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瑞银集团2009年5月]在当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一个最常提到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否从出口拉动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众所周知,相对于投资及出口,国内消费增长较低是中国经济重要的结构性失衡之一。有些人希望中国国内消费能加速增长,以带领地区和世界经济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2.
傅冰 《特区经济》2007,(7):60-61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总需求结构性失衡和货币结构性失衡。就经济的总需求结构而言,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外需(净出口)拉动作用明显,而内需不足,呈现总需求长期结构性失衡。另外,货币流动性过剩更加剧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其中外部失衡表现为贸易盈余迅速上升,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根据分析,笔者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将上升,而长期必将存在一定幅度的下跌,并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3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最常见的担心都与经济的几大重要结构性失衡有关,如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庞大而持续的经常账户余额等。一些中国经济观察家甚至预言,如果这些结构性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6,(6):8-9
刘伟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导致国民经济运行中一系列失衡加剧。一是加剧了投资成为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失衡,使经济高速增长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需求,而与消费需求脱节。促使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下降,损害了增长对国民生活提升的作用,强化了为增长而增长的势头;二是在加剧投资过热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使得总需求疲软,加剧了经济不景气,消费的价格水平低迷、货币流动性陷阱出现、货物流通运输等增速下降等等,都反映出经济景气程度在降低,尤其是不断攀升的失业率,更是这一矛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促进信息消费作为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并且要求通过努力,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上述部署兼具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消费代表全球经济发展潮流趋势。抓住这波全球产业格局重新洗牌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经济势可以事半功倍地矫正自身内部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改变自身长期居于全球分工低端位置的不利形势。  相似文献   

6.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下行,工业和房地产增速下滑导致投资增长承压,政府强力“救市”但遭遇财税收入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形成了巨大债务,这进一步限制了地方政府需求拉动能力。而出口贸易也由于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增速快速下滑。劳动者报酬占国民经济的尴尬比重,也使得消费难以独自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总体上,需求拉动越来越乏力,创新性供给相对匮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演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的变化,导致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步步被放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7,(13):27-27
此次调整有三方面背景:第一、内外经济失衡,导致顺差过大,流动性不易控制;第二、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三大产业的比重失衡和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失衡;第三、内外失衡所导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严重。尽管中央政府此前已经出来了一系列政策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扭转出口和顺差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效果有限。我们认为,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意料之中,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的必需途径。  相似文献   

8.
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导向政策数十年不变、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以及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影响。该文针对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现象与原因,提出以下矫正二者失衡的路径: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实行稳步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外贸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适度的外需拉动力;从分配源头入手,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推进公共消费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11,(7):29-29
吴敬琏:方式不转变危机难走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储蓄和消费的失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依靠效率增长,提高整个经济的附加值,包括加工制造业服务化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他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就不能断言已经走出了危机。要远离危机,解决当前的诸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2000年到现在基本上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两种增长方式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但同时也会带来通胀与结构失衡的压力,尤其是它们对经济并不是一种“内生性”的常态拉动,而是“外生性”的非常态拉动,所以稍有不慎或受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因此,在这两种增长方式条件下,通胀、结构失衡、增长速度过速下滑会交替出现,甚至会以“叠加”的方式同时出现。我国2011年的宏观经济就刚好遇到了后一种情况。因此,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就成了2011年我们在宏观上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