 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应届生,还是有着跳槽想法的职场人士。在找工作的途径上,首先想到的都是——智联招聘。然而,这家"老牌"的招聘网站如今却为公司高层的内讧折腾得鸡犬不宁。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广州)》2006,(3):42-43
“入错行”是职场大忌。2005年,哪些行业人才需求最旺盛?未来两三年,哪些行业有望持续升温?近日,慧博研究院、智联招聘等专业人才机构相继发布人才市场年终报告,点评2005职场风云变幻,预测2006热门行业走向,为职场人士,特别是有意跳槽和准备求职的人士画出了一张求职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年底,工作了一年的人们最为期待和最关心的事情除了春节假期,就是年终奖了。但近日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七成人抱怨年终奖发放不公平,两成以上的人决定节后年终奖到手就跳槽。年终奖的发放和满意程度与职场人士的跳槽行为是否相关?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员工认为年终奖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情绪和表现,许多员工也确实把年终奖的多少作为去留的准则。因年终奖引发的“人才争夺战”也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0.
案例:陈某是一家制药企业的老总,最近为员工跳槽之事闹得血压升高,时不时还住院治疗。一提起员工辞职或跳槽,他就烦躁不安;“有些是创业初期的老员工,是同患过难的,如今也跳槽。有些是新招聘来的研究生、大学生,干了几年后,翅膀硬了,就要飞了,你就烦不烦?”当然对一家公司来说,走一两个人应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是这些辞职的员工都是些骨干员工,或身居要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20,(1):59-59
“90后”作为各地职场中的新生力量,伴随着一个标签,那就是“一言不合就辞职”,有人说“90后”辞职跳槽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跳槽、辞职理由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3年内“90后”的离职率高居40%,平均7个月就离一次职。为何“90后”离职率这么高?  相似文献   

12.
Deadline 近日,智联招聘对8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8.5%职场人能准时完成当天工作任务。很多人经常会因为突然跳出的新闻、接到的电话分散注意力;还有一些人工作拖延,非要临近“死线”才动手。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的职场背景是,社会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理念变化快,工作变动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跳槽似乎成为一种职场常态。但根据宏威职业顾问公司接触过的跳槽案例分析,很多人跳槽是有些盲目的,准备并不充分。而轻易跳槽的结果,也往往让自己很快陷入被动、痛苦、甚至绝望中。所  相似文献   

14.
人是企业最重要资源。员工跳槽,特别是骨干员工跳槽,对改制后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人才资源始络是稀缺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会趣来越激烈。那么,改制企业应如何防止骨干员工跳槽呢? 一是把好招聘关。在招聘时,特别是招聘技术或业务的核心人员时,招聘者除了要考察他的岗位技术能力以外,还要考察他的稳定性──这从他以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比如:他是否经常换工作;他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个人发展,还是因为待遇;他是否打算长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等等。如果将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15.
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如何有效地做好招聘工作。这里的招聘是指资深员工的招聘。我们会关心员工的类型,通过了解员工的工作背景,确认这些员工是否有一些相关的背景和工作中的独立能力。我们会问你有没有独立完成过什么工作,在工作当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独立做,别人对你的评价怎么样,都是一些通常的招聘问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关注员工是不是外向型,是不是可以容易与人接触。以此帮助员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也会为公司的经理和招聘人员做挑选和招聘方面的培训技能。此外,会强调候选人的学习能力。通过这些  相似文献   

16.
齐猛 《人力资源》2015,(7):92-93
"千万朵花儿里茶花最红,千万个英雄里有个雷锋……"当年歌声中赞美的人被称为平凡世界中的"傻子",现今的职场还要保全这样的傻子吗?三年前,《甄嬛传》火了;半年前,《武媚娘传奇》也火了。这些宫斗剧被一些人转化为职场宝典,他们把职场比作宫廷,处处有惊险,处处有算计。在职场不算计就不能生存吗?雷锋式的职场人真的会被淘汰出局吗?智联招聘曾做过一项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六千余名职场人,近七成受访者希望自己办公室里有"雷锋"同事。统计其原因,不乏有功利目的。近四成职场人表示,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使自己的人缘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90后步入职场,关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便成为了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难题,90后的出现可能让许多管理者感到茫然,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他们对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因素要求更高,甚至超过了薪酬。出生于消费日寸代的90后,他们更加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尊严有体面的工作,但能力往往又与需求有差距,最终出现90后员工频繁跳槽,企业招人难的尴尬现状。而要想缓解这种状况,需要双方相互“体谅”,转变观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一项数据显示,有48.25%是未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选择哪个城市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似乎早有想法其次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士占36.63%;准备跳槽的人占8.14%,这部分人几乎全是拥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参加调研的白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7.44%,大专学历占16.86%,研究生占10.46%,海归占4.06%.  相似文献   

19.
想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留住手下的员工吗? 试想一下员工跳槽给你造成的损失吧。工作的连续性被中断、公司失去了老客户、新人却束手无策。在公司找到接替者之前,你不知道谁能承担离职员工扔下的工作。根据全球调查公司DBM的一项调查显示,跳槽员工感到“使他们离职的负面推力比挽留的正面拉力强”。例如竞争对手给予的待遇更有吸引力,使人难以拒绝。被调查者认为:“几乎没人会只因外界推力而跳槽”。毫无疑问,老板必须懂得并“在负面推力未困扰员工时就把它化解掉”。导致跳槽的最常见的4个因素是缺乏职业道路、缺乏晋升机会、工…  相似文献   

20.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员工跳槽 ,特别是骨干员工跳槽 ,对改制后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 ,人才资源始终是稀缺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么 ,改制企业应如何防止骨干员工跳槽呢 ?一是把好招聘关。在招聘时 ,特别是招聘技术或业务的核心人员时 ,招聘者除了要考察他的岗位技术能力以外 ,还要考察他的稳定性。可以从他以往的经历中 ,看出他个人的稳定性。比如 :他是否经常换工作 ;他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个人发展 ,还是因为待遇 ;他是否打算长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等等。如果我们将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